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精選五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大家好!今天跟著小編去看美麗的山東,看最美的風景,領略不一樣的大美山川!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五篇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的到來,我是王羲之故居的導遊xxx,今天就有我帶領大家參觀王羲之故居。來到王羲之的故居,當然要對王羲之有所瞭解。下面呢,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下王羲之的情況。

  王羲之,字逸少,曾為右軍將軍,又稱:右軍。公元303年出生於琅玡郡,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臨沂市。他從小就特別酷愛書法,真、草、隸、篆都很有造詣,尤其擅長隸書。嗬嗬,只可惜書法上沒有十八般技法,要不然肯定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了。

  王羲之與他的兒子王獻之在我國的書法史上並稱:二王,被稱為書聖。王羲之不僅在《晉書》有傳,曾經還有勞唐太宗親筆撰寫過一段專論,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書法精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賞,唐太宗稱讚他: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呼。唐太宗是一個愛好書法的皇帝,他一生對王羲之的墨跡心目手追,直到臨死還留下遺言:將古今行書第一的《蘭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還爭論不休的一樁公案。

  晉永嘉元年,王羲之隨家族南遷,來到了現在的浙江省紹興市。他的故宅就成了佛寺,佛寺歷經戰火的滄桑和興廢,為劉豫時,改名為普照寺,一直沿襲至今。為紀念我國曆史上這位書法大師,,由當時的臨沂地區行政行署、臨沂市政府投資400餘萬修復了王羲之故居。一期工程佔地面積20畝。1990年十月,王羲之 故居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進行中國書法傳統文化藝術尋根之旅的最佳去處。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門上方的:王羲之故居匾額,是當時的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的手筆。我們面前這一池色如黑墨的水池,就是當年王羲之練字洗筆硯的:洗硯池。在前面已經講過了,王羲之幼年酷愛書法,每天習字之後,都會在這個水池裡洗刷筆硯,天長日久,吃水變黑,雖讓經歷的一千餘年,其顏色都沒有改變。

  這一片就是國內外首屈一指的中國當代書法碑廊,裡面盛列著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的書法石刻80餘塊。這些石刻不僅是書法中的經典之作,同時也對王羲之的書法、成就推崇備至,表達了後人對書聖的敬仰之情。大家看這幅楹聯寫得好:繼永和雅興集歐柳顏趙眾家風範衍祺裘勿忘先賢,續淳化遺韻匯蘇黃米蔡諸體精粹刊碑帖以昭後眾。

  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曲橋了。此僑雖小,但兩邊橋欄上刻有中國古代24孝的故事。咱們世代中國人推崇孝道,至今仍流傳著24孝的故事,在這24孝之中,我們臨沂就有7孝,其中大家頗為熟悉的有:臥冰求鯉。相傳王羲之的伯曾祖父王祥自幼喪母,其繼母對其百般虐待,苦不堪言吶,然王祥對其繼母非常孝順。有一年冬天繼母大病,想吃鯉魚,王祥便脫下衣服,臥在冰上,用體溫化開冰層求魚,他的這一舉動感動了上天,有鯉魚便從冰洞裡跳上來滿足了他這一要求。從此呢,:臥冰求鯉的故事就廣為流傳。

  我們已經過了曲橋,現在已經到了鵝池了,我們可以看見幾只大白鵝在池中悠閒的游來游去。傳說王羲之當年非常愛鵝,至今還流傳著書換鵝群的說法,據說書法創作中的五指執筆法就是王羲之多年觀察俄在水中的動作啟發而來的。當然,現在的這些俄都是21世紀的。以前的那些鵝早就進了古人的肚子了 。  現在看到的這個平臺就是王羲之習字晒書的晒書檯,這塊石碑呢,刻的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親筆書寫的晒書檯三個大字。

  在這個晒書檯的北側是享譽齊魯的琅玡書院,這個匾額:琅玡書院四個字是在王羲之《聖教序》中得來的。在書院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這裡陳列有王羲之的書法石刻,像這邊的《琅玡帖》、《喪亂帖》、《蘭亭序》、《樂毅論》《十七帖》等,為王羲之書法作品的真實再現。此外還有大小蘭亭圖等。牆上掛著的是我們前面已經參觀過的碑廊中的作品原件。

  在晒書檯的西側,有一塊御碑高立於臺上,上面刻有當年乾隆皇帝南巡路過臨沂時為琅玡五賢題的詩 詩曰:孝能竭力王祥攔,忠以捐軀顏杲真,所遇由來殊出處,端推諸葛是全人。所謂琅玡五賢指的是古代臨沂歷史名人王祥、王攬、顏真卿、顏杲卿、諸葛亮。

  王羲之故居的遊覽到此結束,相信大家對王羲之有所瞭解,對臨沂的歷史有所瞭解。非常歡迎大家再次來臨沂,再次遊覽王羲之故居。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2

  碼頭途中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已經離開了縣城,正沿著104國道向南駛往微湖碼頭,從這裡到微湖碼頭約有20公里,行車時間約20分鐘。借這段時間,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們微山縣的一些情況。

  微山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面積1779.8平方公里,這個縣是1953年8月,為統一管理微山湖即南四湖,面積1266平方公里,經政務院批准設立的。現轄二處街道、五個鎮、八個鄉,至2005年全縣總人口70萬人。

  微山縣歷史文化淵遠流長,悠久燦爛。出土文物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縣城北面約11公里處的尹窪遺址,就是一處和大汶口文化遺址同一時期的古遺址,據《史記》和地方史志記載,從夏、商、周到中華民國的三千餘年間;今縣境內曾設定過5個諸候封國、2個郡、5個縣。現已被湖水淹沒的,就是漢朝時設定的兩個縣:位於昭陽湖的湖陵縣和位於微山湖中的漢朝有名的大將張良的封地有留城縣。縣城東北約13公里處的古薛城,是春秋戰國時期孟嘗君的封地薛國。縣城北面10公里處的歡城鎮,就是孟嘗君的門客馮諼“焚券”的地方。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的唱和詩中有一句“無車彈鋏怨馮歡”,其典故即於此。

  微山縣人民政府的駐地夏鎮,原名夏村,秦朝時是廣戚縣的治所。據傳說漢潮時劉邦的戚夫人即居於此。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夏村改名為鎮。明、清兩朝這裡設有管理大運河的工部分司。夏鎮是一個濱湖城鎮,明朝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有詩稱讚這裡:“一片雲飛護夏陽,人傳帝子大風鄉……碧樹斷香銷豔舞,青樹含影入斜陽……”可見,當時夏鎮是很美麗的。

  微山縣即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地下礦產資源又很豐富,煤炭已探明儲量高達127億噸,每年生產煤1277萬噸,是全國重點煤炭基地之一。稀土儲量1275萬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典型氟碳鈰鑭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現在,我們已到了塘湖碼頭,請各位下車,準備乘船。

  在船上

  各位遊客,請您舉目遠眺,這碧波萬頃的湖面,就是著名的微山湖。微山湖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的總面積是1200平方公里,它有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湖相連而成,因微山湖最大,統稱為微山湖。又因它處於東平湖山東東平縣境內南面,所以又稱南四湖。

  剛才我已經介紹了,微山湖是由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湖相連而成。那麼,這四個湖到底是什麼時候相連而成為湖的呢?這個時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當時黃河在今河南省原陽縣光祿村決口,洪水侵入了四湖地區,帶來的大量泥沙抬高了湖兩岸的地面,淤堵了古泗水等河道,從泰沂山區入湖的客水受阻,水越積越多,慢慢地四個湖便連在一起了。連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也成為微山湖的湖中河?

