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的全冊教案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初中學生普遍感到物理課難學,如果教師教給學生學習物理課的時候制定好的教學方案,就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質量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二物理全冊教案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物理全冊平面鏡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虛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鏡的應用.

  2.初步學習用光路圖研究幾何光學的成像問題.

  能力目標

  1.通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分析,以及歸納得出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過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運用對稱法確定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平面鏡在日常生活、生產、科技方面廣泛的應用,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質.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先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鏡子成像的現象引出平面鏡成像的概念,然後通過實驗歸納出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再從光的反射定律出發,藉助於作圖分析發光點怎樣成虛像,並擴充套件到物體怎樣成虛像.最後加強了聯絡實際,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用平面鏡的例子.並介紹了平面鏡在潛望鏡上的應用.講好本節課的關鍵是指導學生做好實驗,平面鏡成像的規律是本節課的重點,虛像概念的建立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教法建議

  1.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應作為探究性實驗進行教學.

  2.進行必要的實驗指導:

  1儘可能選薄一些的玻璃,否則會看到兩個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證豎直設定,兩隻蠟燭大小應一樣並豎直放置以方便觀察和研究.

  3怎樣判定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如圖5-3-1,手移動B,當看見B與A的像變成一隻點燃的蠟燭,從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這時,用筆貼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們與紙的接觸線,得到兩個小圓.這兩個小圓的圓心,就是A和B的位置.

  3.滲透從簡單到複雜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課本從發光點S的像推論物體的像,教學中還可把物體的像區分為發光物體的像和發光物體的像,並在教學中說明這種由簡單到複雜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4.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藉助光路圖分析平面鏡成像原理和虛像的概念,有助於學生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總結得出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教學難點:“虛像”概念的建立

  教具:

  同樣大小長短、粗細的蠟燭一對、小蠟燭一隻、大蜡燭一隻;平面鏡一面,平板玻璃一塊,支架一幅,方格紙一張,同樣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對、刻度尺一把.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方法1:由日常生活中的照鏡子引入課題

  課前要求學生在家中分別在大面鏡前和小面鏡前觀察自己的像,提出平面鏡成像的概念,並提出問題:

  1 人或物體在鏡中的像的形狀、大小跟原物一樣嗎?

  2 人或物體在鏡前移動時,鏡中的像怎樣移動?

  3 鏡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樣呈現在光屏上?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議論和回答,引出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方法2:在教室前懸掛一大一小兩面鏡子懸掛的角度儘可能是同學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像,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再準備幾面鏡子,讓學生從前傳到後,觀察自己的像並與前面兩面鏡中的像相比較,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二、 新課教學

  1.平面鏡成像特點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提出問題:我們生活中用的鏡子是平面鏡,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呢?具體地說就是像的位置有什麼特點呢?像的大小有什麼特點?

  探究指導:要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我們雖然可以看到物體在平面鏡裡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鏡後面仿製一塊光屏白紙,屏上不會呈現物體的像,因此我們無法用尺子去測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為此,你選用什麼樣的“平面鏡”?

  2如何確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較物到鏡面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關係?

  4如何比較物像的大小、形狀的關係?

  5怎樣觀察物與像的左右關係?

  6怎樣通過實驗判定像的大小與物到鏡的距離是否有關?

  學生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交流分析歸納得出探究結果:

  1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到平面鏡的距離關係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與物的左右關係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與物的上下關係是__________.

  5當物體遠離或靠近平面鏡移動時物體的像的移動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狀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虛像

  方法1:從平面鏡成像原理出發

  讓學生結合課本70頁圖5-14,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發光點S射向平面鏡的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指出鏡平面鏡發射出來的光線是發散的,不會相交.由於光的直線傳播,人們習慣的認為看見的東西都在前方,會覺得反射光像是從前方鏡中的像點射來的.實際上鏡中並沒有光直接到達.這說明虛像點不是反射光線的交點,而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是虛的.

  老師演示:用攝像機代替學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點燃的蠟燭放在平板玻璃前,通過玻璃觀察觀察到像,並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認為接收到像,移動攝像機的鏡頭繞過玻璃直接對準光屏,光屏上並無像存在.

  方法2:學生分組實驗,分別嘗試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學生對平面鏡成虛像產生強烈印象.然後通過對平面鏡成像光路圖的研究,討論兩個問題:1到達觀察者眼睛的光是從何處反射來的?2像點是怎樣形成的?教學中,學生比較能接收像點實際上不存在的觀點,但他們感到困惑的是人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感覺,因而給教學帶來一些困難.可告訴學生,人們的這個認識的由來是根據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事實.

