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中考複習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信心來自於實力,實力來自於勤奮,為即將到來的中考考試,要準備哪些語文中考複習題來熟悉題型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 語言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14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不相同的一項是

  A、博大精深 伯樂相馬 B、渾然一體 混為一談

  C、茁壯成長 卓有成效 D、南轅北轍 難捨難分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暄鬧 狼藉 照像 扣人心絃 B、頷首 滄茫 休憩 膾灸人口

  C、 惻隱 暮靄 褻瀆 矯揉造作 D、勞祿 躊躇 嬌貫 死不暝目

  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這本書印刷不夠精美,但內容還差強人意。

  B、 我們年輕的班主任老師雖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來精神矍鑠。

  C、 剛建成的三峽大壩真令人歎為觀止。

  D、 大自然饋贈給了攀枝花人民豐富的光熱資源和礦產資源,難怪鄧小平爺爺盛讚這裡“得天獨厚”。

  4、依次填入下列空白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學生學會了與別人合作,*** ***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成功的捷徑,*** ***可以幫助別人獲得提高和發展,*** ***可以為大家今後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很好的基礎。

  A、要麼 要麼 並且 B、只有 才 還

  C、如果 就 還 D、不僅 還 並且

  5、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果然靈驗,今天是個大晴天。

  B、 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C、 諸葛亮超人的智慧,過人的膽識,是劉備能否建功立業的關鍵。

  D、 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充分吸收一切國外的先進經驗。

  6、下列作家作品知識搭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最後一課》——都德——德國

  B、《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文天祥——宋朝

  C、《陋室銘》——劉禹錫——唐朝

  D、《蘇州園林》——朱自清——現代

  7、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臭氧既是上天賜予人類的一把保護傘,有時又像是一劑猛烈的毒藥。”該句運用比喻把臭氧對人類的益處和害處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B、小說的三要素是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而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的中心。

  C、“ ‘歡迎再次光臨小店。’臨走時店老闆對我們說。”句中“光臨”一詞運用恰當、得體。

  D、《魯賓孫漂流記》一書敘述了魯賓孫一個人在荒島上度過的28年孤獨時光。小說批評了他盲目冒險的個人英雄主義。

  二、閱讀《〈孟子〉二章》,完成8-10小題***6分,每小題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8、 下列加點的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區域、地域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舉:被選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9、下列四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環而攻之而不勝

  A、以 B、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C、於 D、而

  曹操比於袁紹 擇其善者而從之

  10、選擇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強調了在治理國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中心論點。

  C、遭腐刑而著《史記》的司馬遷,幼年喪父發奮讀書的歐陽修,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證明“生於憂患”的道理。

  D、《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苦難是對人生的一種磨練,我們只有戰勝苦難,才能取得成功。

  第Ⅱ卷 ***非選擇性試題 100分***

  友情提示:

  1、字如人面,答第Ⅱ卷5至10頁時,請你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工整、清晰地寫在試卷上。

  2、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專案填寫清楚。

  三、把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文。***9分,每小題3分***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四、古詩文填空***請從五個小題中任意選四個小題作答******8分,每空1分***

  14、《論語》中闡明學與思關係的語句是: , 。

  15、《岳陽樓記》中表明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語句是: 、 。

  16、《泊秦淮》: ,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猶唱《後庭花》。

  1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 。

  18、《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 。

  五、課外閱讀理解。***33分***

  ***一***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9—23小題。***15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

  ***1***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災害的作用非常大。據專家測算,一片10萬畝面積的森林,相當於一個200萬立方米的水庫,這正如農諺所說的:“山上多栽樹,等於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這種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學家稱之為“吞水吐雨器”。

  ***2***說起森林的功勞,那還多得很。它除了為人類提供木材及許多種生產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維護生態環境方面也是功勞卓著,它用另一種“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類。因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氣很少,氣溫也高,生物是難以生存的。大約在四億年前,海里的先進植物登陸,陸地才產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時吐出新鮮的氧氣,調節氣溫,這才具備了人類生存的條件,地球上才最終有了人類。所以科學家又稱森林是“吞碳吐氧機”。