  抗日戰爭時期,微山湖曾是著名的“鐵道游擊隊”的根據地。中國共產黨的許多高階領導人如劉少奇、陳毅等都從微山湖上來往過。詩人元帥陳毅過湖時曾經寫下了“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日扁舟入畫圖”的著名詩篇。

  除了陳毅元帥的大作外,在這個美麗的湖上,歷史上的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許多吟詠它的詩篇。清高宗乾隆在路經微山湖時,曾留下過一首《韓莊觀湖》的七絕。詩是這樣寫的:“韓莊水氣照樓臺,雨後斜陽岸不開,人在長亭深處好,風帆一一眼中來”。清朝詩人趙執信,又是這樣讚譽微山湖的:“湖上人家無賴秋,門前水長看魚遊。當窗莫晾西風網,時有行人來纜舟”。

  運河主航道上

  各位遊客請注意,我們現在已航行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的主航道上了。為什麼京杭大運河的主航道在微山湖中呢?剛才我已經介紹過其中的原因了。京杭大運河的部分河段的開掘始於春秋末期。至元、明、清時才逐漸聯結起來。它北起北京的通縣,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南達杭州。全長1794公里。流經微山境內約120公里。目前微山境內共留有7條古運河的航道。為什麼有這麼多條呢?因為當時由於洪水和乾旱等原因有些河段淤滯了,有些河段因乾旱不能航行,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開掘新河道。有興趣的遊客如果時間允許,不妨親自去考察一下。

  也許有的遊客已經注意到右邊的湖面,對,那就是著名的萬畝荷花塘。微山湖的荷花有10萬畝之多,堪稱世界之最。荷花,在我們國家可以稱為君子花。她不僅有著宋朝詩人楊萬里所描寫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秀麗景色,而且以“出汙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而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詠吟。朵朵荷花競相開放,隨風起舞,它們正為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各位遊客,前面的島嶼就是微山島。請大家注意,島上那銀白色的帆船式建築就是著名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島上還有“三賢墓”等文化遺蹟。詳細情況上島以後,再向諸位介紹。

  微子墓前

  各位遊客,您面前的這座封丘,就是微子墓。微子名啟,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微”是其封國,“子”是其爵位,故稱微子。據歷史記載:微子的母親原是帝乙的妾,立為皇后又生“辛”即後來的紂王。當時帝乙和皇后都認為微子啟賢明可承王位,可太史官認為根據制度和慣例,“有妻子不可立妾子”,所以帝乙死後由紂繼位,紂執政後,沉湎酒色,暴虐無道,聽信費仲、妲己之讒言,使用炮烙等酷型殘害忠良,微子數諫不聽憤而出走。周武王興兵伐紂勝利後,微子攜祭器歸周。於是周武王赦免了微子。

  武王滅殷後,原來是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宋國今商丘接續殷祀。武庚因叛亂遭誅後,又封微子在宋地以續殷後,爵為宋公。至此,微子便成了春秋時宋國的始祖,所以微子又稱宋微子。因微山島當時屬於宋地,故微子死後葬在這裡。現在,微山島附近殷姓老百姓很多,應該是微子的後代。

  微子墓,是山東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30多畝。這個地方,島上人稱鳳凰臺,相傳鳳凰曾落於此。大家看這塊石碑。據說此碑是漢朝名相匡衡所立,“殷微子墓”這四個字,是南昌尉梅福篆寫。橫比題額“仁參箕比”,出自《論語·微子》。原文是這樣的:“微子去子,箕子為之奴,比干誎而死,殷有三仁焉”。司馬遷史記時為表彰微子、箕子,比干的仁義,把孔子的這段話引用在《史記、宋微子世家》中,所以後人稱微子為三仁之首。

  去往張良墓途中

  各位遊客,下面我們去參觀張良墓。您現在向島的西端看去,離島約十餘里的水中,就曾是張良的封地留城。關於留城是怎麼陷到湖中的,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很早時候,留城裡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主人叫李好善。此人雖家業豪富,卻樂施仁義。人都稱其為李善人。一天,李善人家來了個賣羊肉的,賣二斤肉只收半斤油錢,眾人一看有利可圖,便買了一次又一次,唯獨李善人,買了二斤肉付他一斤錢,他怎麼也不願意。賣肉人和他爭執了一會後嘆了一口氣說:“看起來,這留城裡就你一家好人。”於是遂告訴他回家趕緊建造大船,等他家門前石獅子嘴裡流血時,全家人趕緊進船,並千叮嚀萬叮嚀不可告知別人。賣肉人走後,李善人把此事告之家人,家人都雖覺詫異卻認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就伐木請人造船,船剛造好,夜裡突然狂風大作,雨如瓢潑,一連下了十天十夜。留城積水,平地十仗深,成了白茫茫一片大湖。城中人全部葬身汪洋之中,只有李善人家倖免於難。現在微山島溝南村姓李的老百姓,據說就是李善人的後代。這個民間傳說,只不過反映了人民群眾“善有善報”的美好願望罷了。

  張良墓前

  各位遊客,現在到了張良墓了。張良墓也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通“漢留候張良墓碑”是清康熙二年立石。

  張良,字子房,戰國時韓國人。他約死於公元前186年。張良原姓姬,其祖上五代為韓國相。秦滅韓後,張良發誓為韓國報仇。秦始皇29年春,秦始皇東巡至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一個叫博浪沙的地方時,張良重金聘顧的一名大力士,從草叢中丟擲一個一二百斤的大鐵椎,狙擊秦始皇乘坐的車子,由於誤中副車刺客被抓,砍頭而死。遭到秦始皇通緝的張良逃匿下邳,從這時起他改名張良。這次雖然刺殺秦始皇失敗了,但張良仍然廣交四方豪傑,繼續準備為韓國報仇

  作者: 山東大蔥 回覆日期:2007-1-27 22:43:32

  關於張良這個人,歷史上留下了很多傳說。在軍事上,他象三國時諸葛亮一樣以多謀著稱。其中“火燒棧道”助劉邦鴻門脫險,特別受人稱道。而有關他忍辱負重以成大事的傳說更是特別多。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故事。有一天,張良在一座橋上遇到黃石公。據說黃石公是仙翁,但當時張良並不知道。黃石公為了考驗張良故意三次把自己的靴子掉到路邊的溝裡,三次讓張良給撿起來穿上,張良都照做了。於是黃石公祕授張良《太公兵法》,後來終於輔佐劉邦建立了漢朝,被封為“留候”。張良很聰明,漢朝建立後,他知道“狡兔盡、獵狗烹”這個時候了,於是激流勇退,避之深山。死後葬在封地留城的微山島上。

  張良是歷史上影響很大的人物,為許多思想家和著名人士所推崇。周恩來中學時代就曾寫下這樣一首詩:“極目青郊外,煙霾布正濃,中原方逐鹿,博浪追相蹤”。

  關於張良墓,陝西省留壩縣還有一座。究竟哪一座是真的?據唐代張守節《括地誌》說,張良墓在沛縣城北60裡處。明朝《一統志》、唐朝《通典》也有記載。而且,根據留壩縣張良墓研究所1986年的考證,張良墓在山東微山縣境內微山島上。可見這座墓應是真實的。

