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下灰椋鳥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灰椋鳥》是一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 說教材

  《灰椋鳥》是一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佩之情。作者徐秀娟,是一位為保護鳥兒而犧牲的環保工作者。根據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立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如下:

  “我確立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如下”:如果要說三維目標那麼下面的要求也應該按照三維目標的要求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依次寫出。否則就可以改為教學目標。

  1、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感情地朗讀第4、5自然段。

  2、通過灰椋鳥入林時和入林後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體會課文4、5自然段,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及入林後的熱鬧場景。

  建議改為:品讀課文4、5自然段,感受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及入林後的熱鬧場面。

  二、 說教法:

  《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因此,我準備採用以讀促講法,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會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文章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其次,情境創設法、啟發引導法、想象拓展法,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去品析灰椋鳥歸林和入林的壯觀熱鬧的場景。

  三、 說學法

  針對學生特點,我將對學生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自讀自悟法 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2、圈點勾畫批註法 訓練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張揚自己的個性。

  四、 說教學設計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進行,要積極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基於以上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 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談話匯入新課:我準備先由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瞭解的鳥,然後過渡:大千世界,鳥類眾多,今天,老師也給大家介紹一種鳥,接著板書課題,同時強調“椋”字的讀音和字形。齊讀課題後,出示灰椋鳥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對灰椋鳥有個初步的感官認識,感覺它的普通,並不好看。

  而後教師過渡:有一位叫徐秀娟的姑娘,卻為它寫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這樣,既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又能引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讓學生生成一種閱讀期待。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讀。

  1、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考慮

  建議“考慮”改為: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並圈點勾畫印象深刻的字詞句,教師及時提醒學生眼到、手到、心到。讀後,同位合作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對兩個多音字翹首、應和及難寫的字棲息、撲稜稜做著重強調並書寫。

  初讀時圈劃生字新詞較為合適,圈劃重點句似乎早了點

  建議:在同桌相互檢查後,最後再利用大屏讓學生讀一讀生字詞,檢查一下。

  然後簡要概括課文內容,如果學生概括不到位,可從誰、在哪裡、做什麼事、表達怎樣的感情等方面引導學生對課文做簡要概括。

  2、我遵循於永正老師的“書不讀熟不開講”的原則,讓學生

  沉下心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自己喜歡的語段再讀課文,並想想自己喜歡的理由,然後班上交流。這樣設計,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思維能力,又為下一步精讀感悟做準備。

  三精讀品味,深化感悟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在以上理論指導下,我準備採用“讀、想、悟、畫、議、再讀”的方法指導學生細讀品味。具體設計如下:

  課文有兩個重點段,即第四自然段“群鳥歸林”和第五自然段“百鳥爭鳴”,因此我把教學重點也放在這兩個段落上。

  1、讓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像畫面,並劃出關鍵詞句,體會鳥兒是怎樣歸林的?景象怎樣?

  補充:在空白處簡單寫寫你的感受。

  交流時,相機出示重點語句:“一開始 一小群一小群??。沒有幾分鐘,‘大部隊’排空而至??,整群整群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飛過。”抓住這些關鍵詞句,我打算用“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麼?”“你還體會到了什麼?”“你是怎樣體會到的?”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感悟,與其他同學的思維進行碰撞,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在交流中,始終貫穿著讀,“帶著你的體會讀讀句子”“來,讓大家感受到那份壯觀的情景再讀讀”這樣的引語,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能將文章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引導學生抓住 “ 整群整群” “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等疊詞的運用和“數百米長”、“巨大”、等詞語,感受灰椋鳥歸林的恢巨集氣勢。

