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一書原是梁漱溟先生1920年在北京大學時的講演稿,經整理編訂而與1921年出版發行,可謂年代久遠。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一書原是梁漱溟先生1920年在北京大學時的講演稿,經整理編訂而與1921年出版發行,可謂年代久遠。但本書自出版以來就不同凡響,其中的灼灼真知歷久彌新,對現在的中國及中國人都會有所幫助。

  樑先生認為文化即是生活的樣法,通過看透處於不同文化中人的生活可以認清其文化的本質。而生活的關鍵就是在遇到問題時人的意欲,簡單的說就是生活中遇到問題你會採取何種手段、何種措施,這就是文化的關鍵所在。樑先生吸收佛教的唯識論思想,認為生活就是“相續”,是“大意欲”對“殆成定局之宇宙”的努力,即主觀對客觀的努力。我們均可通過這種努力,嘗試克服問題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是“現在的我”對“前此的我”的一種奮鬥,這就需要克服種種障礙。根據樑先生的看法,為礙的有三個層次:物質世界,有情的“他心”,還有不可改變的宇宙“因果法則”。於是人生便遇到了這種問題。改造物質世界來為人類服務相對來說是容易的,或者說是長遠來說可以確定的,但是對與有情的“他心”卻不確定能使之不為礙。比如說你喜歡一個人,但你卻並不能確定可以使他她喜歡上你,這個問題就有些難解決了。最後的一個問題宇宙“因果法則”如生、老、病、死,種種“無常”,這些你根本不能抗拒只能接受,這種“礙”是永遠不能得解的。如上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會遇到三種問題,第一個問題確定可解,第二個問題不確定能解,第三個問題絕不能解。當遇到這些問題時,人類會有三種意欲:一、奮力求滿足,遇到問題在前面下手,改造局面;二、遇問題不求解決,隨遇而安,調和意欲;三、遇到問題不求解決而想根本取消問題,遇到人生問題所採的態度,就決定了每個人所走的路。而進過樑先生的分析,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為其根本要求的文化,走的是第一條道路;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反求諸己為其根本精神的,走的是第二條道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後要求為其根本精神的,走的是第三條道路。正是由於西、中、印對於人生問題的態度不同,導致了其後三大文明在物質、政治、文化上的本質不同=。

  樑先生認為,在形而上學上中國與西洋印度有兩大不同。一、問題不同:西洋和印度都探求宇宙的本體,談具體問題西洋是知識的動機,印度是宗教的動機,而中國只講抽象上的變化,很少講具體問題。二、方法不同:西洋和印度的形而上學都是運用感覺和理智、而中國的形上學用的是直覺,講的是調和。在人生哲學上,西洋主功利,

  崇知識;中國尚直覺,樂天知名;印度則用現量直證真如,看破紅塵,脫離俗世。

  樑先生認為,各種文化並非一開始就是走的現在這個方向,而是在經過反覆後才最終確定了道路。如西方文化,在古希臘時期走的是

  第一條道路,在中世紀的1000多年裡又折到第三條路上,通過“文藝復興”才又選擇重走第一條道路,並且一直走到現在,且成績卓著。而中國文化在百家爭鳴時期,各種道路方向都有,但是從孔子創立自己的學說到漢朝獨尊儒術之後,漸漸走上了第二條道路,並且離孔子之路越來越遠。印度文化也是在佛教大興後才走上了第三條道路。

  在樑先生眼中三種文化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他們都對,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三大不同問題而所應具有的態度。西方文化解決第一個問題即人與自然的問題,向外逐物改造物質世界;中國文化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反求諸己,尋求人際和諧;印度文化則想從根本上取消“生、老、病、死”等種種無法避免的問題。但是在第一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就打算來解決第二、第三個問題是即不合適也不可能的,所以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是早熟的文化,在現在則有些不和時宜。