  目夷君墓前

  各位遊客,我們面前的這座墓,是宋目夷君墓。這塊“宋賢目夷君墓”的石碑,立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碑文系當時徐州知州傅堯喻所篆寫。這座墓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夷,字子魚,春秋時宋國人。他是殷微子的第十七世孫。公元前625年,宋桓公病危,宋襄公曾請求讓位於庶兄目夷,目夷堅決不同意。於是宋襄公即位後便任用目夷為相。目夷由於景仰先賢微子,死後也葬在了微山島上。目夷也是位大軍事家。“子魚論戰”是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宋襄公十三年冬十一月,襄公親率大軍與楚成王戰於宋國境內的泓水之上。當時宋國的軍隊先擺好了佇列,作好了戰鬥準備。當楚兵渡泓水,尚未靠岸時,目夷主張發動攻擊。襄公說不可,這樣打仗不仁義。楚兵全部渡過泓水而未擺成陣勢時,目夷又一次主張出擊。襄公卻說等他們擺好陣勢再說。結果等楚軍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開始交戰後宋軍大敗,連襄公也受了傷,目夷奮力指揮突圍,襄公才免做俘虜。戰後宋國上下輿論紛紛,對宋襄公是一片埋怨聲。宋襄公卻振振有詞說:“君子不困人於險隘之地,不攻擊不成行列的敵人。”毛澤東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指出不能做宋襄公蠢豬式的“仁義”之師,而是要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打敗侵略者,可見這個故事流傳之廣,給人啟迪之深。

  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碑前

  各位遊客,這就是著名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的鐵道游擊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擊日本侵略者,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績。

  鐵道擊隊紀念園投資250萬元,1994年3月破土動工,1995年8月揭幕使用,門口“微山湖抗日英烈紀念園”為原山東省省長趙志浩題寫,現園為濟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濟南軍區“國防教育基地”。

  園內青石臺階,共五層,每層九級,計45級,象徵1945年抗戰勝利,每層寬度為9.3米,9月3日為抗日勝利紀念日。碑體前紅花崗岩臺階,下層為八級,上層為七級8.715,日本天皇宣佈投降日。

  整個碑體為帆船造型,是我國著名黑陶專家仇志海先生設計,碑文題字“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為前國家副主席王震生前最後一次題詞。碑體37.77米,象徵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碑體前三個人物,昂首挺胸面向西方的是劉洪大隊長,執栓站在後方的是魯漢,手拿土琵琶的是小坡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3

  田橫山自古為軍事要塞,而尤其值得驕傲的是,這裡曾是末路英雄田橫安營紮寨的地方。

  田橫是戰國時期齊王田氏的後裔。秦朝末年,沒落為平民。後響應陳勝吳廣抗秦,與劉邦、項羽逐鹿中原。開始同盟,逐漸分化,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田橫不願臣服,被韓信戰敗後率殘部五百人流亡到時為東夷之地的海邊荒島。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劉邦多次派遣使節到荒島招安,田橫若向朝廷稱臣,即可晉京封侯加官,否則朝廷便出兵圍剿孤島,斬盡殺絕。田橫為儲存五百火種,被迫離島赴京。行至距都城洛陽三十里的一處驛站時,田橫凜然自刎,並在死前囑託兩位隨從將他的頭顱獻給劉邦。當劉邦見到田橫那形容未改的頭顱後,深為其剛烈之氣感慨而震驚,遂以王者禮儀予以厚葬,並下令任命田橫的兩個隨從為都尉,發士卒二千。田橫的葬禮剛畢,兩位隨從便在田橫墳前各自挖一洞穴同時自殺,隨主而去。當田橫死不稱臣以生命捍衛尊嚴的訊息傳到荒島,五百壯士全部步其主後塵,合眾自殺,以身殉節,驚天地,泣鬼神,十分悲壯。從此,這座海島姓田而不姓漢,田橫山成為氣節的象徵。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史籍的疏漏和籠統,一直考證困難,眾說紛紜。唐宋以來,文獻所見“田橫島”與“田橫寨”,大致可有三說,即海州今連雲港說、即墨說和蓬萊說。三種說法都有一定根據。其實民間傳說田橫所居的海島,在山東沿海還有多處,都未發現原始遺蹟。山東大學的劉敦願教授認為,當年劉邦指出,田橫還居於要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蓬萊地處膠東海濱,渤海海峽又有廟島群島,在軍事上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危急時尚有迴旋餘地,必要時還可以從海上遁走他方,藉助外援。因此,對於田橫的居守之地,他的結論是接近“蓬萊說”的。

  不管田橫的五百壯士殉難處是否在今天的田橫山,他們的營寨曾經駐紮於此恐怕不會是憑空臆想出來的。既然是當年英雄們駐足的地方,就足以令今人大發思古之幽情,低迴憑弔一番了。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它的引人注目之處就在於其深厚的歷史。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裡已闢為文化公園,既給遊人提供了觀光覽勝的場所,也為田橫這位令人敬佩的末路英雄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田橫山文化公園位於蓬萊閣西側,總面積19231平方米。它以自然風光為形,以人文為魂,成為與丹崖仙閣相協調的綠色背景。整個景區設計精巧,佈局合理,古蹟史蹤,山情海韻,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恬淡雋秀的迷人畫卷。

  田橫紀念廣場:田橫紀念廣場位於田橫山東南坡,是進入田橫山的第一個景點。廣場主要由《田橫與五百壯士》大型浮雕和《祭田橫墓文》石刻等組成。

  《祭田橫墓文》:《祭田橫墓文》是從《韓愈文選》中節選的。唐貞元十一年九月公元795年,韓愈去洛陽路經田橫墓時,為悼念田橫而作祭文。祭文中對田橫的氣高節烈、威武不屈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田橫雖然沒有完成復國大業,卻牢記國恥,不甘受辱,傲視生死,不損名節,其英雄氣概,與日月同暉,光照千秋。

  《田橫與五百壯士》浮雕:廣場正面的這幅大型浮雕,是根據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力作臨摹而成。這幅作品創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有意思的是,徐悲鴻大師把自己的五官相貌,“移植”描繪到五百士之中一個人的臉上。當時,正值蔣家王朝初建,以統一中國之名,行一統黨國之實。這幅油畫適時而出,其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受到紅色根據地的高度讚揚。這幅珍品被公認為徐悲鴻代表作之一。皖南事變後,田橫精神曾一度成為重慶《新華日報》和延安《解放日報》的熱門話題。

  田橫寨遺址:這裡是田橫寨遺址,為長方形,東西長120米,南北寬80米。南側的“田橫寨遺址”石碑為書法家大康題寫。這座田橫紀念柱高7米,採用花崗岩雕鑿而成。四面浮雕分別表現了“聚事”、“演練”、“進攻”、“建國”四個場面。西側是一座田橫雕像。他面北而立,氣宇軒昂,象似在高呼“吾豈能北面而事臣?”雄姿凜然,氣壯山河。

  三生石:這裡是三對刻石小品。兩隻手的手心兩兩相對,依次是“心心相印”、“花好月圓”、“福壽雙全”,代表了一對情侶從相知相愛到喜結良緣,再到白頭偕老的幸福歷程,也是對遊人中的每對情侶的最美好的祝願。三生是指佛教所說的前生、今生和來生,也指過去、現在和將來三個階段。三生石寓意在人生三個階段幸福美滿、好運常在,即所謂“三生有幸”之意。

  翠薇廊:這座順著山勢逶迤而上的翠薇廊,是一座仿木質結構的框架建築。它造型典雅,色調溫馨,紫藤纏繞,綠蔭遮日,清風徐徐,落英繽紛,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煙波亭:這座小亭名為煙波亭。煙波,形容煙霧籠罩的水面。唐代詩人崔顥在他的《黃鶴樓》詩中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們在這座小亭中佇立眺望,看到的卻是煙波浩渺的大海,心境恐怕也與崔顥的詩句所寫相去甚遠。

  “天風海濤”刻石:這一刻石小品上的“天風海濤”四個大字古樸蒼勁,大方美觀,是書畫藝術大師劉海粟先生的真跡。這裡地勢高峻,面對大海,視野開闊。極目遠望,海國天光十分壯觀,“天風海濤”,對眼前的景象概括得恰如其分。