  3.平面鏡的應用

  平面鏡的應用比較廣泛,結合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了解平面鏡的應用.除課本上提到的,可以讓學生列舉還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鏡,並結合每種情況,分析平面鏡起什麼作用.

  三、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水中燃燒著蠟燭

  在桌子上放兩摞書,象圖5-3-13中那樣把一塊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蠟燭為了便於移動它,你可以把蠟燭尾部燒熔;然後把蠟燭粘在一箇舊瓶蓋裡.在玻璃的後面,放一隻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玻璃之間的距離,要和蠟燭到玻璃之間的距離完全相等.

  拉上窗簾,使屋子變暗,從蠟燭這邊向玻璃望去,就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蠟燭正在水中燃燒.

  初二物理全冊光的反射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光的反射現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應用反射定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並能用來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總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養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對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光的反射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對光路圖的應用,逐漸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生動有趣的光學現象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課由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引入光的反射現象,然後轉入研究光的反射規律,通過實驗總結出光的反射定律,並指出光發生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隨後介紹了光的兩種反射現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時說明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物體正是由於漫反射的原因.本節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難點是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過實驗總結出反射規律.

  教法建議

  1研究反射規律的實驗儘可能準確, 這是上好這一節課的關鍵.

  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關係,對學生總結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雖然誤差不可避免,但由於要得到定量的角度關係,這個實驗的準確度非常重要,做好這個實驗能為學生總結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礎.

  2要給學生樹立空間的概念

  由於我們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終落實在紙面上的光路圖,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錯覺,認為光現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識的藉助立體模型或微機模擬使學生形象的認識光現象的空間感.

  3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對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語言要準確,要注意入射光與反射光,入射角與反射角的因果關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反射現象的規律

  教具:畫有角度的可摺疊的白色硬紙板、一面鏡子、兩個光源、一張白紙、大頭針或牙籤、鉛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為什麼我們既能看到發光的物體又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如在遮蔽門窗的教室內,開啟電燈,我們不僅能看到發光的電燈,同時還能看到桌椅、牆壁、同學及周圍一切本身不發光的物體,這是什麼原因?從而引出“反射”的概念,還可舉例我們看到月亮是因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說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個大月亮.引入反射後,可進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並提出問題:光線的反射遵從什麼規律?引入新課教學.

  二、新課教學

  1. 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實驗總結規律,按照書67頁實驗進行教學.

  演示前,將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給學生.其中,硬紙板的可摺疊性及硬紙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讓學生看清楚.

  實驗中,邊演示,邊介紹名詞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隨後板書光路圖,如圖5-2-1,並標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數.

  通過轉動紙板F和改變入射角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線是在法線的兩側還是在法線同側?反射角的大小與入射角的大小有什麼關係?

  教師引導總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使用

  向學生介紹書67頁的實驗器材,並介紹基本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問題:一束光射向鏡面,反射光線的位置如何確定?可提示學生從空間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係如何確定?反射角的大小與入射角的大小關係如何確定?

  學生猜想並設計實驗可超出書上所給的器材

  實驗探索並得出結論.

  教師引導歸納出光的反射定律.

  2. 光發生反射時光路可逆.

  演示:如圖5-2-2圖,A點發出的光經O點反射後到達B點,在B點再放一光源,使其發出的光射向鏡面某點如C點,調整光線BC的方向,使其與BO重合,發現其反射光線與OA重合,從而說明反射時光路可逆.

  在講完反射定律以後,可在課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練習.

  1光線垂直射到鏡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於多少?

  2入射光與介面夾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多大?

  3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圖.圖略,可選不同型別的題目,參考習題精選5、6、7題形式

  3.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內有陽光射入的情況下可用這種方法.

  演示:讓一束太陽光斜射到平面鏡上,調整鏡面的方向,會在牆上產生一個明亮的光斑,迎著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張白紙代替鏡面,從各個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時牆上也沒有明亮的光斑.提出問題:這是為什麼?然後再用光路圖說明原因.講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從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紙板上垂直插入幾根牙籤如圖5-2-3,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麼特點?隨後將紙板隨意彎折,如圖5-2-4,這時學生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麼特點?由此引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盤演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現象.

  總結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點和異同.

  鏡面反射

  漫反射

  相同點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點

  原因反射面不同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結果反射光方向不同

  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則沒有

  各個方向都有反射光,沒有光線集中的反射方向

  現象人的感覺不同

  迎著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說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見,或不明顯.

