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能不能預測到地震的發生
地震是一個自然現象,對於人類世界的毀壞那是災難性的,級別越高的地震對於人員和財產的破壞就越高,那麼我們能不能預測地震的發生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科學真的能預測地震嗎,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真的能預測地震嗎
由於地震成因的複雜性和發震的突然性,直到目前地震預報還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可靠途徑和手段能準確的預所有破壞性地震。為此,地震預報是當代科學難題之一,地震預報遠沒有過關,還停留在半經驗和半理論階段。全球每年在陸地上發生的幾次七級以上地震及我國近年來發生的一些中強地震。特別是1976唐山7.8級大地震、2008年5.12汶川8.0級大地震,都末能作短期預報。這些地震給人類帶了極大的災難。因此,地震預報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才有可能最終在理論上攻克。
地震可以預測嗎
不能。為什麼不能?因為地震沒有任何可以用來預測的規律。
人類不知道地震的確切原因,也不知道地殼的情況。人類對地殼的瞭解,還沒有人類對太空的瞭解多。
人類從來沒有成功預測過地震,也從來沒有一個科學家宣稱可以預測地震。那怎麼解釋海城地震?還有最近幾次地震,微博上流傳的”預測成功”?跟章魚帝保羅一樣。要注意“預測”和“瞎蒙”的區別。
地震的詳細解釋
一、概念:
1、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2、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二、傳播方式:
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分為縱波和橫波。
1、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波為縱波P波。來自地下的縱波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
2、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為橫波S波。來自地下的橫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
由於縱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大於橫波,所以地震時,縱波總是先到達地表,而橫波總落後一步。這樣,發生較大的近震時,一般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簸,過數秒到十幾秒後才感到有很強的水平晃動。橫波是造成破壞的主要原因。
三、地震型別:
1、根據發生的位置分類
1板緣地震板塊邊界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地震屬於此類。
2板內地震:發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包括中國的地震多屬此類。板內地震除與板塊運動有關,還要受區域性地質環境的影響,其發震的原因與規律比板緣地震更復雜。
3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衝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
2、根據震動性質不同分類:
1天然地震:指自然界發生的地震現象;
2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
3脈動:由於大氣活動、海浪衝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
在地球,每年都會有著高達500多次的地震而發生,而也是直接給我們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而地震在現在的科技水平可以講,都是無法去預測到的,而相信未來一定能夠可以有著預測這種搞科學。
用記憶猶新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