  齊王鼎:這個肅然凝重的大鼎為齊王鼎。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置於宗廟用以銘記功績的禮器,一向被視作立國之重器。為紀念田橫誓死不屈的壯舉,於此處立鼎紀念,表現了齊王田橫志在問鼎齊魯的決心。

  濯纓泉:這是濯纓泉。濯纓就是洗滌帽帶,通常指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俗話說:“山無水不秀,水曲則有情”。齊王鼎的鼎足之下有溪水汩汩而出,跌宕起伏,潺潺有聲,千迴百轉,淨手滌足,妙趣橫生。

  怡然園:怡然園,顧名思義,是一處令人心情怡然的地方。“怡然”二字,意為心曠神怡,和悅愉快的樣子。東晉詩人陶淵明在他的作品《桃花源記》中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記敘,這小小的怡然園裡奇花異草,暗檣浮動,自然會使遊人感到心曠神怡,不勝陶然。

  孫子兵法漢簡:這是一組用巨型花崗岩雕鑿成的孫子兵法漢簡。孫子兵法漢簡錄入了《孫子兵法》的全部內容,體現了中華五千年藝術的博大精深。徘徊在這片兵書簡冊之間,一定會產生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將風範的感嘆。丹崖山是神仙文化的代表,而田橫山卻積澱著精武文化的。孫子兵法漢簡巖雕,對於精武文化的體現,有著一定的象徵意義。

  翰墨錦章:這段鑲嵌名詩石刻的牆垣稱為“翰墨錦章”。“翰墨”原指筆墨,借指文章書畫。在這堵牆垣上,共刻錄了六首詩作,分別是駱賓王的《蓬萊鎮》、蘇東坡的《望海》和《海上抒懷》、戚繼光的《韜鈐深處》、《馬上作》、《放舟蓬萊閣下》。

  八卦健身樁:這裡的八卦樁是由圓形柱和六稜樁陰陽結合、兩環相扣組成,集習武健身於一體,無論疾走或緩行於八卦樁上,均可健人體魄,消解愁腸,你若感興趣的話,不妨親自一試。

  逍遙麓:這裡是逍遙麓,又稱春夏秋冬廣場。在這方八角形廣場上,集中展示了中國傳統天文科學的精髓。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置有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石雕,是道教崇奉的四方正神。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方分別立有春夏秋冬時柱,隨著星移斗轉,坐地日行,北斗七星一年四季分別指向四個方向。遊人來到這裡,悠閒信步,暢懷吟誦,寄情山水,心胸開闊,疲憊頓消,不勝陶然。

  幸福園:幸福園立意“幸福緣路”的主題,即情投意合、海誓山盟、並蒂芙蓉、白頭偕老、百年好合。幸福園的構思很精巧,立意也獨特,主題鮮明,頗具匠心,集休憩、娛樂、遊覽、康體於一身。整個園中雕塑小品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徜徉其間,詩趣盎然。處這一巨大的石門,暗意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俚語。踏上鵝卵石鋪就的半圓形迴廊,就意味著踏上了幸福之路。當你漫步在這幸福的旅途之中,從締結婚約起步,共同邁上人生的漫漫征程,映入眼簾的是不同時期的婚姻標誌,它以情感的色彩給人以理性的啟迪,以時空的轉換再現生命的偉岸。“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人生有涯,真諦常在,但願所有有情人踏上這生活的幸福之路,共同追求美滿的永恆。

  觀景臺:這裡是田橫山的頂峰,也是膠東半島最北端的最高點。在這裡舉目四望,視野十分開闊。北面是煙波浩淼的大海,南面是新貌嶄然的古城,東面是神韻獨具的仙閣,西面是舟楫縱橫的港灣。在這裡,最容易使你發感慨、抒情懷,因為你在這裡所領略的,是人間美景的精華,是天地造化中的山海大觀。

  合海亭:這是一座八角十六柱的雙層樓閣式建築,飛簷斗拱,氣度非凡。面積為1029平方米。因地處黃、渤海交界處,所以寓意為二海龍王之神力。亭上置合海巨鍾一口,直徑2.001米,高3.47米,重6.6噸。鐘上銘文由當代著名書畫家範曾題寫。合海鐘被敲擊時,聲似鈞天廣樂,聞之如意吉祥。

  得道軒:這是一座軒亭式建築,軒名為草書,是沈鵬先生題寫。軒前有明廊。前廊兩側分別嵌有刻石兩方,南為“戴月”,北為“連天”。

  風煙絕勝坊:這是一座四柱沖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牌坊,背靠合海亭,面向大海,造型古樸莊重。

  納川亭:大家可以望見那座傲然佇立的方亭稱為納川亭。“納川”,即“海納百川”之意。

  古炮臺:在這以東的城堞旁,有一座古炮臺,上面置有古炮一門,為前膛炮。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水師營曾在這裡以愛姆斯朗炮擊退過入侵的日艦。

  各位朋友,田橫山和丹崖山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處山體園林,以大海藍天相映襯,以歷史遺蹟為題材,展現了仙島神鄉生動感人的景象。所不同的是,丹崖山是以神仙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充滿了人文氣息。而田橫山卻是一幅山海風光的大寫意,既蘊涵著歷史的蒼涼與悲壯,又瀰漫著現實的美好與溫馨。怎麼樣?對這裡的山光水色、仙蹟神韻您喜歡吧?青山在,人未老,希望你在後面的遊覽中玩得更加忘情與盡興!

  田 橫 山 後 海 景 區 導 遊 詞

  田橫山俗稱老北山,地處蓬萊陸地最北端,也是膠東半島最北端,這塊突入海中的陸地岬角稱為登州岬或蓬萊岬,是渤黃二海的分界處,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獨特地理位置。東與丹崖山隔一小海灣相接,石壁高峻;西、北兩面半浸海中,形勢險要。漢時韓信破齊,齊王田橫率其徒五百人東走,曾築寨於此,因此得名。明萬曆二十一年1594年,為鞏固海防,明廷調浙江兵卒於此戍守,在山上築起城垣和署衙廨宇。清光緒二十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起,登州統領夏辛酉在山上築起炮臺,架起愛母斯郎炮數門,守護海口,兼為旅順之聲援。這裡既有山海勝境,又有歷史遺蹟,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到這裡探古覽勝的遊人不斷增加。1993年,田橫山與丹崖山之間架起了一條跨海索道,這裡成為蓬萊閣旅遊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跨海索道上乘坐纜車,仰望前後兩側的仙山瓊閣,俯瞰大海的萬里澄波,聯想三神山的迷人神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跨海索道全長481米,高點海拔50.7米,相對落差26.3米,採用單迴圈半包吊椅式結構,共設纜座54個,日可載客5340人次,是山東省第一條海上索道。它區別於其它索道的地方就是可以搭乘纜車領略海上風光,在感受上是別有情趣的。

  神龍分海──黃渤海分界座標:田橫山與遼寧旅順老鐵山之間的連線,構成了渤海與黃海的天然分界線。經解放軍海軍航海保證部的精確測量,蓬萊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此分界座標,便是根據海軍航保部測定的東經120°4433.3與北緯37°4950.2交叉點建起的,由此向北偏東20°為黃渤海匯合處。黃渤海分界座標設計新穎精巧,獨具匠心。兩條盤曲而上的巨龍,象徵黃渤二海,二龍共銜一珠,象徵蓬萊,同時也是黃渤海分界點。二龍戲珠,吉祥如意,黃渤海分界座標,呈現了華夏圖騰藝術的美感,為田橫山增添了顏色。

