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設計放小鳥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放小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詩歌課文, 《放小鳥》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美散文,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放小鳥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放小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愛護鳥類,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在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小黑板***第一自然段內容***。

  小卡片***說一說***。頭飾***小鳥和鳥媽媽***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小朋友們,想知道我的名字嗎?我的名字由兩個字組成,“汪”是我的姓,另一個字我們學過,想知道嗎?這個字藏在一個謎語裡,猜出這個謎語,就知道了。“白肚皮黑皮襖,尾巴尖尖像剪刀,從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蟲子喂寶寶。”***打一種鳥。***

  猜出我的名字了嗎?喜歡小燕子嗎?為什麼?今天我們學的故事裡也有一個愛鳥的小朋友,他把姑媽送給他的小鳥放回大自然。齊讀課題。

  評析:

  上課伊始,老師採用猜謎語的方法與學生進行“熱身談話”,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建立輕鬆、活潑、和協和民主的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學生情緒飽滿、熱情高漲,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動畫欣賞:

  欣賞根據課文內容製作成的動畫片。

  1、老師已經把這個故事製成動畫片,想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

  2、好看嗎?想不想再看?這次可以坐得放鬆一點。你們想不想當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著一起讀。

  3、我發現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們還可以做文中的小鳥,小朋友們可以站起來,還可以離開座位,可以加上動作。

  評析:

  此處多次欣賞動畫片,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從欣賞到模仿到創造。第一次看動畫片,著重讓學生欣賞;第二次看動畫片,主要讓學生模仿,讓學生跟著一起讀,低年級小朋友善於模仿;第三次看動畫片,著重創造,學生可以變成文中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新課標中關於閱讀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讓一年級學生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著年級的增加,逐步達到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年級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此,反覆播放課文的朗讀,不是簡單地重複,從聽讀、跟讀到加上動作讀,給學生的學習搭建了成功的階梯。

  三、讀文賞析

  1、你們願意像動畫片裡一樣讀課文嗎?學生自由讀課文。

  2、汪老師想傾聽你們美妙的讀書聲,願意展示一下自己嗎?

  3、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一個小朋友來讀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這隻小鳥非常可愛。請小朋友們取出自己在家裡畫好的小鳥在小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願意在班級給大家展示一下?願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畫貼在黑板上。

  ***3******老師選擇一幅畫貼在黑板正中***這真是隻可愛的小鳥。誰能將小鳥的可愛讀出來嗎?一生讀,其他生一起讀。

  ***4***老師一邊說“於是我把它放進籠子裡,給他食吃,給他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可把我急壞了”一邊畫鳥籠。

  評析:

  貼出學生畫的小鳥,用粉筆畫出鳥籠,引起學生感情的震動,為下面的朗讀創設情境。

  ***5***這是誰的小鳥?你不著急嗎?請你來讀。

  ***6***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嗎?

  4、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發生了什麼事了?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小節。

  ***2***小朋友們聽鳥叫。一隻鳥,兩隻鳥。你們聽到了什麼?***隨機放上大鳥的畫***

  ***3***這時候小鳥會說些什麼?

  ***4***大鳥會說些什麼?

  ***5***小朋友會想些什麼?

  ***6***我想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組成三人小組,商量一下,誰當小鳥,誰當鳥媽媽,誰當小朋友,看哪個好朋友小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誰把剛才小朋友們想象的話都用上。

  ***7***請1——2小組上臺表演。

  評析:

  此處著重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拿破崙也說過:“想象支配著整個世界

  。”心理學研究表明:想象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三人一組練說,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發展了學生的人際關係智慧。

  5、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邊說“我開啟籠子,小鳥飛向藍天,飛向大自然”邊取出小鳥,放飛小鳥。

  ***2***小朋友,這時小鳥又會說些什麼?小朋友還會說些什麼?

  ***3***多麼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動物相互理解,相互溝通,願意讀最後一節的小朋友一起捧起書,齊讀。

  四、拓展延伸

  1、不但我們愛鳥,古今中外的許多詩人、音樂家也十分愛鳥,他們寫了許多的詩,譜了許多的曲來讚美鳥。誰給大家介紹一下?會背會唱的小朋友一起來。

  2、小朋友們隨著知識的增多,閱歷的增長,還會發現這方面的詩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凡是對小鳥感興趣的小朋友,回去繼續讀一些關於鳥類的書籍,說不定,將來,你還會成為研究鳥類,謳歌鳥類的專家呢!

  評析:

  課堂對於語文教學來說實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學校的圍牆,地為床,天為被。我們也要打破語文教學的課堂侷限。將學生有課堂引向課外。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書引出幾本書,甚至幾十本書。引導學生走向書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面。

  五、放飛“小鳥”

  小朋友們,文中的小鳥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請你們到黑板上取回自己的畫,晚上希望你做一個夢,夢裡讓它變成美麗的小鳥,飛回大自然。

  評析:

  結尾餘味無窮,學生深受感染。讓小朋友們向文中的小男孩學習,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

  《放小鳥》說課稿

  《放小鳥》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美散文,不但形象生動,充滿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生活,而且語言優美,生動活潑,適合學生朗讀感悟。文中通過“我”

  放飛小鳥的過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讓學生從中明白——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我”看到小鳥在籠子裡不吃不喝,非常著急。第二自然段講“我”聽到鳥媽媽在叫喚。第三自然段講“我”決心放小鳥回家去。第四自然段講小鳥飛走時向“我”道謝。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書寫生字。3、情感目標,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懂得要愛護鳥類。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8個生字並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懂得要愛護鳥類

  教學理念:新《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像力,不僅有利於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而且能夠促進學生非認知能力***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從而使小學蓮山課件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課時安排:共兩課時。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

  1.揭示課題。開門見山引出課題,隨即板書,並就課題質疑,意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及激發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

  2.初讀課文。每讀一遍,都有明確的要求,都讓學生有自己練讀的機會,再根據學生興趣指名朗讀,有目的性地進行檢查,以便接收到學生讀書的真實情況。

  3.整體感知。通讀全文後,就課前質疑的問題再進行解答,也就達到了初步感知課文的教學目標。

  4.識字教學。對於生字的識記,讓學生各抒己見,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法來記住生字,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整段的學習以讀為主,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最終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

  ***第二課時***

  心理學研究表明:想象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學中,應適時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融匯起來,從而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1.當“我”把小鳥關進籠子裡,小鳥在想些什麼?藉助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進行想象,關注小鳥的命運,開始走進小鳥的心靈世界,從而準確理解課文內容,並能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2.小鳥與鳥媽媽見面了,小鳥會說些什麼呢?鳥媽媽會說些什麼呢?當一回動物語言翻譯家。通過學生形象逼真的表演,真真切切感受到關在籠子裡的小鳥的痛苦。

  3.小鳥回到了大自然會幹些什麼呢?課堂對於語文教學來說,實在太小了。為此,陶行知老先生要推倒學校的圍牆,地為床,天為被。我們也要打破語文教學的課堂侷限,將學生由課堂引向課外。只有瞭解小鳥會對人類所作的貢獻,才能真正感受到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寫完美實習報告的方法
一上語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放小鳥教學設計放小鳥說課稿
六年級科學放大鏡教學設計
小熊和小鹿教學設計
父親樹林和鳥教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珍珠鳥教學設計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十八課醜小鴨教學設計
古詩小池教學設計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