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演講稿三分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責任有的時候,能使我們跌宕到低谷,也能是我們走到人生中高峰。責任如同筷子,一輩子都不可能放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講的題目是《忠誠擔當,激情作為》。

  忠誠是什麼,忠誠就是一種人生信仰。它是無形的,卻有著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無聲的,卻鳴著如春雷一般的迴響。古人云“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可見自古以來她一直被人們視為美德。直到今天她依然年輕,依然那麼神聖,依然被我們所珍視。

  作為一名教師對黨忠誠,愛崗敬業是最基本的道德規範。陶行知老先生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忠誠!教師愛崗敬業,盡職盡責,一切為了學生,其動力就來源於對工作的忠誠。

  教師是園丁!在育人的奉獻中,體味著對事業的忠誠!我要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任重道遠;我要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懂得教育的使命如此崇高。我要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知道,教育原來是如此美麗。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要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忠誠於教育事業的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優秀的學生。

  作為教師,我想說我們的責任在於:立足崗位,盡心盡責,教書育人。教師只有在愛崗敬業,把學校的發展、國家的強盛和自己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時,才能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講臺之上,而且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勤勤懇懇。才能領悟從師的樂趣,才能以從師為榮,以從師為自豪。在“愛崗敬業”這種責任感的支配下,教師也不會視平凡的工作為平凡,不會視瑣碎的工作為瑣碎,而是會認真對待教育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於細微處顯精神,於小事上下工夫,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豐盈人生的價值,教育無小事,把細小的事做得很到位,大事自然就做好了。老子說過:“大必出於細”也就是說再偉大的事業都是一系列小事構成的,沒有小事就沒有大事。

  什麼叫不簡單,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這就是不簡單!什麼叫不平凡,就是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作為教師要從小事做起,小事中看責任,責任中無小事,對於一位有責任心的人,小就是大!對待工作,就要大聲說這是我的責任!教師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鐵肩擔道義,愛心鑄師魂。

  老師們,讓我們用熱忱、執著與堅定,用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書寫天底下最美麗的篇章吧!

  篇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責任與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與擔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與擔當;林則徐“苟利家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對華夏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心繫責任,行於擔當。萬源保衛戰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是對勞苦大眾追求翻身解放的責任與擔當;“7·17特大洪災”中,萬源軍民英勇奮戰,全力抗洪,是對萬源人民生命財產的責任與擔當;李林森部長把工作當命,把事業當命、把命令當命,燃盡生命寫忠誠,是對黨為民務實清廉的責任與擔當。

  “事不避難,責任在心,擔當在行,奮勇向前”。2015年離開象牙塔的我有幸成為一名國土衛士,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五年多來,無論是作為一名普通職工還是榮升為中層幹部,我始終鞭策自己“做一個盡心責任、勇於擔當的人”。地災防治工作直接關係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一名基層地災防治公職人員,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曾徒步五個半小時只為破除一個“地災謊言”;加班加點只為做細、做全、做實各項群測群防工作;電話不斷只為不厭其煩告知連群眾自己都能

  倒背如流的地災防治注意事項。哪怕受到的是群眾的不理解、不耐煩,我依然樂此不疲。因為面對地災防治工作,寧願聽千萬次的罵聲,也不願聽一次哭聲啊!

  “每一處地災點必須走到、走全。”這是一代代萬源國土人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不會忘記,為掌握因“7·17特大洪災”而陡增至數千餘處地災患點的第一手資料,國土人頂著烈日酷暑,踏著爛泥地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赴各地。塌方阻斷了前行的道路沒關係,有堅毅的步伐;磨破了腳沒關係,有裝滿衣兜的創可貼;汗水迷了眼沒關係,有佈滿結晶體的衣袖;荊棘掩蓋了災體沒關係,有手腳並用的爬行!搞地災就要甘當“山耗子”、“泥腿子”。