  金龜礁:這塊海礁的形狀很象一隻烏龜,所以稱為金龜礁。傳說兩位龍王在這裡聚會,劃定兩海界限之後,商定讓他們的一位下屬金龜在這裡盤踞,以作為渤、黃二海的永久性標記。於是,這隻金龜便恪盡職守地蜷縮在這裡,最後化成了一塊礁石,形成了“金龜探海”的天然奇觀。在它的背上,還留有“一足跨二海”的腳印。

  田橫棧道:這裡是被稱為膠東一絕的田橫棧道。棧道全長220米,高2米,離崖壁地面20米,東起回仙洞,西抵老虎洞。這條棧道,使珠璣巖的懸崖絕壁成了坦途。遊人行於棧道,如同凌波漫步,腳踏萬頃碧濤,頭頂危巖絕壁,既驚險又刺激。在這裡依崖觀海,煙波浩淼,撫今懷古,情趣盎然。

  老虎洞:提起老虎洞,也許會問,老虎應棲身於深山密林之中,海上怎會有老虎洞呢?原來,這裡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明洪武年間,登州海面常有日本海盜又稱倭寇出沒,他們海上打劫,登陸搶掠,十分猖厥,當地百姓深受其害。由於官府腐敗,海防鬆弛,緝盜不力,百姓叫苦不迭。

  水城有一義士,名叫王老虎。豪爽耿直,疾惡如仇,並且會武功,常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對倭寇的侵擾,十分憎恨。這天,他聚集幾位武藝高強、熟識水性的夥伴商量,給倭寇一點顏色看看。他們選準一個月黑夜,乘木舟隱藏於老虎洞中。夜深時,海面上駛來一隻匪船。他和夥伴們抖擻精神,拼力將小舟划向賊船,只聽一聲雷吼,王老虎和夥伴們手持短刀,縱身跳上賊船,倭匪措手不及,已成為刀下鬼。黎明,聞訊趕來的漁民們看到倭匪血染大海,屍漂海上,歡聲四起。人們為彰顯王老虎的勇敢行為,將這個洞命名為老虎洞。

  回仙洞與益壽泉:回仙洞,是當年八仙經過的地方。他們來到這裡,張果老感到口渴,可是,海水一片,又苦又鹹,到哪裡找尋淡水解渴?萬般無奈之時,只見鐵柺李舉起柺杖,對準峭壁狠狠地撞去,霎時巖壁出現穴洞,這便是今天的回仙洞。鐵柺李又用柺杖對準洞壁敲了敲,一股甘泉緩緩流出,朗朗聲脆,這便是益壽泉。當然這是民間傳說,其實這巖洞是由於長期風化形成的溶洞,而這泉水是山上的雨水滲入地下經過層層巖縫過濾出來的。不過,這泉水不僅清澈透涼,而且甘甜可口,人們還說它有強身益壽的作用。

  獨步峽與將軍石:沿著回仙洞外的沙灘北上,迎面有一條狹長陡峭的石壁擋住去路,只容一人側身方可通過,所以稱為“獨步峽”。俗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獨步峽上有一塊巨石兀立,恰似一位把門將軍,傲視狂濤,很有些唯我獨尊的氣勢,因此人們把它稱為“將軍石”。

  八仙礁:八仙過海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這裡的八仙礁,蘊含著一段關於八仙的小故事。

  傳說八仙在蓬萊閣上飲酒作樂,酒酣之後,各持寶器走進大海,在風濤海浪裡顯示各自的神通,不一會兒便漂向了遙遠的海天相接處,而他們的形骸卻羽化成八塊礁石。這片礁石,已經被海浪衝涮出一副滄桑模樣,但是仔細辨認,張果老的驢子,鐵柺李的丫丫葫蘆,以及八位仙人或臥或仰、或坐或立的形態卻依稀可見。

  彈子渦:在八仙礁東北角有一個天然石洞,海潮退落後,洞口半露水面。石洞口很狹窄,裡面卻是寬闊的。洞中有兩枚巨大的鵝卵石相依相伴,隨著潮起潮落相互磨擦碰撞,發出“咯咯”響聲,十分動聽,被當地漁民津津樂道稱為“彈子渦”。傳說,渦裡的兩塊卵石,曾是東海龍王愛不釋手的兩顆寶珠。為了鎮住海上的狂風巨浪,保佑漁民出海平安。龍王忍痛割愛將寶珠安放在這個礁石渦裡,從此這蒼茫大海便波瀾不興了。

  鳳凰礁:八仙礁前面的礁石,形同一隻引吭高歌的鳳凰。它背山面海,引頸長鳴,是在為人間仙境而歡歌,還是為遊人過客而祝福,抑或兼而有之吧。

  各位客人,田橫山後海景區的遊覽到此就結束了。這裡的山海景觀是充滿神韻的,這裡的仙島勝蹟,山水絕唱,一定會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由我負責帶大家遊覽開元洞。

  洞口外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年號,距今 1300 餘年。唐朝20帝25傳290年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近 5 萬首唐詩,而且創造了諸如 “開元盛世”那樣一段歷史的輝煌,在我們即將遊覽的這條已形成二十多萬年的古洞之中,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更有新石器時期以來的珍貴文化遺存,特別是洞內開元年間的鐘乳石刻和遺蹟文物,向我們真實再現了1300年前盛唐文化的一個側面,充分展示出開元洞博大深沉的豐富,1300年後的今天,萬年古洞又逢盛世,得以開發重現人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再一次見證我們源泉鎮昌盛的新紀元。這也是我們將洞取名為 “開元洞”的原因。

  大家抬頭看,洞口上方 “開元洞”三個字,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縉先生所書,大家請往左上方看,在開元洞開放前夕,國內權威的岩溶地質專家曾對開元洞進行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開元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長江以北是罕見的佈局,設計的精巧在山東省內獨一無二。因此,國內著名的岩溶專家趙俊芬親筆題寫了 “山東第一洞”的美譽,開元洞當之無愧。

  洞口內

  各位遊客,大家抬頭看,上方這個小洞口就是最初發現開元洞的原始洞口,開元洞是一個廊道廳堂式洞穴,全長744.9米,由六個廳組成,有許許多多的景點、景物供大家觀賞,開元洞採用了我國先進的技術進行燈光佈局。各位遊客請您注意,進入洞內請不要吸菸,不要大聲喧譁,不要亂扔棄廢物,為了您的安全,請您不要到處攀登。好!現在讓我們共同欣賞山東第一洞神奇的地下世界。

  洞中之洞景

  這是洞中洞景,是開元洞比較老的一個支洞,長為30米,洞內鐘乳石密佈,景燈色彩斑讕,雖然小巧但十分別致好看,可惜無路可通,我們只能遠觀,到了第一廳時,我們還可以見到它。

  迎客垂簾平臺處

  各位遊客,您看,雄偉壯觀的石旗、石幔、石幕徐 徐地拉開了,那些被紅色燈光照亮的大型鐘乳石叫石旗,是洞頂滴水沉積物沿洞壁生長形成的。石灰岩在風化過程中,因地表、地下水的侵蝕,雕琢出這般景緻:石幔雲垂、石幕高掛,有如鬼斧神工。莫非億萬年前山水之精靈,心有靈犀,歡迎來此光顧的四方遊客!您望上看那輛御駕鸞車正緩緩向我們駛來,車中之人正向我們招手致意,歡迎各位遊客的到來。您再往上看,這漂亮的景觀就是我們剛剛看過的洞中之洞景。請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開元洞第一廳“水簾洞廳”。

