淺議高等教育資源的權力和市場配置模式探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資源 權力配置 市場配置
  論文摘要本文試圖從權力和市場的角度來解讀高等教育資源的配置,高等教育資源權力配置模式是通過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及學生權力對高等教育資源進行分配和使用;高等教育資源市場配置模式就是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  
   
  政府作為高等教育舉辦者,是高等教育資源投入的主要來源;學校作為實際承擔者,是高等教育資源的聚集地;教職工為學校提供教育服務,學生是高等教育活動中教育服務的消費者,政府、高校、教職員工及學生都是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利益主體,共同作用於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各利益主體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中的行為應遵從高等教育的發展邏輯,任何一方超越邊界都會影響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效果。這裡我們根據對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利益主體的分析把政府、市場和學術三種力量對高等教育資源的影響歸結為兩種配置模式:權力配置和市場配置。 
  一、權力配置模式:通過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及學生權力對高等教育資源進行分配和使用 
  通過權力配置資源是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中的一種普遍的模式。學術權力與政治權力及行政權力之間的拉鋸戰,反映出了資源爭奪中的長期矛盾。過去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最大誤區在於把集權與分權絕對地對立起來,做出極端化的選擇,即要麼高度集權,要麼片面強調“大學自治、學術自由”。事實上集權與分權相互依存,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方面,合理的集權有利於統籌全域性,保證高等教育的計劃性、統一性和規範性;有利於調節各地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保證全國教育發展的整體水平;有利於集中優勢資源實現高等教育的重點專案,保證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協調發展。另一方面,科學分權是高等教育發展多樣性、自主性和靈活性的必要條件,有利於更充分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可發揮地方和下級辦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不同體系、不同層次、不同型別高等教育的發展。當前我國大學主要實行以行政權力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未來大學行政權力分配改革的策略是尋找行政力量與市場調節的平衡點,行政權力的行使要法制化與規範化,行政權力結構可適當分散並採取彈性控制,校長的管理模式與選任機制應多元化。 
  在新的高等教育執行機制下,學校與政府、學生與高校、政府與學生權利關係的基本點是自主辦學和有限政府、自由選擇和契約關係以及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這多少考慮到了學生對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地位和影響。實行高教育成本分擔後,學生適當交費上學,學生權力納入資源配置機制中來是必然與必須的。 
  二、市場配置模式: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 
  對於高等教育資源的市場配置模式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國家對重點大學與一般高校、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都要一視同仁,並要引進市場機制,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注入高等教育,激發大學間良性競爭。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國家要著重抓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充分整合各方面資源,統籌協調促使重點建設高校和重點學科的水平顯著提高,這種以“重點帶動一般”的發展思路,顯然要打破資金使用上的平均主義。其實,這兩種觀點反映了人們一直關注的高等教育領域內的公平和效率問題,也涉及到精英化高等教育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關係問題。一方面,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很大,導致高等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張,這就引發人們對公平的關注;而另一方面,從國家戰略的角度考慮,一個國家的發展最主要的體現是這個國家在整體上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是要通過精英高等教育來培育的。所以,公平和效率缺一不可,但二者之間存在矛盾,在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管理者應當適度引入市場機制來平衡和協調二者之間的衝突。
  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同時高等教育具有成本遞增的特點,面對這種處境政府對高等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越來越有限,權力配置資源的種種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源使用的有效性。政府有限的資源供給能力以及權力配置資源的缺陷給市場配置資源留出了一定的空間,市場介入資源配置消解了權力配置資源的“壟斷性”,同時增強了高等教育資源供給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在發生轉變:原有的單一的權力配置模式向權力配置和市場配置並行轉變,而且市場配置大大激活了資源的有效利用。還有一個變化是在權力配置模式中,以政治權力、行政權力為主導的配置轉變到了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及學生權力共同配置資源的局面。而且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及學生權力對於資源的配置有利於教育公平的實現,學術權力對資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發展邏輯,即滿足學者追求高深學問的需要。在權力資源配置中,應當特別重視學生權力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原因在於隨著成本的分擔,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消費者,有權力要求獲得滿足自己需要的教育服務。事實上,如果忽視學生這個利益主體,高等學校將會失去它的“顧客”而處於困境之中。 
  總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已經處於權力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之下,兩種模式在資源配置過程中都具有“有限合理性”,權力配置有利於實現公平和學者對高深學問的探究,市場配置有利於資源的使用效率,但權力配置無法準確把握社會的需求,市場配置只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將任何一種模式推向極至都會影響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胡仁東.權力與市場:兩種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許崴,尚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影響因素探析.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8,2. 
  [3]康寧.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模式轉換與制度環境.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4.

淺議以能力為導向的英國高等教育模式探析
淺析控輟保學的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淺議高等教育資源的權力和市場配置模式探析
淺論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國學派何以可能
淺談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
淺論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多元化趨向
淺談遠端教育資源建設論文
淺談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2***
淺議農村教育現狀的參考論文
有關中國高等教育問題的論文
新公共管理主義視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與挑戰
國內珠寶設計高等教育存在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