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在臨床上有哪些表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貧血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的發病率極高,最常見的是缺鐵貧血,當然發病的原因並不單一,在臨床上,最重要的表現為紅細胞總量減少。那麼,貧血在臨床上,具體有哪些表現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貧血的臨床表現,希望能幫到你。

  貧血的臨床表現

  1、神經系統表現:貧血嚴重時,神經系統症狀亦多見,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見的症狀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眼前出現黑點或“冒金星”、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手腳發麻、發冷或有針刺感等。貧血嚴重者可發生昏厥。貧血如急劇發生,患者常煩躁不安。

  2、消化系統表現:食慾不振是最常見症狀之一。亦可出現腹脹、心窩胃脘部不適、噁心、便祕。有時可有舌痛、舌苔光滑。貧血嚴重者,肝臟可有輕度腫大,發生心力衰竭時尤其明顯,並常有壓痛。

  3、生殖系統表現:女性患者常有月經不規則,閉經最為常見。貧血常由月經過多引起,但偶爾貧血亦可引起月經過多。嚴重貧血患者多有性慾減退。

  4、泌尿系統表現:嚴重貧血患者尿中可出現少量蛋白,尿濃縮功能輕度減低,但除了本來就有腎臟疾病外,一般不會引起血液尿素氮增高。發生急性血管內大量溶血時,尿色可呈紅茶或醬油樣顏色血紅蛋白尿,如果同時有迴圈衰竭,可發生少尿、無尿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反覆貧血的原因

  1、慢性失血未解決:比如缺鐵性貧血,診斷後給鐵劑治療貧血明顯好轉,但是引起貧血的原因如痔瘡、月經過多等未加以適當的治療,失血仍然存在,若失血量超過了補鐵量或補鐵停止而失血繼續存在時,則貧血會再發生。

  2、不良生活習慣未糾正:如有的患者偏食、節食、減肥、過度飲茶等,貧血糾正後,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卻未糾正,患者的造血原料如鐵、葉酸、維生素B12等攝取持續減少及鐵吸收不良,久而貧血復發。

  3、患有一些難以解除的原發病:比如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缺乏胃酸、缺乏內因子,再加上食物在十二指腸停留的時間過短,使得鐵、維生素B12、葉酸等造血原料長期不能足量吸收,導致貧血復發。

  4、停藥過早:如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恢復正常,這時,體內的儲備鐵仍然是缺乏的,很多患者都不能理解這一點,查血正常後即停止用藥,由於儲鐵倉庫匱乏,經過一段時間的消耗,貧血復發。再生障礙性貧血複發率與維持治療長短有著密切關係,如果血紅蛋白正常後立即停藥,複發率為百分之20,堅持治療2年者,複發率顯著降低。

  避免貧血發作的辦法

  貧血的預防主要是加強科普宣傳,提高認識。對高危人群,如婦女和兒童,應注重改善其膳食結構,改變其生活習慣。對易發病個體,應提高預防意識。對蔬菜攝入、加工方法應進行宣傳指導,對素食者的膳食應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含量的規定,對發病率高的地區應進行改變生活習慣的宣傳教育。

  飲食營養要合理,食物必須多樣化,食譜要廣,不應偏食,否則會因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而引起貧血。要富有營養及易於消化,飲食應有規律、有節制,嚴禁暴飲暴食。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豬血、瘦肉、奶製品、豆類、大米、蘋果、綠葉蔬菜等。

  多飲茶能補充葉酸,維生素B12,有利於鉅細胞性貧血的治療。但缺鐵性貧血則不宜飲茶,因為飲茶不利於人體對鐵劑的吸收,適當補充酸性食物則有利於鐵劑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時可配合滋補食療以補養身體。

  營養不良性貧血的防治關鍵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科學進餐。早餐能攝取足夠的高熱量優質蛋白,如豆漿、雞蛋、牛奶等,中餐能從菜餚中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
 

  猜你喜歡:

預防靜脈血栓吃什麼最好
魚鱗病的四大因素怎麼預防
相關知識
貧血在臨床上有哪些表現
肝硬化在臨床中有哪些症狀
高血糖的症狀有哪些表現
高血糖的症狀有哪些表現
臨床上主要的腦梗塞的症狀有哪些表現
美國留學在生活上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中醫治療貧血偏方大全有哪些
女人貧血怎麼食療有哪些方法
女人貧血吃什麼好有哪些調理方法
春分節氣在生活上有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