  水簾洞廳

  邊走邊講走到傘形石筍前各位遊客,開元洞第一廳- 水簾洞廳歡迎您!這邊的鐘乳石以石幔為主。您能認一下哪些是石幔嗎?給遊客留幾十秒時間對,這些就是石幔,您瞧,這具白色傘形的叫石筍,石筍是洞頂滴水到洞底,鈣化物逐漸沉積,從洞底逐漸生長起來形成的,這是一種複合型石筍,隨著燈光的變幻,它可以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好,請大家往前走。走到噴泉邊,大家看到的這個噴泉,是我們開元洞唯一的一處人工景點。不停步開元洞的特點之一,就是洞廳高大開闊,最高和最寬的地方達30米,大家抬頭看洞頂,不知您此時是怎樣的感受?是不是在驚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創造出這樣的奇異天地?其實道理十分簡單,幾十萬年以前,這裡還沒有這條溶洞。當雨水降到地面時,從空氣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物質,雨水就變成了酸性水,並沿著裂縫滲透到了石灰岩深處,這些酸性水不斷溶蝕岩石,使裂縫不斷擴大,幾十萬年後,裂縫就變成了這條溶洞。那時候這條洞裡充滿了水,後來地殼的上升運動,使洞穴抬升,脫離了水面,並開始形成鐘乳石,後來又經過洞體崩塌作用,最後就形成了現在這條穩固、安全的溶洞,好,請大家到這邊來。

  麒麟送子前

  這個景我們取名為“麒麟送子”請您從這個角度看,哪個最象麒麟呢?給遊客留出辨識的時間這位遊客說對了,中間最大的那個比較象,其實這個景是由七、八個大小不同的複雜石筍組成的,石筍的形成剛才您已經知道了,請大家再找一找,看附近還有沒有石筍。

  水簾洞景前

  各位遊客,您看,這邊石壁上水流不斷,水聲淙淙,這是地下水從石縫中滲出後匯流而成的,您看,這裡有一個小洞,我們取名叫水簾洞,我們開元洞是四季恆溫的,常年溫度保持在 15 ℃左右,我們在這個小洞裡裝了一支溫度計,不信您可以自己瞧一瞧,您找到溫度計了嗎?用手電筒指著您瞧,這是不是一支佈滿水鏽的溫度計?其實這不是溫度計,是鵝管,鵝管的形成原因,我將在第三廳向您介紹,溫度計雖然是假的,但洞內恆溫卻是千真萬確的。

  太白金星景前

  這個白色的石筍,我覺得很像大家熟知的太白金星,您看呢?稍留點時間

  石獅前

  大家看這兒,這是一個龐大的石筍叢體,您看象不象一頭獅子?

  石獅身石刻景前

  請大家往這裡看,在這個石獅子上,有許多石刻,您看右邊第一個字是“李”字,第二個字是“女”字,這具到底是要用手指著說,讓遊客看清楚,不要太快“大”字還是“太”字,看不太清楚,第三個字象是“遇”字,再下面是什麼字,由於碳酸鈣沉澱覆蓋已認不清,左邊這兩個字是“趙”和“興”的繁體字。這些字經過專家鑑定,已經證實是宋代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在開元洞剛發現時,進洞的那兩個小夥子還在下面發現了一堆人骨。因此,我們猜想或許是李某某在這裡遇難,跟他她一起來的趙興在此題字,但這僅僅推斷而已,請大家繼續往前走,前面我們將進入第二廳,叫龍脊廳。

  迷途水母景前

  各位遊客,歡迎您參觀龍脊廳,請您看這個石筍表面,上面有一些鐘乳石刻,請您辨認一下是什麼字?對,“開元年”這三個字十分明顯,專家已經論證,這是唐代開元間所刻。這些石刻說明,開元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來過,也說明,開元洞除了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旅遊價值,還有重要的考古價值。請大家往洞壁上看,那裡有一個大的白色圓形鐘乳石,就象海里的水母一樣吸附在洞壁上,它周圍還有一些小的,它的學名叫穴盾或石盾,不過我們一般都叫它石水母,您看,它們好象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我們把這個景稱為迷途水母;大家若有興趣,可以再找一找,還有一些小水母跑到哪裡了?請大家往前走。

  龍脊下

  大家往上看,這條用紅燈裝飾的長條形構造,我們稱為龍脊或天溝,如果我們把洞體比作龍體,這就好比是龍脊上的脊,龍脊是水沿著這條洞流動時,逐漸溶蝕洞頂原先細小的裂縫而形成的,這條龍脊長45米,在開元洞,從一廳到六廳幾乎廳廳都有龍脊構造,您看,象這樣長、大、深、美的龍脊在其他溶洞中是罕見的,所以是我們開元洞的特色之一。

  海市蜃樓景前

  請大家站好抬頭往上看,這個景是岩石風化的產物,由於岩石成份不一,在風化作用下,硬的凸出,軟的凹下去,形成了許多小窗格狀構造,形如沙漠地帶的石窯,您看它層層疊疊若隱若現,象不象海市蜃樓?往前走您將要受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接見。

  龍脊鍾乳景下

  各位遊客,您抬頭往上看,您看,龍脊中這些壯觀的鐘乳石造型。現在您可以運用剛才您瞭解到的岩溶知識,試著辨認一下這些鐘乳石的種類留出一定的時間,那粗大的柱子稱為石柱,紅燈照的稱石鐘乳,白色圓形帶鬚鬚的是石盾,石柱兩旁那如瀑布一樣傾瀉而下的叫石瀑布。這個景觀十分精巧迷人,人民日報著名的攝影家焦波先生曾在這裡拍過一幅作品,取名叫“春野生機”,您看象嗎?

  兩面獸景

  各位遊客,您再往這邊看用手電筒指這塊巨石象什麼?對,從這個角度看,恰似一隻憨態可掬、四爪朝天的東北熊。

  海豚戲水前

  各位遊客,請往這邊看,這是一個高 1.6 米的石筍,上部尖尖很象象海豚的嘴,洞頂的滴水剛巧滴到他嘴裡,因此,我們稱這個景為海豚戲水,洞頂滴水,因為水中含有鈣化物,所以石壁在不斷地增長,但非常非常緩慢,它 100 年約長 1-2 釐米,您可以算一下,這個 1 米 6 高的石筍,已經長了多少年?

  犀牛望月景

  大家回頭向後看,站在我這個角度看,這個造型象什麼?是不是象犀牛?您說叫它犀牛望月怎麼樣?所以稱為這一巨石為“兩面獸”。

  貝窩景下

  請大家抬頭向上看,洞頂這些象大鍋一樣的石坑,學名叫天窩或貝窩,它們是開元洞充水時,水波和漩渦沖刷洞頂石壁長期溶蝕、侵蝕而形成的;有一句話叫 “滴水穿石 ”。您看,滴水不僅能夠穿石,而且在這幾千萬年的運動中沖刷出這樣一條神奇的山洞,又在洞頂堅硬的石壁上留下了這樣深刻的痕跡,柔弱的滴水卻有著比岩石還要堅硬的性格,你能從中體悟到什麼呢?我們現在來到第三廳,珍珠廳。

  鵝管古文景

  路很窄,請大家站好向上看,洞頂上有許多印痕,它們有的是岩石裂隙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但也有許多是我國古代石刻,請看這是一個“清”字。大家找找看還有什麼字,這是一個“趙”字,這些字已被文學專家論證為漢朝石刻,一些不易辨認的字已被製成木石片送到研究機構進行研究此處慢一點,給遊客留出一點時間,滿足他們尋找的興趣……找不找不要緊,大家下次再來還可繼續再找,我們繼續往前走,大家往上看,在這個洞頂板上有許許多多象吊燈的裝飾物,它們的學名叫鵝管,因為它的中間是空的,很象鵝羽毛的管而得名,在第一廳水簾洞前我們看到的溫度計就是這種鐘乳石,它們是洞頂滴水,二氧化碳散發,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只要大家稍微注意,就會發現,鵝管在我們開元洞,廳廳均有,也是我們開元洞一大特色,請大家往前走。