  2、在充分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字進行深層次的對話。在理解第二個重點語句“先回來的鳥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穫,又像在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後到的鳥互相應和,??”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們,假如你就是一隻灰椋鳥,是這“大部隊”中的一員,想象一下,自己會向同伴傾訴、呼喚、應和些什麼?學生回答時,我相機用“收穫可真多”“說的真有趣”這樣的評價,肯定、鼓勵孩子的發言。這樣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實現個性化的閱讀,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建議:創設情境:什麼是“傾訴”?你一般會跟誰傾訴心裡話?鳥兒們會怎樣的呼喚?又怎樣應和呢?老師做先回來的鳥,你們做後回來的鳥,我呼你們,看你們能不能來和我:我呼:“喂——”,你和“哎——”我呼:“好朋友,我在這兒哪,快來,快來””你和——我呼:“哎,這兒有個大蟲子呢,要來嚐嚐麼?”你和——我呼:“天黑了,快回來睡覺吧”,你和——這些鳥兒就像老師和你們一樣,呼喚著,應和著。

  3、“夕陽漸漸西沉,歸林後的鳥兒還是不願過早地安眠,它

  們在幹些什麼呢?”由這句話過渡到第五自然段的學習。要求學生默讀,並找出相關句子,然後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並寫出喜歡的理由,做好批註。教師巡迴指導,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然後小組交流、全班交流。交流時,我相機出示重點語句 “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撲稜稜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先讓學生回到一開始灰椋鳥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普通,並不好看,進行比較閱讀,感悟夕陽映照下,如少女般的灰椋鳥的美麗,從而對灰椋鳥更添喜愛之情。 第二句“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這句話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通過播放課件:百鳥爭鳴的音畫,幫助學生理解、感悟鳥兒歸林後喧鬧熱烈的場面,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學生交流後,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想象、情感進行深層次地朗讀,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

  四拓展延伸 再悟主題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結合作者的感想: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家園。以及最後的反問句“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體會作者的感情:對鳥兒的喜愛、對林場工人的敬佩之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最後向學生聲情並茂地介紹作者:徐秀娟,一位環保工作者,為救一隻飛散的丹頂鶴,不慎陷入沼澤地,獻出自己年僅23歲的生命。讓我們記住她最後的呼喚: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市鳥的樂園。出示這句話齊讀,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得到昇華。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結束本課教學。

  整個教學設計,通過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想象拓展貫穿始終。這樣,既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落實了《課標》要求,又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

  總之,本節課,我抓住語文教學的特點,以讀為本,在豐富有趣的語文活動中實現三維目標。

  鄂教版四下灰椋鳥評課稿

  《灰椋鳥》這篇散文描繪來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場面,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這節課, 李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領會並欣賞灰椋鳥歸林的景象,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觀鳥時的興奮,歡呼時的情感,增強了學生愛鳥意識。

  一、提倡課文批註

  在複習匯入後,李老師請學生仔細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能感受到灰椋鳥歸林時壯觀場面的語句,並在句子旁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通過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就會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賞和評價能力,促進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正是這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有效途徑——課文批註的運用使得在接下來的交流中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各自的認識和理解。

  二、尊重學生獨特感悟

  在批註閱讀基礎上的彙報交流,學生的見解一個個具有濃厚個性色彩。而對於每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李老師都給予肯定、表揚,並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引導,引導他們把目光投向文字,使他們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且最終真正體會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解讀 “排空而至”這個詞時,李老師引導學生想象灰椋鳥飛來時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的景象,使學生感受到灰椋鳥歸林時壯觀的場面。

  三、給學生創造的空間

  根據文字留下的“空白”,李老師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教學“先回來的鳥……匯合。”部分時,李老師連結四幅圖片,點選鳥聲,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說說鳥兒們傾訴些什麼?有怎麼樣的見聞,又有怎麼樣的收穫……這樣以豐富的聯想來填補空白,學生不僅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刻了。在閱讀教學中就應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進行閱讀,能大膽以開創性的思維來對文字陳述自己的見解,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培養提供了契機。

  四、注重個性化朗讀

  通過朗讀可以使學生深化理解,深刻領悟,把握情感。每個環節中李老師都鼓勵學生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將自己的閱讀體驗、感受表達出來,如:“讀出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場面。”“你來歡呼一下。”……學生各自的情感體驗通過個性化的朗讀盡情流露。

  另外,李老師在教學中不忘帶領學生通過品讀比喻句,讓學生感悟到修辭手法在一片習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潛移默化中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了。

