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是朱塞佩·威爾第,是義大利革命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音樂家,被認為是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歌劇創作者。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簡介

  朱塞佩·威爾第義大利語: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和理查德·瓦格納一起被認為是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歌劇創作者。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布塞託附近的一個小酒館經營者家庭。13歲開始學音樂,1832年投考米蘭音樂院,未被錄取,後留在米蘭向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家拉維尼亞學習音樂。1842年,創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劇《那布科王》,演出異常成功,一躍成為義大利第一流作曲家。當時義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1848、《厄爾南尼》18744、《阿爾濟拉》1846、《列尼亞諾戰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鬥爭,因之獲得“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稱號。

  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的生平簡介

  1813年出生於靠布塞託的隆孔雷,父親是旅館老闆。激起威爾第早年音樂雄心的是一位布賽託商人巴霍.茲,他不僅提供威爾第全城最佳的音樂教育,當威爾第七歲時又再度出資送他到米蘭音樂學院學習。

  1832年想進米蘭音樂院卻被拒絕入學,於是隨史卡拉歌劇院的樂師拉威那學習對位法。

  1836年與巴霍.茲女兒結婚,婚後兩個小孩不幸早夭,妻子也在1840年去世,這給年輕的威爾第相當大的打擊。

  1842年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上演的「納布果」為威爾第贏得了空前的勝利。緊接著「納布果」後威爾第不斷地創作,1847年的「馬克白」是他創作風格的轉捩點,音樂真正觸動到心理的深層表現。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勝利,尤其是他創作生涯的三大歌劇:「弄臣」、「唱遊詩人」與「茶花女」,讓他成為義大利歌劇界的霸主。

  1871年完成「阿伊達」後,除了一首安魂曲外威爾第整整十五年未再譜寫歌劇。

  1875年被提名為參議員。

  1887年在劇作家波義多的鼓吹與合作下完成了「奧泰羅」。

  1893年,70歲高齡的威爾第推出最後一部歌劇作品:喜歌劇「法斯塔夫」。

  1896年開始為年老的音樂家們建屋,照應他們的晚年。

  1897年第二任妻子過世。

  1901年1月27日於米蘭去世,享年87歲。義大利政府為他舉行民族英雄葬禮,予以國葬悼念。

  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的音樂代表作

  歌劇:《納布科》、《弄臣》、《茶花女》、《遊吟詩人》、《奧賽羅》、《阿伊達》、《西西里晚禱》、《法爾斯塔夫》、《假面舞會》、《唐·卡洛斯》

  聲樂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威爾第作為舉世不過二三位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之一的地位是無可非議的。他與瓦格納一樣一生投入歌劇創作和改革的事業,作出了與瓦格納不相上下的、但又各具特色的巨大貢獻。在19世紀50年代,他成功地創作了《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等歌劇,把義大利歌劇從神話傳說轉向了現實世界。他創作的歌劇,音樂技巧嫻熟,刻畫內在人物性格細緻入微,豐富並保持了義大利歌劇在音樂表演上的優勢,以及歌劇音樂中傳統的分曲體結構,還注重發揮樂隊的作用、聲樂的寫作和器樂的平衡。

  19世紀20年代,威爾第再次對歌劇進行改革,創作了《阿伊達》、《法爾斯塔夫》、《奧賽羅》等歌劇,加強了音樂與戲劇發展的緊密聯絡,有意識改變傳統的將宣敘調與詠歎調完全割裂的寫法,突出和增強重唱、合唱與樂隊在刻畫形象上的作用。他沒有完全按照瓦格納那樣走向“無終止旋律”和“不間斷結構”,因此他的音樂在世界各國歌劇舞臺上經久不衰,令人神往,至今仍然保持其不朽的藝術魅力。