  五指山、崑崙山

  大家看到兩個石筍,分別象什麼?稍留一點時間後面的石筍,就象似聚非聚的手掌,我們叫它“五指山”吧,前面那個石筍似魏魏屹立的崑崙山,我們便叫它為“崑崙山”,大家再向右看,此石像酷似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由此而想到,我們好象剛剛走過大漠,成吉思汗在這裡迎接我們。

  長信燈景前

  這個景叫長信燈,長信燈是陝西西安在60年代出土的珍世珍寶,當時各大報紙均有報道。這個景好似一位少女在抱著高高的長信燈為大家照亮道路,有人說少女有一頂帽子,藏在某個地方,看大家能不能找到她的帽子,對,綠燈光照在那個斜坡上的鐘乳石,就是她的帽子,在洞口兩側還有兩個小石筍,好像是專為少女看帽子的金童玉女。大家換一個角度從這邊看,有人還為這個景取名叫“玉鳥問天”,您看象不象一隻仰天長鳴的大鳥?請大家往這裡看珍珠灘景。

  珍珠灘景

  大家看,洞頂壁上佈滿了雪白的球粒,很象珍珠,所以我們稱這個景為珍珠灘。這些球粒的學名叫石葡萄,有些球粒長成珊瑚形,稱石珊瑚,因為它們是方解石組成所以呈白色,白色石葡萄如此大量的分佈,在其它洞中實屬罕見,是我們開元洞的洞寶之一。大家往前走,看這邊還有許多雪白珍珠,而有的因為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洞內生活,有不少的珊瑚經長期煙熏火燎被燻黑了,可惜的是還有大量的珍珠已被人挖走了。好,這裡路很窄,請小心往上走。

  貓頭鷹景

  請大家站好,往上看綠燈照射的那個奇石象什麼?有人說象貓頭鷹,您看對嗎?好,請大家繼續往前走。

  三廳塌石堆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正在爬一個小山包,我們看到路兩邊有許多塌石,這是開元洞約在10萬年前崩塌時形成的,經過那次崩塌開元洞已經非常穩定,所以請大家不必擔心,繼續往前走。

  定海神針景前

  各位遊客,往這兒一站,倍感神祕無窮,大家看這個高約4米的白色巨大石筍型石柱名曰“定海神針”,是當年洞頂崩塌時,孫悟空用他的“金箍棒”撐起了這方洞天。由此看來,這孫悟空不僅有“玉宇澄清萬里埃”的神威,且有危險之處顯身手的精神。您再往他的左上方看,那裡有幾個小石鐘乳,您看他們象什麼?對,象一隻手,那是白骨精的手,白骨精知道孫悟空的神棒在這裡,她就想來偷,不料山神把她的手用岩石給夾住了,於是她的手主永遠留在這兒,您再仔細看一下,她的手至今還滴血呢,好,各位遊客,請繼續往下走。

  擎天玉柱景前

  各位遊客,這是一個粗大的石筍型石柱,它是石筍在生長過程中與洞頂連線起來形成的,它頂天立地,用綠色燈光照射,命名為擎天玉柱,請大家往後看。

  海獅景前

  大家看,這個大石筍,象不象海獅?請抬頭向上看,洞頂上是三廳的龍脊,洞壁及大裂縫中佈滿了黑色的大菜花狀的石葡萄和石珊瑚,它們猶如在茫茫的大海中被我們的燈光照亮了,神祕而奇美,所以說海獅身處佳境,倒也怡然自樂了,真如到了天上的瓊臺瑤池,“此景只須天上有,人間奇景天上來”,請大家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開元洞第四廳,聚仙廳。

  群乳薈萃

  這裡猶如一個小廳,小廳四周,各種形態的大小石筍,小石瀑布,小水母珊瑚,石葡萄,石旗比比皆是,可謂“勝景大觀”,大家可利用前面我所介紹的知識,試著辨認一下哪些是小石筍,哪些是小石瀑布,哪些是水母石,哪些是石葡萄,石珊瑚,哪些是石旗,鵝管等,大家回頭看,這一大石筍象什麼?象不象一個大猩猩,它在此,既歡迎大家的遊覽參觀,又在給各位仙家站崗放哨,大家再往這兒看用手電筒指著,在離洞穴不遠的洞壁上的那個鐘乳石象什麼?對,象一個烏龜,它正抬著頭,尋找著自己的出路,它在此居住久了,十分羨慕人間的非凡,於是它趁著大猩猩正在歡迎我們之際,偷偷地向上爬,一心想回歸自然,大家再看用手電筒指,象什麼?對,象一個老壽星,他在向各位遊客賜福,祝大家身體健康。大家順著手電筒的光線看,對,老壽星的鬍子,有一對金童玉女,正順著老壽星的鬍子往上爬,他們好象也要逃離這神仙居住的地方呢?

  盤絲洞前

  各位遊客,請您看這個白色大石筍,我們曾經在它的底部取了樣品,經鈾系法測定,它是在20.9萬年前開始生長的,這表明開元洞形成於20多萬年以前,大家回頭看這洞壁上突出的鐘乳石象什麼?象不象一隻猴子?大家再往上看,這個石瀑布頂上的支洞長6米,高2-4米,配以紅、綠、黃、蘭色燈光,曾經是阻撓孫悟空西天取精的“蜘蛛精”居住過地方,叫“盤絲洞”,剛才那隻猴子就是要到盤絲洞救師傅的孫悟空,請大家往前走。

  婆羅佛塔景前

  您看,這個鐘乳石造型猶如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的婆羅佛塔,佛塔的神仙不遠萬里也曾來過聚仙廳,請往前走。

  葡萄溝景

  各位遊客,這個粗大的石筍,上面象是一圈圈盤繞著東西,我們給它取名叫“盤龍玉柱”,是聚仙廳眾多盤龍柱中殘留下來的一個,您看這兩邊,紫色的,綠色的,猶如山坡上熟透了的葡萄,所以我們把這裡取名叫“葡萄溝”,但我覺得叫它“秋菊遍野更形象”。您看,漫山遍野開滿了珍奇的紫色和綠色菊花,置身於如此奇美的景色之中,您是不是有如臨仙境的感覺呢?

  請大家往上看,近洞頂上有一對奇石,猶如一條蟒蛇在鬥老鷹,這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被二郎神追打化成蟒蛇逃到葡萄溝,二郎神化成老鷹追捕,兩個在此打鬥,他們走後就留下了這對奇石。

  請往旁邊看,看到那塊小白石筍了嗎?您仔細看,它象什麼?您看象不象一個背對著我們打坐唸經的和尚?我給它取名叫“達摩面壁”,您看合適嗎?達摩,全名菩提達摩,南北朝的高僧,是南天竺國即印度香至王第三子,公元 527 年,他從天竺航海到我國廣州,梁武帝派遣使者迎至建業今南京,話不投機,他就渡江到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修行,死後葬於熊耳山空林寺,梁武帝聽說後,親自選碑石刻文紀念,達摩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由於他道業高深,所以把自己的影像印在了我們開元洞中。您明白為什麼我們把第四廳取名為聚仙廳了吧?您看,有孫悟空大戰“蜘蛛精”的“盤絲洞”,有神仙居住的婆羅佛塔,有面壁的達摩,這不是群仙聚會嗎?其實,即使沒有這些聯想出來的名堂,您只是置身於此,也會有如臨仙境的感覺,您說是嗎?請往上走。

  五廳處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開元洞的第五廳 -- 長壽廳。長壽廳雄偉高大,高約 25 米,鐘乳石奇多,環顧遠近的景觀,令人如臨天宮,這裡是和平安寧的人間仙境,在這裡您可以受到洞中護神的庇護指遠處洞中護神景那個遠處大裂縫中的巨大石筍,我們稱為“洞中護神”,請大家向觀賞臺走。