  ***3***森林,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大自然的總排程室,是地球的綠色之肺。森林維護地球生態環境這種“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體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植樹造林,並且保護好森林。目前,值得我們每個人關注的是地球的綠色之肺在日益萎縮。近200年間,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採伐和毀掉。而另一方面,由於地球上的燃燒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劇增加。此消彼漲,使得地球生態環境急劇惡化,主要表現為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甚至威脅人類生存。因為全球氣候變暖,水分蒸發加快,改變了氣流的迴圈,使氣候變化加劇,從而引發熱浪、颶風、暴雨、洪澇及乾旱。

  ***4***為了使地球的這個“能吞能吐”的綠色之肺恢復健康,以改善生態環境,抑制全球變暖,減少水旱等自然災害,我們應該大力植樹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綠起來。

  19、第一段中畫橫線處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有 ***3分***

  20、文中將“森林”說成“地球的綠色之肺”,其理由是

  。***2分***

  21、第二段的“說起森林的功勞,那還多得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採伐和毀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強調了 。***2分***

  22、閱讀選文第三段,回答下面兩個問題。***4分***

  ***1***找出造成地球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的原因。***2分***

  ***2***試找出地球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帶來的影響。***2分***

  23、我市正積極建立國家級衛生城市和國家級環保模範城市,作為攀枝花市的一員,閱讀本文後你對攀枝花市的“雙創”活動有什麼好的建議?請用簡要文字表述出來。***提出的建議不少於四條。******4分***

  ***二***閱讀下面文段,回答24—28小題。***18分***

  清淨之蓮

  ***1***偶爾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從街頭延伸出去,在極遠極遠的地方,一輪夕陽正掛在街心的盡頭,這時我會想:如此美麗的夕陽實在是預示了一天即將落幕。偶爾在某一條路上,見到木棉花葉落盡的枯枝,深褐色地孤獨地站立在街邊,有一種蕭索的姿勢,這時我會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麗木棉花的開放能有幾回呢?

  ***2***偶爾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綠燈亮起,一位衣著素樸的老婦,牽著衣飾絢如春花的小孫女,匆匆地橫過馬路,這時我會想:那老婦曾經是花一般美麗的少女,而那少女則有一天會成為牽著孫女的老婦。

  ***3***偶爾在路上的行人陸橋站住,俯視著陸橋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竄的車流,卻感覺那樣的賓士彷彿是一個靜止的畫面,這時我會想:到底哪裡是起點?而何處才是終點呢?

  ***4***偶爾回到家裡,開啟水龍頭要洗手,看到噴湧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裡,有了深深的顫動,這時我想著:水龍頭流出來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時間、心情,或者是一種思緒。

  ***5***偶爾在鄉間小道上,發現了一株被人遺忘的蝴蝶花,形狀極像鳳凰花,卻比鳳凰花更典雅。我傾身聞著花香的時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飄落下來,讓我大吃一驚,這時我會想: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6***偶爾在山中的小池塘裡,見到一朵紅色的睡蓮,從泥沼的淺地中昂然抽出,開出了一個美麗的音符,彷彿無視於外圍的汙濁,這時我會想:呀!呀!究竟要怎樣的歷練,我們才能像這一朵清淨之蓮呢?

  ***7***偶爾……

  ***8***偶爾我們也是和別人相同地生活著,可是我們讓自己的心平靜如無波之湖,我們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來照見這個無邊的複雜的世界,在一切的優美、敗壞、清明、汙濁之中都找到智慧。我們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煩惱都會帶來覺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與價值。

  ***9***在人間尋求智慧也不是那樣難的,最要緊的是,使我們自己有柔軟的心,柔軟到我們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們動容顫抖,知悉它的意義。

  ***10***惟其柔軟,我們才能敏感;惟其柔軟,我們才能包容;惟其柔軟,我們才能精緻;也惟其柔軟,我們才能超越自我,在受傷的時候甚至能包容我們的傷口。

  ***11***柔軟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軟心也是菩提心的種子,柔軟心是我們在俗世中還能時時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12***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軟的,那最綠的草原是柔軟的,那最廣大的海是柔軟的。那無邊的天空是柔軟的,那在天空自在飛翔的雲,最是柔軟!