  中國“地質之光”李四光是我的偶像。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亟需石油能源時,67歲高齡的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以他自創的地質力學為理論基礎,指出石油勘探工作應該打破“偏西北一隅”的局面,“到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坳陷帶找油”。在他的理論指導下,勘探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一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那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標誌性圖景。是什麼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夠孜孜不倦地為祖國尋找石油,正是銘記於心的責任和為國分憂的擔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責任,言行中都折射著一份擔當。學生有學習知識的責任和擔當,老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和擔當,作家有笞惡揚善的責任和擔當,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和擔當。責任和擔當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精神。我們的隊伍中不乏抱著“得罪人”的事不幹,“討人嫌”的話不說,不願負責,不敢擔當之人。忽視國家所賦予的崗位職責,對工作鬆懈,遇問題推卸責任,上班玩遊戲、逛淘寶,下班觥籌交錯,打麻將...沒有絲毫的主人翁精神,沒有責任擔當意識,這就是極大的失職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責任,講擔當,無需豪言壯語,無需驚天壯舉,只需我們放眼當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為我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果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那麼擔當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就會生根、發芽;它就會開花、結果;從而點綴你的人生,充實你的人生。責任和擔當,是一縷璀璨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底;責任和擔當,是推動人類歷史、開創人類文明的那滾滾車輪。讓我們將責任時刻銘記於心,將擔當處處落實於行,做一個有責任,勇擔當的人。

  謝謝!

  篇三

  習曾經引用過理學大師朱熹的一幅對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上聯說儒者肩負社會道義,兩袖清風,可昭日月;下聯說儒者讀萬卷、品萬物、識時局,身在書齋,心繫天下。談古論今,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個人追求到“中國夢”的民族目標,流淌著歷史長河的滿腔熱血,鐫刻在黃土大地的不朽豐碑,更需要我們延續中華力量。著眼我們承載的使命和責任,縮小到個人的修為和信仰,是恪守忠誠,是乾淨篤行,是勇於擔當。

  “忠誠”就是對黨、國家、人民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治本色和品質,思想上始終保持與黨中央高度一致。對事業、親朋和領導的忠誠,則是盡職、誠信和服從。井岡山精神的堅定信念、矢志不渝也講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所從事的革命事業,代表和維護了廣大勞苦大眾的切身利益。

  乾淨篤行就是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幹事。思想上一塵不染,行動上才能一身正氣。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怎樣才能管住自己、戰勝自己?作為年輕人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磨鍊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縱之害。只要清正廉潔的“紅綠燈”在腦海中閃爍不息,那我們就一定能夠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勇於擔當,就是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

  我參加工作雖然只有三年,在市委和招商局也借調過,相比之下,我深深體會到了環保人的責任與擔當。我們奮鬥在環保一線,接觸的是化工產品、汙染廢物,走過的是高塔和山坡、排汙口和水溝。當應急事故發生時,我們環保人不顧危險,衝在第一線;當接到群眾舉報偷排時,我們與排汙企業鬥智鬥勇,查隱藏的排汙口;當任務接踵而至時,我們顧不上休息,加班加點,直赴汙染現場。我們處在最危險的環境,有時候得不到大部分人的理解。我們的工作平凡,崗位普通,但我們仍在為環保事業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我們所具有的激情讓我們與眾不同,正是環保事業的重要性使其意義無窮。我很榮幸成為環保事業中的一員,我願時時刻刻點燃激情,奉獻青春,為環保事業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平凡做起。

  同志們,讓我們共同努力,恪守忠誠、乾淨篤行、勇於擔當,做新時代人民群眾需要的環保人,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務實的作風,在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同心築夢的時代大潮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猜你感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師演講稿範文
愛與感恩的優秀演講稿
相關知識
責任演講稿三分鐘
關於自我介紹演講稿三分鐘
學生會面試自我介紹演講稿三分鐘
小學生英語課前演講稿三分鐘
中小學生課前演講稿三分鐘精選
自信的演講稿三分鐘
高考前勵志演講稿三分鐘
高中演講稿三分鐘關於愛情
有關於感恩的演講稿三分鐘
有關成長與責任演講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