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每個語文園地都有這樣一個內容:口語交際,一年級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後應該反思些什麼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每個單元都有“語文園地”,而每個語文園地都有這樣一個內容:口語交際。有時候覺得課時很緊張的時候可能就一帶而過,不怎麼重視,但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個應該認真討論的環節。

  學習到第六個語文園地,正好是快到“六-一”節的時候,我決定抽出半節課來跟學生們一起學習本單元的口語交際。我給學生出示了大螢幕,上面是小朋友過“六一”節的歡快場面。於是,我讓同學們丟掉課本,看大螢幕,讓他們說說這幅圖的內容。同學們大都描述出歡樂的心情和對即將到來的的兒童節的期待。之後,我拿出課本中問題:“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兒童節的?小組之間互相說一說。”在大家交流一番之後,我請幾個同學進行了發言,他們表達出對幼兒園裡兒童節的美好回憶,但我發現在表達的時候,同學們只是挑選了能表達心情的詞語,並沒有意識到要用句子。學習說完整的句子是一年級口語交際的重點,所以,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就開始及時糾正,並反覆強化訓練。我又出第二個問題:“今年我們大家將一起度過小學的第一個兒童節,你希望怎麼度過呢?有什麼期待?”問完問題,我強調了兩遍要求:“討論的時候要注意用完整的話,用句子來交流。”這次還不錯,多數同學已注意到,有主語。

  語文就要注意字詞句,會讀會寫,還要會說。“說”是把語文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重要方式,所以,從一年級開始,我們應該注重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好好上口語交際課。

  2

  本單元由四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六”組成。《靜夜思》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十二月歌》介紹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習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徵,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石榴笑了》語言淺顯易懂,貼近兒童的生活世界和經驗世界。《浪花》描述了海邊活潑的浪花,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表達了兒童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語文百花園六共安排了六項內容。分別是讀詞語、我愛識字、找反義詞、讀背古詩、看圖說話寫句子以及口語交際。這些學習內容,意在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增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本單元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隨文識字、培養朗讀能力,教育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回顧本單元教學,既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成功之處在於:

  一、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如在教學《靜夜思》時,我在板出課題後,讓學生讀讀《靜夜思》三個字,然後請他們說說: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就說出了“靜”讀後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體認讀,不能拼讀。於是隨機教學靜與夜,給它們找找朋友,說說能用什麼辦法很快記住這兩個字。但我還不滿足於此,我又問:哪個字告訴我們詩人是在什麼時候?哪個字告訴我們周圍有沒有聲音?“思”是什麼意思?他在思念著什麼呢?意外的是,學生很快都明白靜”和“夜”的意思。那詩人思念的是什麼呢?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梯度,馬上進入了閱讀。

  二、以讀為本,以“品”為主,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如在教學《石榴笑了》這一課時,我緊扣“笑”字,帶著學生逐層深入,將每一段的笑都很清晰地展現出來了。第一自然段媽媽說: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對於這個“笑”字,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初步感知,然後聯絡學生實際,讓他們同桌互相笑一笑,把笑字的表面意思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後語鋒一轉:媽媽說的石榴一笑中的笑,和我們小朋友的笑一樣嗎?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都知道不一

  樣,媽媽說的笑是指石榴成熟的意思,通過讀、想、比,石榴一笑的笑就在學生頭腦中清晰了,為後文的笑做好了堅實的鋪墊。課文第三自然段“石榴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笑了。”我先讓學生在句子中找一找從哪兒可以看出石榴笑了?再結合學生的回答緊扣“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這些關鍵詞語來讀、悟、品,感受石榴’笑”的具體過程。當學生對石榴一笑中的笑有了深刻地感悟之後,再次聯絡王力力的笑,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

  不足之處在於:

  一、教學方法有待創新,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還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

  二、不同的學生要注意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縮小學生間的差異。

  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3

  語文教學不光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要觸及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吐出心聲。當學生有了生命的衝動,有了創造的激情,那麼課堂自然會成為他們情感激發,心靈對話的精神樂園。如本設計中的“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並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後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這樣的設計,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捕捉相關的資訊,然後加進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這樣的教學環節,充滿了感性,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調動了學生的直覺、感受、想像、情感,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完善人格,關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諧發展。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我們每個教育者應從學生的個性出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沿著全面發展的軌跡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隨時質疑,保留看法,使每一節課都能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個性盡情展現。答案不是唯一的,語文教學才是精彩的。

小學語文一年級反思
一年級語文備課組反思
相關知識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反思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教學分析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口語交際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2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練習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教學分析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