  鄂教版四下灰椋鳥教學反思

  灰椋鳥是環保工作者許秀娟寫的記事寫景的一篇散文,生動具體地描述了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表達了作者愛鳥的心情,讚頌了林場工人辛勤勞動。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貫通。文章重點部分是二至五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到的灰椋鳥的壯觀場面,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灰椋鳥喜愛之情。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在匯入新課我首先讓孩子們回憶上節課對灰椋鳥的印象,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讓學生說沒有什麼好看的,正印了作者的那句話語,有什麼好看的呢?引出課文。學會的學習興趣就調動起來了。吸引孩子們到底怎樣好看的注意力。

  課文的重點是三到五自然段,在教學中,我採用朗讀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視覺器官、聽覺器官的共同參與,將文字轉化為語言。我深知語文大綱中“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個對話過程中,要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和教師一起走進課堂、走進文字,感受到思維在碰撞,智慧在閃光,生命的活力在湧動。不是無情物,古人說得好“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本課的教學,我抓住閱讀教學特點,力求通過對話,讓師生的情感逐步昇華。如;教學第4自然段,感悟歸林時壯觀場面,我先讓學生默讀劃分層次按照先寫、再寫、最後寫的順序劃成3部分。然後再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排空而至、數百米長、巨大、浩浩蕩蕩’等詞,反覆朗讀,讀出壯觀氣勢,後進行交流。

  接下來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引讀第3自然段,男生讀第4自然段第一句,其餘同學讀‘大部隊’。讓學生反覆讀理解體現壯觀場面。感悟歸林之後熱鬧之情。學習了三、四自然段以後。讓學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自己與本文真切對話。找出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反覆朗讀,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全班交流,老師相機出示句子,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稜稜地飛起--------少女在翩翩起舞。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體會夕陽下,少女般美麗的灰椋鳥,對灰椋鳥充滿喜愛之情,最後昇華主題,讓學生永遠記住徐秀娟說的一句話‘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課後進行反思,整節課感受頗深,學生朗讀激情高漲,課堂上學生積極發揮主動性。自主學習,氣氛很活躍,合作交流很到位。

  實現個性化閱讀,領悟課文情感。教學中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思考探究的空間,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較好地落實閱讀教學的目標。本課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具有無限的潛能,給他們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與文字、與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感悟課文內涵水到渠成。

  利用“空白點”,使之成為“發展點”、“創新點”,品味課文情感內涵。課文的留白處是極寶貴的教學資源,我珍惜並利用了這些教學資源,能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文特定情境之中,把握文字內容,體會作者斯時斯境的心情、感受,既進行了紮紮實實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訓練及語言文字訓練,又使學生走進作者心靈深處,豐富了精神世界。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將愈加濃厚,語文素養將逐步提高。

  教學這部分時,突破的方法主要通過讀、畫、悟、讀的閱讀方法與本文真切對話。如;教學第4自然段,感悟歸林時壯觀場面,我先讓學生默讀劃分層次按照先寫、再寫、最後寫的順序劃成3部分。然後再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排空而至、數百米長、巨大、浩浩蕩蕩’等詞,反覆朗讀,讀出壯觀氣勢,後進行交流。反覆朗讀讓學生理解體現壯觀場面。感悟歸林之後熱鬧之情。教學第4、5自然段時應創設情景。設計想象進行口語訓練如;你就是灰椋鳥,你會傾訴、呼喚、應和些什麼,本人卻忽略了

  反思這節課,

  1、時間倉促,學生交流的還是不太全面。再細化一些讓學生真正覺得自己是一隻灰椋鳥。

  2、課文文質兼美,如何用好教材,拓展延伸,抓住讀與寫的結合點,使學生積累、內化語言,實現正面遷移。

  3、今後課堂上多創設情境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


鄂教版三年級下風箏教案及反思
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電磁鐵說課稿
相關知識
鄂教版四下灰椋鳥說課稿
鄂教版四下灰椋鳥教案
鄂教版一下九色鹿說課稿
鄂教版觀察一棵樹說課稿
鄂教版四下科學總複習資料
鄂教版四下科學教案
鄂教版四下工農業教案
人教版梯形的面積說課稿
人教版軸對稱圖形說課稿
人教版因數與倍數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