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方面大專畢業論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計算機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計算機理論課的教與學

  計算機課是職業學校中的專業課,計算機課又分為實踐課和理論課。學生相對比較喜歡上計算機實踐課,因為實踐課比較直觀,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操作做出作品,比較有成就感;但對於理論課,學生總覺得枯燥無味,難理解,還要記憶很多知識。那麼計算機理論課應該如何上才能讓學生喜歡呢?本文結合我十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講授理論課的教學體會。

  一、教學觀念轉變,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1.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基礎。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該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應得到極大的尊重。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被動接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藉助學生積極參與以促進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

  作為一個計算機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從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計算機知識的局面中擺脫出來,把計算機知識融入到學生所能涉及到的各個資訊領域中,為學生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教學環境。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某個學生提出了與教師截然不同的見解,教師不應只是簡單的否定學生,而應引導學生審視其觀點,並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師生關係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變和深化。

  2.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係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我們今天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

  1自主學習。

  只有在如下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才會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反饋;看到了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2合作學習。

  是指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與“競爭學習”。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共同工作來實踐其社會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組學習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價值觀。

  3探究學習。

  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探究學習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經歷探究過程以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今天,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減少了知識點,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出了更多的空間,我們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強調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而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幫助學生確立自主的性格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二、優化計算機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各種教學措施和教學手段。它直接關係著教學工作的成敗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因此,選取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計算機理論課程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等。選取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因此,作為計算機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熟練掌握教學大綱,認真鑽研教材,通曉教材內容,按照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計算機課的發展特點,以人為本,承上啟下,探索課堂教學的改革。大膽嘗試課堂改革,變“滿堂灌”為“啟發式”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增進教學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慾的興趣,啟迪學生思維。

  1.靈活結合教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計算機課程是靈活性、實踐性、綜合設計性都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大膽進行教學設計,注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上,加強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索和創新慾望不同,有的學生喜歡獨立學習,有的喜歡合作,有的喜歡討論,有的喜歡和同學一起學習,一個班裡有各不相同的學生,教師上課會感到非常困難。資訊科技可以通過資訊科技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可以在螢幕上合作完成一項任務。資訊科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針對學生差異開展教學活動的途徑,幫助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絡,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並設計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在進行課程綜合設計時,我充分挖掘培養與訓練創新能力方面的內容,恰當的提出計算機綜合設計課題,把經過篩選的問題,通過圍繞某個具有時代特徵的專題,將現代科技、自然、人文、旅遊和環境等問題,通過計算機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傳達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設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習慣。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思維活動才得以啟動執行,獲得資訊、檢驗資訊,使自己的知識水平由量變到質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方法啟用學生的思維。

  1目標激勵:

  目標是一人奮鬥的歸宿,只有目標明確才會爭取目標的實現。針對實際情況確立目標,激勵學生拼搏進取,自覺地朝著預定的目標不懈的努力追求。於是我採用遠景目標與近景目標相結合的方法。近景:上課伊始,展示目標,在課堂上不斷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覺投入參加學習,激發進取心。遠景:每學一個軟體就給學生提出一個遠景目標,學完軟體後分組合作完成一個大型任務,並將優秀作品在網路上交流。這不僅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合作性和個性化表現的機會,還可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競賽激學:

  爭強好勝,使學生對競賽性的活動樂意參加,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參差不齊的特點,創設不同情景教學環境,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文書處理軟體word中有關自繪圖形一節的內容,我利用學生好奇心的特點,先展示我自己在文書處理中畫的一幅圖,從而引出學習的主體——學生來講、學、賽、評的一堂課,讓學生的各種能力在資訊科技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3.正確引導學生採用合理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通常我們所講的學習方法是指人們為了獲得或達到一定目標或成果而進行學習所採用的有意識的、合乎邏輯的一系列行動。在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採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計劃是學習策略的具體化,學習策略決定後,就要通過制定計劃來體現。有計劃學習與無計劃學習的效果迥然不同。有效的學習計劃,能統籌兼顧地安排好各科學習,是優秀生的共同點。目前,學生學習上的無計劃性、盲目性、隨意性十分嚴重。在一些學校資訊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就更談不什麼學習計劃了。有的學生認為,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教學是有計劃的,自己不必再定學習計劃,跟著老師走、按學校要求就行了。這種想法不對。每個學生除了遵照執行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教學計劃外,還應該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更具體地制定個人學習計劃,與之相適應配合,方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習成績才能提高。

  2綜合治學的學習方法:

  所謂綜合治學就是把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有機地結合,以保證學習過程的統一性、完整性和高效性。學習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在綜合治學過程中採用的學習方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閱讀。對教材中簡單易懂的內容,老師提出問題,指導學生自主閱讀。二是講解。讓學習的主體——學生作小老師來講,教師指導、啟發學生進行聯想,一個個問題通過討論把上下左右相關聯的知識串聯起來,理成線、織成網,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這樣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聯想能力。三是實踐。指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練習,以提高計算機實驗技能。四是總結。要求學生在學習完資訊科技教材的每一章以後,寫出知識的小結或知識的要點,以培養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五是創新。老師應儘量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和創新精神。

