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長期因素的實證研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貿易順差的逐年擴大,加之金融危機的餘波尚未結束,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首先闡述了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長期因素,包括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國際收支及通貨膨脹率,並分析了它們與匯率變動的關係。然後運用多元迴歸方法對這些影響因素與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性加以驗證分析。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GDP;國際收支;通貨膨脹率

  中圖分類號:F822.2 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8-0051-03

  在開放經濟中,匯率是一種最重要的資源配置價格。匯率的失衡或錯估,不僅破壞了經濟的外部均衡,對於國內巨集觀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也會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所以,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使匯率制度有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然而2003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壓力一再顯現。幣值的高估將有損於投資;若幣值低估將有損於經濟增長。回望2010年,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尚未全面復甦,以美國為代表的各國加大對人民幣升值施壓的力度,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雙重挑戰,國際外匯市場更為複雜、詭異。在經歷三年多的升值之後,人民幣匯率行為出現新的特徵,未來何去何從,更加引人關注。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分析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長期因素,並進行實證分析,進而提出完善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的對策,不僅對於中國形成合理、有效的匯率本制度意義重大,而且對匯率水平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長期因素

  1.國際收支與匯率。國際收支變化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對外開放的主要指標,各國政府對國際收支的狀況都非常重視。簡而言之,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收支的總和 [1]。它反映了外匯市場供給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變動決定匯率的中長期走勢。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對外經濟交往日益頻繁,國際收支規模不斷擴大。

  中國近幾年的國際收支保持持續的“雙順差”,且順差總額不斷擴大,持續高額的國際收支順差必將使中國的外匯儲備急劇增加。2006年6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達13 326億美元,同比增長41.6%,超越了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2 663億美元,同比多增1 440億美元。中國目前外匯儲備的各項指標已經遠遠高於國際警戒線,外匯儲備的增加在長期內影響著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使得人民幣面臨長期持續的升值壓力。同時,順差的持續增長會加大外匯儲備的增長壓力。這也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的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總是處於不斷升值狀態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自2005—2010年期間,中國的國際順差總額快速增長,這也為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截至2010年,中國的國際收支經常專案順差3 06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5%。

  2.經濟增長率與匯率。匯率可簡單地理解為外匯的價格,即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它反映的是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自20世紀70 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破產以及世界主要貨幣實行浮動匯率以來,由於各國經濟實力的發展不一,各個國家的貨幣出現不同的持續貶值升值,最典型的是美元的貶值,日元匯率的走高。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美國則相對削弱。經濟實力是決定匯率的根本原因。近幾年來,中國GDP 的水平逐年增加,表明中國國民的收入水平逐漸增加,人民的需求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從而導致了人民幣匯率的緩步上揚[2]。經濟增長是影響一國國際收支及貨幣匯率長期走勢的重要原因。中國GDP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率,達到10%以上,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保持著這種快速的增長趨勢。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的強勁增長是貨幣穩定和升值的物質基礎。相對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走強。中外經濟增長差異也是影響中國後期匯率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經濟的強勁增長是貨幣穩定和升值的物質基礎。相對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走強。

  3.通貨膨脹與匯率。通貨膨脹Inflation Rate,是一種貨幣現象,指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現象。通貨膨脹率的高低是影響匯率變化的基礎性因素,如果一國的貨幣發行過多,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了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使貨幣對內貶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 [3]。若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對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人民幣的相對幣值也就是說其購買力在下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緩解。相反若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則美元的幣值在下降,人民幣的幣值相對上升,人民幣會有升值的壓力。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雖有下降的趨勢,但仍高於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人民幣的幣值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也將得到一定緩解。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若干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1.模型設定。本文采用蔡昉1994年構建的計量經濟模型來估算經濟增長、通貨膨脹以及國際收支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彈性,以定量估計這三種因素對中國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

  LnY=C+a1LnGDP+a2LnCPI+a3LnIE

  其中,Y 為人民幣的名義匯率,GDP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CPI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代表通貨膨脹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IE為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代表中國國際收支變動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這裡估計出的係數a1、a2、a3表示,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其代表的因素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即該因素變動1%,人民幣匯率變動a%。

  2.樣本的選取和來源。本文的樣本跨度為1994—2010 年,資料來源為歷年《中國統計年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另外,鑑於模型需要,本文對所有變數均取對數。本文的國內生產總值與貨物進出口總額均採用千億元人民幣為單位。本文使用Eviews5.0軟體,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加以估計。

