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冊再塑生命預習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再塑生命是初二語文上冊要學習的課文,那麼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呢?同學們可以提前做好預習,參考教師的預習教案。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分析教材】

  1、《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第五課課文,第一單元課文以人物故事為主,教學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敘事性作品的特點,學習人物描寫方法,理解人物性格,學習人物品格,進行情感教育。本文節選自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選段透過“我”的眼睛,通過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敘述了一個盲聾啞兒童在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走進大自然,體驗人間真情,從黑暗、迷茫走入愛的光明之中,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的故事。

  2、知識聯絡及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學生對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有所瞭解的基礎上,本文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將敘事和抒情有機結合的表達能力;本文人文內涵豐富,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對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價值觀上引導學生理性地思考愛、理解愛。總的來說,從八年級的整個教材體系來看,本文貼近學生生活,語言優美,無論是在能力的培養方面,還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3、教學目標及確定的理論依據:

  依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者的要求,即:“欣賞文字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到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的感人的形象、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確立了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

  ⑴ 理解課文主題,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⑵ 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標

  ⑴ 學會複述課文,把握敘事性作品的特點。

  ⑵ 品味文章清新樸實的語言。

  3、情感目標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學會關注、關心弱勢群體,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薰陶。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⑴ 理解人物形象

  ⑵ 品味文章細膩優美的語言

  ⑶ 進行一次愛的教育

  2、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

  【教學物件分析】

  我所任教的初二、11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較強,80%以上的家庭都上了網,且在學校老師辦公室和計算機教室查詢資料很方便。針對這個情況,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課前在學校閱覽室和上網查閱本文及海倫.凱勒和安妮.莎莉文老師的有關資料。一方面,通過查詢資料,在課外材料中發掘興趣點,充實課堂內容,並利用多媒配合教學,課前設計活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注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結合聽說讀寫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說教法

  1、誦讀法。引導學生通過速讀課文和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課文優美的語言。

  2、研討點撥法。教師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領會課文內涵,師生互動探究文意,教師適時點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說學法:

  主要是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另外還有聲情並茂的朗讀方法;運用泛讀、精讀搜尋資訊的方法;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

  第三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課 型】自讀課

  【課 時】1課時

  四 說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掃清字詞障礙。

  2、收集有關海倫·凱勒與沙莉文老師的資料,瞭解海倫·凱勒的生平、社會貢獻以及精神境界。

  3、課前帶領學生做一個小遊戲:兩名同學自願配對組成一個小組,其中一名同學用紅領巾蒙上眼睛,由另一名帶領其繞操場一圈,必須經過學校教學樓門廳的陡坡或者臺階,要求是全程兩名同學都不允許說話,只能用手勢暗示對方。一輪遊戲結束後小組成員角色互換。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課前遊戲教師捕捉到的精彩瞬間,並請同學們談談遊戲後的感受。並設計匯入語——

  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可以感覺到陽光的色彩斑斕,花兒的婀娜多姿,鳥鳴的婉轉動人。但還有一種人,他們生活在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的世界裡。對於他們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蹟,共同見證一個奇蹟的誕生時刻。讓我們共同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

  設計意圖:以此匯入課堂學習,給學生創設情境,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本文的積極性。

  二、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對海倫·凱勒及其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平事蹟的認識和了解。

  ①學生演示自己課前所查詢的資料。學生將資料進行整理,用投影儀或幻燈片進行演示

  整理資料要求:語言簡明扼要,按照姓名、國籍、成就、生平、他人評價,帶給我們的啟發等要點歸納。不重複不羅嗦,適合多媒體演示。

  ② 教師準備圖文課件材料進行相應補充

  幻燈片1: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馬克·吐溫

  幻燈片2: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裡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裡,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但是,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夜以繼日地刻苦學習,從未放棄努力。

  幻燈片3: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她在心靈深處大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她靠著自己不懈的努力,考進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大學期間,在師長的鼓勵下,她開始寫作。在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並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後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所創造的奇蹟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她偉大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女士。

  幻燈片4:莎莉文老師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於海倫·凱勒的生命,以無私的愛重塑了她的生命。海倫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地凝視我的老師。

  幻燈片5:安妮·莎利文波士頓珀金斯盲人學校畢業。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教育方法,20歲開始教海倫。她的教授方法是:將字母按入海倫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稱。

  幻燈片6: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原是互有聯絡又相對獨立的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編成課文,並用空行使其自然分為三部分,主線十分清晰。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整理資訊的動手能力和概括能力,並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的毅力獲得一定的鍛鍊,思想受到良好的薰陶,激發學習課文、學習海倫的激情。


平面廣告的幾個核心構成元素
初二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預習題
相關知識
初二語文下冊再塑生命預習教案
初二語文下冊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初二語文下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閱讀練習題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初二語文下冊第一單元閱讀答案
初二語文下冊期中考試卷蘇教版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考試卷含答案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
人教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