  計算機教學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體系,教師要注意計算機發展的最新動態並把它及時地反映在平時的教學之中,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其教學從課內擴充套件到課外,從校內擴充套件到校外,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將計算機巧妙地用於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加強學科創新能力之間的有效遷移,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

  篇2

  淺談計算機病毒及防範的措施

  摘要:計算機病毒就是能夠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儲存介質或程式裡,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啟用的具有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作用的一組程式或指令集合。廣義的計算機病毒還包括邏輯炸彈、特洛伊木馬和系統陷阱等等。

  關鍵詞:計算機,防範,病毒

  隨著計算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計算機病毒攻擊與防範技術也在不斷拓展。據報道,世界各國遭受計算機病毒感染和攻擊的事件數以億計,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人類社會生活,給計算機網路和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威脅和破壞。與此同時,病毒技術在戰爭領域也曾廣泛的運用,在海灣戰爭、近期的科索沃戰爭中,雙方都曾利用計算機病毒向敵方發起攻擊,破壞對方的計算機網路和武器控制系統,達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與軍事目的。可以預見,防範計算機病毒將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

  一、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就是能夠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儲存介質或程式裡,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啟用的具有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破壞作用的一組程式或指令集合。廣義的計算機病毒還包括邏輯炸彈、特洛伊木馬和系統陷阱等等。計算機病毒雖是一個小小程式,但它和別的計算機程式不同,具有以下特點。

  1計算機病毒的程式性可執行性:計算機病毒與其他合法程式一樣,是一段可執行程式,但它不是一個完整的程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執行程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式所能得到的權力。

  2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性:傳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徵,計算機病毒會通過各種渠道從已被感染的計算機擴散到未被感染的計算機。病毒程式程式碼一旦進入計算機並得以執行,它就會搜尋其他符合其傳染條件的程式或儲存介質,確定目標後再將自身程式碼插入其中,達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計算機病毒的潛伏性:一個編制精巧的計算機病毒程式,進入系統之後一般不會馬上發作,可以在幾周或者幾個月內甚至幾年內隱藏在合法檔案中,對其他系統進行傳染,而不被人發現。

  4計算機病毒的可觸發性:病毒因某個事件或數值的出現,誘使病毒實施感染或進行攻擊的特性。

  5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系統被病毒感染後,病毒一般不即時發作,而是潛藏在系統中,等條件成熟後,便會發作,給系統帶來嚴重的破壞。

  6攻擊的主動性:病毒對系統的攻擊是主動的,計算機系統無論採取多麼嚴密的保護措施都不可能徹底地排除病毒對系統的攻擊,而保護措施充其量是一種預防的手段而已。

  7病毒的針對性:計算機病毒是針對特定的計算機和特定的作業系統的。例如,有針對IBM PC機及其相容機的,有針對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還有針對UNIX作業系統的。例如小球病毒是針對IBMPC機及其相容機上的DOS作業系統的。

  二、計算機病毒的技術分析

  長期以來,人們設計計算機的目標主要是追求資訊處理功能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而對於安全問題則重視不夠。計算機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介面介面,各個層次的相互轉換,都存在著不少漏洞和薄弱環節。硬體設什缺乏整體安全性考慮,軟體方面也更易存在隱患和潛在威脅。對計算機系統的測試,目前尚缺乏自動化檢測工具和系統軟體的完整檢驗手段,計算機系統的脆弱性,為計算機病毒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全球全球資訊網www使“地球一村化”,為計算機病毒創造了實施的空間;新的計算機技術在電子系統中不斷應用,為計算機病毒的實現提供了客觀條件。國外專家認為,分散式數字處理、可重程式設計嵌入計算機、網路化通訊、計算機標準化、軟體標準化、標準的資訊格式、標準的資料鏈路等都使得計算機病毒侵入成為可能。

  實施計算機病毒入侵的核心技術是解決病毒的有效注入。其攻

  擊目標是對方的各種系統,以及從計算機主機到各式各樣的感測器、網橋等,以使他們的計算機在關鍵時刻受到誘騙或崩潰,無法發揮作用。從國外技術研究現狀來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無線電方式: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把病毒碼發射到對方電子系統中,此方式是計算機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時技術難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徑有:①直接向對方電子系統的無線電接收器或裝置發射,使接收器對其進行處理並把病毒傳染到目標機上。②冒充合法無線傳輸資料。根據得到的或使用標準的無線電傳輸協議和資料格式,發射病毒碼,使之能夠混在合法傳輸訊號中,進入接收器,進而進人資訊網路。③尋找對方資訊系統保護最差的地方進行病毒注放。通過對方未保護的資料鏈路,將病毒傳染到被保護的鏈路或目標中。