  茶花女

  威爾第:《茶花女》全曲

  科特魯芭斯、多明戈等演唱

  卡洛斯·克萊伯指揮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樂團

  作品簡介:三幕歌劇《茶花女》作於1853年。由皮亞韋根據小仲馬的戲劇《茶花女》撰指令碼。其劇情描述巴黎名妓薇奧萊塔被青年阿芒的愛情所感動,甘願離開巴黎社交生活,與阿芒去鄉間同居,靠變賣首飾過純潔的生活。但阿芒父親堅決反對兒子與微奧萊塔的結合,在他的請求下,薇奧萊塔為顧全阿芒的家庭聲譽,決定犧牲自己的幸福,返回巴黎。阿芒誤以為薇奧萊塔變了心,在巴黎狂賭後,將贏得的金錢擲向薇奧萊塔,當眾辱罵她。薇奧萊塔受精神打擊,一病不起,卻為信守諾言,不向阿芒澄清真相。阿芒父親終於被薇奧萊塔所感動,向阿芒說明真情。阿芒趕到薇奧萊塔身邊,她已奄奄一息,終於在阿芒懷中安靜地停止了呼吸。這是克萊伯指揮的著名唱片之一,其間強烈的感情表達,令人心曠神怡的演唱與演奏,使人如醉如痴。這套CD,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另外,日本《唱片藝術》還評卡拉斯唱薇奧萊塔,Ghione指揮SanCarlos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樂團的演錄片為最佳名片。

  阿伊達

  威爾第《阿伊達》全曲

  弗蕾尼、巴爾查、卡雷拉斯等演唱

  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作品簡介:四幕歌劇《阿伊達》作於1870年。指令碼作者是吉斯蘭佐尼。根據法國的埃及學家奧古斯特·馬裡埃特·貝伊提供的情節寫成。劇情描述衣索比亞公主阿伊達與父王阿莫納斯羅同被埃及軍隊俘獲。埃及青年統帥拉達美斯愛慕阿伊達。阿莫納斯羅指使阿伊達趁機刺探軍事情報。拉達美斯故意於無意中洩密。埃及公主安涅麗絲因愛拉達美斯受冷遇,告發了洩密事件,於是拉達美斯被以叛國罪判以活埋,阿伊達至地牢,與拉達美斯同死。卡拉揚詮釋的這部歌劇,節奏精確、線條鮮明,充滿強烈的戲劇性和氣勢,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也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

  弄臣

  威爾第《弄臣》全曲

  科特魯芭斯、多明戈、卡普齊利等演唱

  朱利尼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作品簡介:三幕歌劇《弄臣》作於1856-1857年。由皮阿維根據法國作家雨果的劇本《國王取樂》撰指令碼。劇情為:16世紀時,義大利的曼圖阿城有位年輕的公爵縱情於女色,公爵喜愛的駝背丑角即弄臣裡哥萊託為他出謀劃策,專門讓他勾引大臣們的妻女。大臣們因此對裡哥萊託恨之入骨,共謀對他實行報復。裡哥萊託有女兒吉爾達,大臣們認為她是裡哥萊託情婦,設法將她劫持入宮,交給公爵。裡哥萊託發現公爵佔有了自己女兒,氣憤至極,僱了一名刺客謀刺公爵。不料公爵又與刺客之妹瑪黛琳娜產生感情,吉爾達見狀痛不欲生。瑪黛琳娜懇求哥哥不要殺公爵,哥哥答應以晚上第一個來敲門者代替。吉爾達聽到刺客兄妹的說話,決心以死而救公爵生命。她女扮男裝,晚上敲門,被刺客殺死後裝入袋內,運交給裡哥萊託,得到賞金。裡哥萊託以為公爵已死,開啟袋,發現死者卻是自己女兒,瘋狂地悲痛欲絕。這套唱片,朱利尼的詮釋結構嚴謹、華麗,又極富戲劇性,幾位歌星的演唱也相當不錯,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另外,日本《唱片藝術》還評卡拉斯演唱、賽拉芬指揮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演錄版為最佳名片。

 

哲學家馬基亞維利是誰
哲學家尼采是誰
相關知識
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是誰
對大腦有益的音樂
義大利留學的語言條件是什麼
門德爾鬆是哪國的音樂大師
浪花一朵朵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名字是誰唱的
莫扎特的音樂生涯是怎樣
凱末爾革命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優秀的音樂教師實習自我鑑定
舒伯特的音樂風格是什麼
我的音樂老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