  各個方向都能看清

  例項

  黑板反光

  燈下看書反光

  平靜的水面

  各個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電影螢幕用布而不用玻璃

  一般非光滑物體

  三、總結擴充套件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光的反射現象,對於光的反射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數學方法分析實驗現象三線、兩角的關係,並在分析這些關係的基礎上,逐步解釋它的物理本質,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規律.這樣有助於加深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建立過程的理解,這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自制潛望鏡

  【活動目的】

  潛望鏡的用途很廣,在步兵的戰壕裡觀察前方的戰況以及在坦克的駕駛室及炮長的瞄準都用到了潛望鏡.同學們通過製作簡單的潛望鏡可以加深理解光的反射現象以及光路設計原理.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設計光路圖,準備用具,製作過程,交流與合作,裝置改進.

  【參考方案】

  準備兩塊小鏡子.用硬紙片做兩個直角彎頭圓筒或方筒,直徑比小鏡子稍大.在紙筒的兩直角處各開一個45度的斜口,將兩面小鏡子相對插入斜口內如圖5-2-16所示,用紙條粘好,把兩個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個簡單的潛望鏡.

  【備註】

  1、寫出製作計劃、製作過程及結果分析報告.

  2、發現新問題.

  3、總結經驗,提出新的見解.

  初二物理全冊昇華和凝華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昇華現象,知道昇華吸熱

  2.認識凝華現象,知道凝華放熱

  能力目標

  觀察實驗,認識物體變化,形成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瞭解物理知識對提高人民生活和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給出了昇華和凝華的定義,並用實驗引入課題,學生觀察碘昇華的實驗,分析實驗,

  說明碘沒有變成液態,而是直接變成了氣態.

  教材聯絡實際分析了一些自然現象,說明哪些是屬於昇華和凝華現象,對於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也是聯絡實際分析的,並分析了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教法建議

  本節教學要注重聯絡實際的學習,注重觀察和實驗的教學,在引出課題時,由於有了很多物態變化的知識,所以可以直接得出昇華和凝華的定義.

  碘的昇華實驗,要學生注意觀察現象,看出碘沒有變成液體而是直接變成了氣體,而停止加熱後,碘的蒸汽有附著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華.可以提出一些觀察的問題,

  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昇華和凝華的吸熱,一定要聯絡實際,先要知道哪些現象是昇華和凝華現象,再注意聯絡實際分析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是如何應用的.

  教學設計方案

  昇華和凝華

  【課題】昇華和凝華

  【重難點分析】識別生產和生活中的物態變化是本節的主要內容,也是通過這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要弄清開始的狀態和最終的狀態,再根據物態變化的定義來判斷是屬於何種物態變化.

  【教學過程分析】

  一.引入課題

  由於具有相當的物態變化的知識,所以可以直接引出昇華和凝華的定義,也可以畫出物態變化的圖解,學生思考有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和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是存在的,再給出昇華和凝華的定義,並根據所學的知識,直接從圖解中看出昇華吸熱而凝華放熱.

  二.實驗:碘的昇華和凝華

  方法1、教師實驗,注意在實驗過程中要解釋清楚碘是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這是昇華現象,可以學生思考由固態變成液態可能的途徑,學生根據原來學到的知識,會想到從固態變成液態,即熔化,再由液態變成氣態,即汽化,而本實驗碘的昇華是由固態直接變成的氣態,這裡直接兩字是教學的重點.

  方法2、對於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學生觀察實驗,教師提出思考問題,學生帶問題觀察,參考問題有:碘的昇華實驗看到了什麼現象,固態的碘成為氣態的碘可以有什麼方法,實驗中是如何實現的,碘的昇華是吸熱還是放熱,碘蒸汽的凝華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

  三.吸熱和放熱的情況

  方法1、分析一些例項,說明哪些屬於昇華和凝華的現象,在生產和生活中是如何應用的,要注重分析的過程,在分析了一些現象後,要聯絡實際說明是如何應用的.

  方法2、可以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實現,提供學生一些有關的課題,學生設計實驗的方法,並實施實驗,得出一些結論.

  【板書設計】

  第七節 昇華和凝華

  一.昇華和凝華

  1.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昇華

  2.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二.一些現象

  1.昇華和凝華的現象

  2.物態變化的分析

  三.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探究活動

  實驗探究:自然現象中的物態變化

  【課題】調查自然界的一些現象屬於哪種物態變化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思考常見的物態變化,看看屬於哪種物態變化;查閱世界各地的特殊的天氣狀況,並試圖分析其原因。

  【備註】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初二物理聲現象教案怎麼設計
初二物理的複習教案有哪些
相關知識
初二物理的全冊教案有哪些
初二物理的複習教案有哪些
初二物理的學習計劃有哪些
初二物理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初二物理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初三物理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初二物理第一課教案長度和時間測量
初二物理聲現象教案怎麼設計
八年級物理的上冊教案
初二物理聲現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