  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體如晶片和軟體中,然後把此硬體和軟體直接或間接交付給對方,使病毒直接傳染給對方電子系統,在需要時將其啟用,達到攻擊目的。這種攻擊方法十分隱蔽,即使晶片或元件被徹底檢查,也很難保證其沒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國很多計算機元件依賴進口,困此,很容易受到晶片的攻擊。

  3.後門攻擊方式:後門,是計算機安全系統中的一個小洞,由軟體設計師或維護人發明,允許知道其存在的人繞過正常安全防護措施進入系統。論文檢測。攻擊後門的形式有許多種,如控制電磁脈衝可將病毒注入目標系統。計算機入侵者就常通過後門進行攻擊,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98,就存在這樣的後門。

  4.資料控制鏈侵入方式:隨著因特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計算機病毒通過計算機系統的資料控制鏈侵入成為可能。使用遠端修改技術,可以很容易地改變資料控制鏈的正常路徑。

  除上述方式外,還可通過其他多種方式注入病毒。

  三、對計算機病毒攻擊的防範的對策和方法

  1.建立有效的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有效的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應包括多個防護層。一是訪問控制層;二是病毒檢測層;三是病毒遏制層;四是病毒清除層;五是系統恢復層;六是應急計劃層。上述六層計算機防護體系,須有有效的硬體和軟體技術的支援,如安全設計及規範操作。

  2.嚴把收硬體安全關:國家的機密資訊系統所用裝置和系列產品,應建立自己的生產企業,實現計算機的國產化、系列化;對引進的計算機系統要在進行安全性檢查後才能啟用,以預防和限制計算機病毒伺機入侵。

  3.防止電磁輻射和電磁洩露:採取電磁遮蔽的方法,阻斷電磁波輻射,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防止計算機資訊洩露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電磁輻射式”病毒的攻擊。

  4、.加強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建設:應成立自動化系統安全支援分隊,以解決計算機防禦性的有關問題。早在1994年,美國軟體工程學院就成立了計算機應急反應分隊。

  5、杜絕傳染渠道。病毒的傳染無非是兩種方式:一是網路,而是軟盤與光碟。如今由於電子郵件的盛行,通過網際網路傳遞的病毒要遠遠高於後者。為此,我們要特別注意在網上的行為:

  1 不要輕易下載小網站的軟體與程式。

  2 不要光顧那些很誘人的小網站,因為這些網站很有可能就是網路陷阱。論文檢測。

  3 不要隨便開啟某些來路不明的E-mail與附件程式。

  4 安裝正版防毒軟體公司提供的防火牆,比如賽門鐵克的個人防火牆軟體,並注意時時開啟著。論文檢測。

  5 不要線上啟動、閱讀某些檔案,否則您很有可能成為網路病毒的傳播者。

  6 經常給自己發封E-mail,看看是否會收到第二封未屬標題及附帶程式的郵件。

  對於軟盤,光碟傳染的病毒,我想預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隨便開啟程式或安裝軟體。可以先複製到硬碟上,接著用防毒軟體檢查一遍,再執行安裝或開啟命令。

  6、設定傳染物件的屬性

  病毒其實是一段程式或指令程式碼,它主要針對的是以EXE與COM結尾的檔案,由於它天生的侷限性,因此預防病毒的另一種方法便是設定傳染物件的屬性,即:把所有以EXE與COM為副檔名的檔案設定為“只讀”。這樣一來就算病毒程式被啟用,也無法對其他程式進行寫操作,也就不能感染可執行程式了,因此病毒的破壞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計算機病毒攻擊與防禦手段是不斷髮展的,要在計算機病毒對抗

  中保持領先地位,必須根據發展趨勢,在關鍵技術環節上實施跟蹤研究。實施跟蹤研究應著重圍繞以下方面進行:一是計算機病毒的數學模型;二是計算機病毒的注入方式,重點研究“固化”病毒的激發;三是計算機病毒的攻擊方式,重點研究網路間無線傳遞資料的標準化,以及它的安全脆弱性和高頻電磁脈衝病毒槍置人病毒的有效性;四是研究對付計算機病毒的安全策略及防禦技術。

  參考文獻

  [1]曹玉英.計算機病毒[J].科技資訊科學·教研,2007,17.

  [2]王雨.計算機病毒及防範措施[J] .科技資訊科學·教研,2008,13.

  [3]馬國富,李春雨.淺談計算機病毒及防範措施[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14.

  [4]李志國.論計算機病毒[J].科技資訊科學·教研,2007,29.

  [5] 潘懋忱.現代計算機病毒[J]. 矽谷,2008,3.

  [6] 林書新.論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

計算機方面大專畢業論文免費範文
關於計算機方面大專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計算機方面大專畢業論文參考
計算機方面大專畢業論文免費範文
關於計算機方面大專畢業論文
計算機病毒方面大專畢業論文
土木工程大專畢業論文參考範例
大學計算機資訊管理畢業論文
財務分析方面大學畢業論文
計算機軟體開發畢業論文
計算機科學技術畢業論文
淺談計算機網路技術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