  3.迴歸結果及相關分析。按照上訴模型將有關資料輸入Eviews5.0軟體,進行迴歸分析後可得以下結果見表1。

  由表1迴歸結果可以看出,R2和調整後的R2表明該模型具有很好的擬合優度,D-W值表明模型無正的一階序列相關跡象,各個迴歸係數的P值都很低,顯然能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t檢驗,對該方程的F檢驗也非常顯著,這表明模型的線性關係較強。

  從迴歸結果可以看出,經濟增長與中國變動顯著地負向相關,經濟增長增加時,增長額每提高一個單位,人民幣匯率將降低358.8243個單位。通貨膨脹與中國變動顯著地負向相關,通貨膨脹升高時,每提高一個單位,人民幣匯率將降低505.8138個單位。國際收支與中國變動顯著地正向相關,國際收支增加時,增長額每提高一個單位,人民幣匯率將提升191.5525個單位。

  三、完善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的對策

  1.加快建設貨幣市場,完善客觀的匯率調控環境。發達的貨幣市場是人民幣匯率政策傳導的重要媒介,中央銀行可以根據巨集觀調控目標的需要,通過貨幣市場的操作,增加干預外匯市場的主動性。如,當外匯供大於求時,中央銀行可以在外匯市場上買進多餘的外匯,同時在貨幣市場上賣出等值的短期國庫券 [4]。這樣既維護了匯率穩定,又不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可以改變目前中央銀行被動吞吐外匯的局面。貨幣市場主要由短期國庫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等構成,目前中國貨幣市場發展嚴重滯後,今後應集中精力,分層次地推進各子市場建設,儘快培育發達的貨幣市場。 2.適度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匯率,調控的靈活性。由國際收支理論的貨幣分析法可知,為了維持固定的匯率水平,一國國際儲備變動和基礎貨幣供應必須服從於匯率穩定的需要。而實行彈性較大的匯率制度,不僅可以支援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保證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也會防止投機性資本流入,減輕國外輸入的通貨膨脹壓力;還可以提高企業和個人的匯率風險意識。因此,人民幣匯率應逐步擴大浮動空間,並根據市場狀況在規定幅度內靈活調整。同時,通過匯率微調,主動調節國際收支,使匯率成為調節國際收支的重要槓桿。

  3.完善外匯賬戶管理和銀行結售匯體制,避免匯率的頻繁波動。外匯賬戶集中反映了企業和個人的外匯資金收付,因而成為外匯收支監管的重要關口。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均可開立外匯限額結算賬戶,部分中資企業可開立外匯限額結算賬戶和外匯專戶[5]。加入 WTO後,中、外資企業在外匯賬戶開立上應遵循同等待遇原則。另外,要充分認識到企業外匯收支規模和涉及外匯收支的企業數目正在不斷擴大的趨勢,逐步放鬆經常專案外匯賬戶開立使用的限制。這樣,既可便利企業的外匯收付,也有利於通過外匯賬戶來規範企業的外匯收支行為。目前,合併經常專案外匯賬戶的改革試點正在進行。應儘快總結試點經驗,早日在全國推廣。由於外匯賬戶管理和銀行結售匯體制密切相關,因而上述改革措施將有力推動強制結匯向意願結匯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王佳彤,張君,侯瑞.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0,12.

  [2]傅章彥.人民幣實際匯率的決定及其趨勢演變研究——對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模型的擴充套件[J].經濟前沿,2009,6.

  [3]唐東波.人民幣匯率與通貨膨脹率的動態關係研究J].經濟科學,2008,4.

  [4]楊曉麗,呂德巨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序中的侷限性及對策[J].經濟師,2008,5.

  [5]左相國,唐彬文.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的實證考量[J].統計與決策,2008,20.

  Influence of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of Empirical Analysis of Secular Factors

  HAN Rong,YANG Wen-ji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surplus has expanded each year,coupled with the aftermath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not over,the RMB exchange rate issu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RMB exchange rate factors,includ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inflation rates,and analyze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Then used multiple regression on these factors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to verify the analysis.

  Key words:exchange rate;GDP;international payments;inflation rat

美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歷程
嬰兒驚厥是什麼引起的
相關知識
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長期因素的實證研究
淺論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價格水平的影響
淺析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人民幣貶值對房價影響人民幣貶值房價會怎樣
什麼是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人民幣匯率貶值是利還是弊分析
人口結構與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實證研究論文
中國城市流動人口影響因素的定量研究
政策因素對資源型企業遷移決策影響的實證研究論文
職稱評定形式對大學外語教師影響的實證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