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自我監督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我們需要進行自我監督。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詳細看看自我監督是怎樣的吧。

  自我監督的目的和意義

  自我監督又稱自我檢查,就是運動者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對自己健康狀態和生理功能變化做連續觀察,並定期記錄於鍛鍊日記中,供本人、指導者和醫師參考。其目的在於評價鍛鍊效果,調整鍛鍊計劃,防止過度疲勞和運動性操作發生,更有利於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是運動醫務監督的一個補充方法,是指導者和醫師作為掌握和評價運動者情況的一項依據。經常地自我監督對於增進信心、堅持科學鍛鍊,防止過量或不足,對提高鍛鍊效果和養成運動衛生習慣等都有重要意義。指導者和醫師應經常檢查自我監督記錄表,必要時進行重點檢查,採取相應措施。

  自我監督內容和方法

  1.運動心情,即運動慾望。正常是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自信心強。如情緒低落、心情不佳,則厭煩運動,甚至怕練。

  2.身體感覺。正常時自我感覺良好,身體無不適感覺。如運動中或運動後異常疲勞,有頭昏、噁心、嘔吐、全身無力、肌肉痠痛等不良反應時,應詳細記錄。

  3.睡眠。良好的睡眠就應是入睡快,睡眠深而少夢,晨醒後頭腦清醒,精神狀態好。如果入睡慢,容易做夢,睡中易醒,日間無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勞等,表明睡眠失常。

  4.飲食。參加體育鍛煉能量消耗大,所以,食慾會變得好起來,想進食且食量大。如果運動後不想進食,食量減少,表明運動量安排不當或身體健康狀態不良。

  5.排汗量。出汗量如和平時無明顯差別時,尿量應無大變化。當輕微活動就會大量出汗時,表明疲勞或革些功能不良,特別是有自汗和夜間盜汗現象時,表明身體極度疲勞或有其他疾病。

  6.心率。一般在早晨起床前測定晨醒後的脈搏。脈搏應平衡,鍛鍊一段時間後會稍有下降。如出現晨脈 增快,或有心律不齊症,可能與疲勞和過度訓練有關,應注意觀察。

  7.體重。進行耐力運動中等運動強度時,體重應該是平穩的。但在鍛鍊初期,由於水分和部分脂肪的丟失,可使體重下降2~3千克,以後因肌肉體積增加,體重還會稍回升而保持平衡。如果體重持續下降,表明有嚴重的疲勞或患有其他消耗性疾病。

  8.肺活量。有條件時,應在運動前做一次肺少量檢查。參加有氧代謝運動後,肺活量會增加一些。如持續下降則表明肺功能不良。

  9.血壓、心電圖。在有條件時,或某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要定期檢查,並做運動前後對比的試驗。

  10.鍛鍊情況及成績。記錄完成計劃情況、訓練量和測驗成績等。

  11.其他記錄。缺席情況、受傷情況、中斷運動時間和氣象條件等。

  12.指導員和醫師的評語。主要是對運動量、鍛鍊方法、運動操作和某些注意事項方面給予指導。

  體育鍛煉的自我監督包括哪些內容

  次數、強度和時間是從事以健康為目的的鍛鍊必須採用的基本監控原則。

  次數:表示一個人一個週期,進行身體鍛鍊的次數。要想獲得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每週至少應該進行3-5次的體院鍛鍊。

  強度:有氧運動的強度控制,可以通過測量心率來實現。在進行有氧運動時,心率應該控制在自己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為宜。在力量練習鍾,可以通過調控練習器械的重量、練習的組數和次數來實現。要使自己現有的身體素質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就必須在身體適應一定的運動強度後,逐漸加大運動強度,即完成一個從適應到不適應再到適應這樣一個迴圈往復鍛鍊的監禁過程。

  時間:是指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為了提高心肺迴圈系統的耐力,至少應持續進行20-30分鐘的有氧運動。練習的強度會直接影響持續運動的時間。在大多數情況下,控制運動時間要比控制運動強度容易的多。

猜你喜歡

體育鍛煉最佳心率範圍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體育鍛煉自我監督內容
體育鍛煉和我的生活英語作文範文5篇
體育鍛煉的醫務監督是什麼
體育鍛煉的效果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體育鍛煉的效果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體育鍛煉中如何進行科學監控
體育鍛煉中如何進行科學監控
如何加強體育鍛煉來提高身體素質的方法
如何科學地開展課外體育鍛煉
如何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方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