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探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但教學質量卻原地踏步。關於有什麼結論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如下

  一、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滲透學法為了擺正教與學的關係,真實地體現學生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在參與中主動探索,學會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跟學生共同商討的教學形式,師生平等相處,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真正使學生在成為學習的主從。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則表現在善於控制教學的雙邊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創性,在學生充分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將教法轉化為學法,使學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

  1.為學生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溝通的、合作的教學,互動的、交往的教學,創造的、生成的教學,總之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之間的認識、分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動態的生成的對話,不僅在知識資訊方面,還包括情感、態度、行為規範和價值觀等各方面,使得每個學生,尤其是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在這種寬鬆宜人的環境中敞開心扉,敢於表達見解,使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2、為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等,或創設虛擬與學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想、驗證、交流、反思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做了延續,小灰兔見小白兔給老山羊送白菜感到很慚愧,下定決心向小白兔學習,也要自己動手,開闢菜園種地,它們倆一起翻地、下種、澆水、捉蟲,小灰兔想能和小白兔有一樣的好收成嗎?學生很快提出“它們的菜園一樣大嗎?”這個建設性的問題,接著出示面積相等的一個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紙片,引導學生把平行四邊形的紙片剪拼成長方形,從而幫助小灰兔解決問題。創造性使用教材和挖掘教學資源是新課程賦予教師創造性工作的權利和義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慾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手段。

  3、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必須摒棄以往課堂教學“教師發號施令,學生唯命是從”,必須進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興趣所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如教學“圓的面積”時,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我從學生的知識特點出發,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操作實踐,探求規律,推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時,我先用教具演示,將一個圓8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然後

  組織學生參與操作,把一個圓16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兩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後者更近似於平行四邊形。接著引導學生想象,把一個圓32等分、62等分„„當把圓無限等分時,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最後讓學生將剛才16等分的兩個半圓收攏,並將其中一個半圓及半徑分別塗上紅色,再展開拼插。這樣學生很快發現了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等於原來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於原來圓的半徑,從而就很快推匯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熱情高,並能創設“想學、樂學、會學”的課堂情景。

  二、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問難,掌握學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源頭,就是在教師的鼓勵與引導下,對教學設計的題材提出問題,展開思維,併力求抓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敢於質疑問難,善於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並引導他們展開討論,在解疑的過程中掌握思維方法。

  例如:教學了“圓柱的體積”後,我出示了這樣一題:“一個圓柱體側面積是30平方釐米,底面半徑5釐米,求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

  對於這題,學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圓柱體的高,再進而求出圓柱體的體積:圓柱體的高為:30÷***2×3.14×5***= ***釐米***,圓柱體的體積為:

  3.14×5×5×=75***立方厘米***。這樣做顯然較為麻煩。我啟發能否用簡捷的方法解答這題。學生用質疑的目光瞄向了我,我啟發學生用圓柱體的教具自己動手演示。學生就用拼接的方法,把一個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然後我再讓學生將這個長方體變換位置,把拼成的長方體橫放下來,並將有圓柱側面的一半作為底面,這樣再啟發學生,這個長方體的高就是原來圓柱體的什麼?學生很快就能回答,這個長方體的高就是原來圓柱體的底面半徑,這時我再啟發學生能否想到更巧妙的方法求出這個長方體即原來圓柱體的體積?這時學生馬上想到這個長方體體積為:V=S側÷2×r=30÷2×5=75***立方厘米***。這樣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能使學生在探索中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注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思想品質得到鍛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尤其是對於數學來講,不能單純讓學生接受死知識,而應該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過程,自己總結得出來。這樣對學生今後掌握同一型別知識會起到一個嚮導的作用,它遠比教師講學生記的效果好的多。 如:我們在四年級教學“0不能做除數”時。當教師提出這一知識點後,很多學生都會對此懷疑,難免要問個為什麼。這時就應該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然後師生互相交流。其中,學生會對“0如果做了除數會怎麼樣”爭論最為激烈。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幾個例子,根據除法的意義,瞭解“0如果做了除數”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通過觀察、討論,學生就會很清楚地瞭解到:0若做了除數就可能產生沒有商或沒有確定的商,從而得到“0不能做除數”的結論。這樣學生獲取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而且思維品質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三、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人,社會向上發展就不可想象。”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是在思考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我們的課堂教學則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基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範圍和智力水平指導學生運用數學思想進行思考,這樣有利於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如:我們在教學多邊形面積時,教師不應該滿足學生會用公式計算就行了。因為學生認識知識也需要一個思維發展的過程。對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可以牢固掌握新知識並學到一些數學思想和思考方法。在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公式的推導上。在每節課上給學生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以讀書為前提,思考為主線,通過自己看書,動手操作、相互議論等幾個環節,細細品味由未知到已知的轉化過程。這樣教學,學生不僅概念清晰、印象深刻,同時又將“轉化”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時滲透給學生,為今後學習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和一批立體圖形的體積創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會在認識過程中受到啟發,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四、鼓勵性語言的評價

       評價的重要目的,那就是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對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方面所取得進步,教師要善於進行鼓勵性表楊;對數學學習方法和過程方面獨特的個性,教師要善於由衷的讚歎;對敢於質疑的學生,要善於表示真切的欽佩„„教師毫不吝嗇讚美的語言,讓激勵始終伴隨著學生的學習成長,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不斷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勁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長期有效機制。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教學中,我們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和知識,還要檢查、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並要培養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自我校正、自我評價,並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終身受益,這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所在。

小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魏書生談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探究
中小學生各科複習方法指導
中小學生各科複習方法指導
小學生語文複習方法***2***
一年級小學生語文複習方法
一年級小學生語文複習方法
初一學生期末複習方法有哪些
初三學生期末複習方法
初三學生期末複習方法
高中文言文學習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