  走進觀賞臺後,走到雪松前看完長壽廳雄偉壯觀的一面,我們再來看看它奇異迷人的另一面指雪松您看,這裡猶如冬雪覆鬆,懸崖垂冰,一片潔白天地,指天王託塔和桂林佳景長壽廳美,美在猶如天王託塔的美麗彩色石筍,美在猶如桂林佳景的秀麗景象,美在有猶如一個個村莊,萬家燈光,更美的有如遠古火山崩發一般熾熱火紅的遺蹟,大家請從這裡往前看,這是我們剛剛經過的第四廳其中的一部分,銀色月光下映照在白雪皚皚的雪地上,更令人回想起毛主席寫得《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唯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走出觀賞廳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個景點叫海魚化石,這是開元洞充水時期的魚類,後來地殼變化,洞穴抬升,脫離地下水面,這條魚非常留戀這種奇美麗的洞穴,不肯隨水退走,因此,給我們留下了它的石化身,請大家往前看。

  長壽廳得名於廳當中這個大石筍指蟠桃,它形如王母娘娘賜給大家的蟠桃,也得名於指遠處石瀑布那個白色石瀑面右下有觀音菩薩賜予的神永。

  站在蟠桃前,指左側和前方石壁看,這裡峭壁上面紅旗飄揚,它們就是大家認識的石旗指上面石旗,還有許許多多雄偉壯觀的鐘乳石指上部幾處鐘乳石看那邊有一個形如京劇臉譜的鐘乳石造型,找到了嗎?請大家小心往前走。

  源泉源頭景前

  現在我們看到了一個美奐美崙的景觀,這個石瀑布,色澤潔白,表面光滑,形象十分逼真,它是水從上面流下,在流動過程中二氧化碳析出,碳酸鈣沉澱下來形成的,在他的頂部有一個被石化了的盒子,盒子上面有依稀可辨的四個字“金棒藏記”這一人文景觀再一次證明開元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過,請您看瀑布的右下腳指含水小洞,您看到那個小洞了嗎?其中是常年不幹涸的泉水;我們取名源泉源頭,是觀音娘娘留在長壽廳的神水,喝了這神水會健康長壽。您看洞壁上的這些小鐘乳石指右側洞壁有許多形似我們喝酒用的小杯子,可惜它們現在石化了,拿不下來了。大家往後看,壁上懸掛著豐富多彩的石幔、石旗、大小水母石,那裡還有小石瀑布,洞頂是條龍脊,其中的許多鐘乳石,景觀迷人。好,請大家進入第六廳,叫觀音廳。到鐵樓梯中部請大家往右看,這是剛才那個白色瀑布的延伸部分,可惜已經斷裂破碎,並且由於風化作用彩色變黑了,上面還長著一些小石葡萄和石珊瑚。

  到小平臺往右看,這是一個又矮又壓抑的灘景,稱為金沙灘景,頂上是許多各色石葡萄組成,底部是大片黑色石瀑布,請大家往前走。

  在鐵橋上請大家看左側,這是個破裂的暗色的石瀑布,給人淒涼壓抑的感覺。

  慢慢往前走各位遊客,經過一段雖然不漫長但曲折狹窄的道路後,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走到雙獅會景前,我們猶如來到陶淵明的桃花園,所以我們取名為“別有洞天”。“別”在何處?別在石幔處處有,石筍滿目生,貝窩迷人眼,石旗藏眼中,這裡是玉水清清指左邊水池,飛瀑滴流指滴水,景景誘人。

  指流石壩請看這邊,石葡萄如一串串葡萄,流石壩形如梯田碩果。請看這邊指洞頂鐘乳石洞頂垂掛許多石幔、石旗、石鐘乳和猶如玉米辮的鐘乳石,似乎顯示豐收的景象,請看這邊,雙獅對舞是雙獅會景龍騰虎躍指洞頂龍脊好,繼續往前走用手電筒指鎮海神龜景,“龜壽萬年”,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祝福人們健康長壽的祝詞。您瞧,那個龐大的神龜,也在祝願您與您的家人健康長壽。各位遊客,您想知道誰是這仙境主人嗎?

  天外來客景前

  這個巨大石筍,形如天外來客的飛碟,外星人非常羨慕我們美麗的開元洞,前來參觀,並將飛碟留下來贈給了開元洞,您瞧,石化了的飛碟上還有一個石化了的外星人,像個小猩猩。

  在南海觀音顯靈前

  請大家看看,這塊鐘乳石象什麼?象不象南海觀音?她就是這個美麗桃花園的主人,她長年累月守候在這裡,祝福前來的客人萬事如意,健康長壽,請大家望後看,這是觀音菩薩的坐騎,別看它張牙舞爪,它本身是很慈善的,請大家往回走。

  在鐵橋上這頂上有長約25米的龍脊指龍脊,龍脊上有一些溶洞和許多小鐘乳石,那時一個形如火炬的石柱手指,這裡是一個形如佛龕的孔洞手指,在平臺部分這上面有大的石旗,石幔和石葡萄,各位遊客請往這裡走。

  進出口路各位遊客,我們的參觀馬上就要結束了,您看這裡有一些小狗、小熊,還有小魚用手一指在歡送大家,這個大白石筍取名為踏雪送客,它們都在這個夾道歡送大家出洞,希望大家帶走開元洞美好的回憶和我們的祝福,歡迎您下次再來參觀。離出洞口還有一百多米的通道,兩側還有開元洞美麗的彩色燈箱照片,請你觀賞,謝謝光臨。

  祝大家此行愉快、一路順風!再見!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5

  孟府,位於鄒城市南關,亦稱“亞聖府”,是孟子嫡裔居住的地方,據有關資料推測為金元時代所建,經過歷代重修擴建,孟府現佔地六十餘畝,前後七進院落,共有樓、堂、閣、室一百多間。儲存著封建帝王所賜的朝服、龍袍、聖旨、誥封,如家藏珠寶古玩、宗族檔案、印書木版、古書字畫等大量珍貴文物,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地方歷史的寶貴資料。

  孟廟,位於鄒城市南關,是歷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仁宗景右四年公元1073年,經過金、 元、明、清歷代數次重修擴建,具有了現在的規模。整個孟廟共五進院落,殿宇六十四間,佔地六十餘畝,以主體建築亞聖殿為中心,南北呈一中軸線,左右做對稱式配列。前部為三個大院,後部分為左中右三路。孟廟內現存歷代碑刻三百餘塊,著名的有“秦嶧山刻石”,“西漢萊子侯刻石”、唐歐陽洵《蘇玉華墓誌銘》等。

  孟林,位於鄒城市東北12.5公里處,是孟子及其後裔的墓地。經明清兩代不斷增修擴建,至清康熙時,祭田墓地已達一萬餘畝。林內現存柏、檜、柞、楊、榆、楸、槐、楓、楷等一萬餘株,多為金、元、明、清各代所植。每年的四月初二至初五,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孟林古會,一年一度,延續至今。 孟林內建有御橋、神道、享殿。享殿五間、殿後 孟子墓,墓前立有巨型石碑,上書:亞聖孟子墓”。孟林四面環山近水、古柏參天、蔚然深秀,是僅次於孔林的又一處人造森林......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精選五篇
山東景點導遊詞五篇
相關知識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精選五篇
關於山東景點導遊詞精選五篇
山東景點導遊詞範文
關於湖北景點導遊詞範文
關於湖北景點導遊詞範文
關於大理古城導遊詞範文精選
鞍山千山風景區導遊詞範文精選
重慶旅遊景點導遊詞範文精選
關於著名景點的遊記散文精選
中國的世界遺產導遊詞例文精選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