  ***13***我們心的柔軟,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綠,比海洋更廣,比天空更無邊,比雲還要自在。柔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恆常的。

  ***14***且讓我們在卑溼汙泥的人間,開出柔軟清淨的智慧之蓮吧!

  24、請從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找出與文中第六段畫橫線部分意思相近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2分***

  25、請以“媽媽的愛”為表述物件,仿照下列語句寫一段話:***3分***

  柔軟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軟心也是菩提心的種子,柔軟心是我們在俗世中還能時時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26、請結合全文,理解題目“清淨之蓮”中“清淨”一詞的含義。***4分***

  27、請簡述你對“且讓我們在卑溼汙泥的人間,開出柔軟清淨的智慧之蓮吧!”這個語句含義的理解。***4分***

  28、請概括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情感。***5分***

  六、作文***50分***

  2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國時諸葛亮說:“勤以養德,儉以修身”,北宋時司馬光說:“成由勤儉敗由奢”,今年四月胡錦濤提出了“八榮八恥”的道德新標杆,也告誡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淫逸為恥”。可見,從古至今人們都十分重視節儉品德的養成。現在,我們卻有很多中學生認為,時代進步了,生活富裕了,勤儉節約過時了。因而生活中中學生亂花錢、浪費飯菜等現象隨處可見。對此,你有怎樣的感受、體驗和認識?

  請你以“節儉”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

  ***1***題目自擬。***2***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3***內容充實,有真情實感。***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校名、地名。***5***結構完整,卷面整潔,字數不少於600字。

  答案:

  一、 選擇題,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1 2 3 4 5 6 7

  B C B D A C D

  二、 選擇題,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8 9 10

  A D C

  三、總分9分,每小題3分,關鍵詞語譯漏譯錯一處扣1分。

  11、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國君,有很多人幫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很少有人幫助他。***

  12、用天下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國君不打仗則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13、***在***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夠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在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

  四、總分8分,每空1分,每空錯一字該空就不得分。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6、煙籠寒水月籠沙 商女不知亡國恨

  17、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五、總分33分。

  ***一***總分15分。

  19、列資料 引材料***引用說明*** 打比方***比喻說明******答對一個給1分,共3分***

  20、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意思一致即可******答對一點給1分,共2分***

  21、承上啟下***過渡*** 森林破壞範圍之大或數量之大***森林破壞嚴重***。***答對一空給1分,共2分***

  22、***1***原因: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被採伐和毀掉;地球上的燃燒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劇增加。***答對一個原因給1分,共2分***

  ***2***影響:嚴重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使氣候變化加劇,從而引發熱浪、颶風、暴雨、洪澇及乾旱。***答對一方面給1分,共2分***

  23、***1***加大“雙創”活動宣傳力度,讓全市人民增強環保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加快荒山綠化工作***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3***嚴格控制“三廢”排放,還我市清水藍天。

  ***4***嚴格實施垃圾分裝和回收制度,變廢為寶。

  ***只要建議合理,與“雙創”活動相關即可給分。答對一條建議給1分,共4分***

  ***二***總分18分。

  2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只答對前面一句也可給滿分,只答對後面一句不給分,共2分***

  25、例:媽媽的愛是我迷惘彷徨時的明燈,媽媽的愛是我失落消沉時的號角,媽媽的愛是我獨處異鄉孤枕難眠時的搖籃曲。

  ***仿寫要求:語言優美,比喻得體。寫對一句給1分,共3分***

  26、澄澈,寧靜,不世俗墮落,不輕薄浮躁。***答對一點給1分,共4分***

  27、在紛繁忙碌的世俗生活裡,我們要把持住自己,不要隨波逐流,懷著一顆柔軟的心去感受純真、美好和崇高,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清明、充實、自由,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

  ***答案要點:世俗生活;把持自己***不隨波逐流***;感受純真、美好和崇高;清明、充實、自由。答對一點給1分,共4分***

  28、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抒發了對生命的感慨、思索,對自我的審視、澄清;對美好、真實的回憶,對崇高、自由的嚮往。***順序可調換,每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四點給5分,共5分***

  六、總分50分。

初中語文中考模擬題
初三中考語文總複習題
相關知識
初三語文月考複習題
高中語文基礎複習題
初三語文閱讀複習題
初三語文綜合複習題
蘇教版初三語文字詞複習題及答案
蘇教版初三語文期末複習題
初一語文下冊複習題
海淀初一語文期末複習題
初二語文期末複習題魯教
初三語文期末複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