  對於世界文明未來到底如何走向,樑先生提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現”說。他認為,現在的世界第一個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即生產力不發達,人的物質生活還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因此解決第一個問題態度的“西方文化”大放異彩,獨領風騷幾百年。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第一個問題漸漸解決的時候,第二個問題將會成為主要問題——而在西方世界此已露端倪——此時“中國文化”將大放異彩,中華文明將復興成為世界文明。而由於走第二條路導致人類自覺的長和理智的消,人在感情上愈加敏銳,不可避免的受困擾於第三個問題。此時只有靠佛教看破一切,根本上取消問題,才能解決。這將成為“印度文化”大放異彩的時期。於是三種不同文化將在人類的不同歷史時期逐一重現。

  那麼中國應該怎麼做呢?樑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態度:對西方文化全盤接受,但改變態度,將中國原來的態度重新拿來,走“剛”的第二條道路。中國在第一個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的情況下,是應該走改造自然,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和學術水平的道路,這是走第二條道路的物質基礎。但是西方文化走的第一條道路也有弊端,即逼迫人計慮各種利害關係,理智太盛,壓制情感和衝動,生活毫無樂趣,且都以個人為單位,家庭倫理觀念淡薄,個人缺少幸福感,人心不安。這都是因為向外逐物,將重心全部傾倚在外而造成的。那麼如何才能即走第一條路又能克服西方文化所產生的弊端呢?樑先生認為最好是感覺局面不可安而奮發;莫為要從前面有所取而奔去,這樣重心就會重新回到身內,這就是所謂“剛”的第二條道路,即孔子之道。如不可得,那麼就走為社會、為未來的向外奮鬥的道路,但這只是一、二兩道路的過度階段。

  對於所謂的孔子之道,樑先生作了專門的解釋。他認為孔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幾點:對於生之讚美,就是順著自然的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去生髮;不認定的態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任直覺

  的態度,而直覺的敏銳便是孔子的所謂的“仁”;不計較利害的態度,無所為而為;知其不可而為之又樂天知命。他認為,我們生活中間,常常分一個目的、手段,是理智和感覺為了自己行事方便而作的一假分別,若當真分別則將整個的人生生活打成兩截;使一截附於另一截,自身便無其意味。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直覺使然也。此時不慮其不動,而轉恐任情所至,有失乎中,故又不可以不知命也。知命而活潑,不厭不倦,蓋悉得力於“剛”。剛者無私慾認定前面而計慮之謂也,私慾本即陰滯,而私慾不遂活力餒竭,頹喪疲倦有必然者;無私慾本即陽發,又不以所遇而生阻,內源充暢,挺拔有力,亦必然者。

  樑先生認為,要使中國走向強大並且避免重蹈西方社會的覆轍必須進行一次以人生態度復興為核心的“文藝復興”運動,必須復興“剛”的第二條道路,根本啟發一種人生,全超脫了個人的為我,物質的歆慕,處處的算賬,有所為而為,直從裡面發出來活氣,含融了向前的態度,隨感而應,方有所謂情感的動作。這樣才真有力量,才繼續有活力,不會沮喪,不生厭苦,並且從他自己的活動上得了他的樂趣。

  樑先生對三大文明的認識似乎不錯,對中國指出的出路也頗有見地。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對於理智似乎過於排斥,如果一任直覺,我們真能無發不中嗎?我們應該以理智為手段,以達成情感行動的目的,理智和直覺不絕對是此消彼長的,兩者可以相互促進。而為社會為未來這條路,只要是出於不安,出於直覺和情感一般是如此的,也應該歸入剛的第二條道路。另人生第三個問題,似乎也可用老莊思想解決之,不一定要訴諸佛教。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讀大眾哲學有感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觀後感範文
相關知識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哲學故事及其哲學意義
韓國企業文化及其管理模式
茶文化及其鑑賞有什麼
中西文化與哲學結課論文
中西文化與哲學論文
淺析西方文化匯入大學外語教學的方法
沒有名字的東西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附答案
中國電影中的中國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哲學小故事及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