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的科學手抄報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資料1:

  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 -------蘇步青的故事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可量,後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中學畢業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準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甘心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設計圖

  資料2:

  從小立志 科學救國------ 熊慶來的故事

  熊慶來(1893-1969)是雲南彌勒縣人,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為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熊慶來的父親熊國棟,精通儒學,但更喜歡新學,思想很開明,對熊慶來的影響很大。少年時的熊慶來從他父親那裡常聽到有關孫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這在幼年熊慶來的心田播下了愛國的種子。

  1907年,熊慶來考入昆明的雲南方言學堂,不久又升入雲南高等學堂。當時滿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的反清鬥爭風起雲湧,抗捐、抗稅、罷課、罷市、兵變遍及全國,清政府陷入於風雨飄搖之中。熊慶來由於參加了“收回礦山開採權”的抗法反清的示威遊行而遭到學校的記過處分。現實的生活與鬥爭命命名熊慶來認識到:要使國家富強,必須掌握科學,科學能強國富民。

  1913年,熊慶來赴歐留學。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從比利時經荷蘭、英國,輾轉到了法國巴黎。8年間先後獲得高等數學、力學及天文學等多科證書,並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21年,28歲的熊慶來學成歸國,一心想學以致用,救民於水火。1949年6月,國民黨反動政府趁熊慶來去巴黎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解散了熊慶來苦心經營12年的雲南大學。年近花甲的熊慶來懷著“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心情,決定滯留在法國繼續從事函式論的研究。

  “……祖國歡迎你,人民歡迎你!歡迎你回來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1957年4月,周給熊慶來寫信,動員他回國。同年6月,熊慶來在完成了函式論專著稿後,毅然啟程,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表示,願在社會主義的光芒中鞠躬盡瘁於祖國的學術建設事業。在回國後的7年中,他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發表了近20篇具有世界水平的數學論文。還培養了楊樂、張廣厚等一批數學人才,為祖國贏得了榮譽,表現了這位七旬老人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1969年,一代宗師、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先生與世長辭。臨終之前他還表示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八年級下數學手抄報
數學中的科學手抄報
相關知識
生活中的科技手抄報資料圖片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資料
小學最新科技手抄報資料圖片
五年級小學生的漢字手抄報資料
小學生的環保手抄報資料
小學生的環保手抄報資料大全
關於初中生科技手抄報資料
最簡單最好看的科技手抄報資料
有關優秀的科技手抄報資料素材
我心中的消防手抄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