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怎麼學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初中數學是一個整體。初二的難點最多,初三的考點最多。相對而言,初一數學知識點雖然很多,但都比較簡單。初一的數學怎麼才可以學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初一學好數學的方法,供你參考。

  初一學好數學的方法

  一、心態

  剛上初中,部分同學會因為小學的印象覺得知識特別簡單,自己都會,就不夠認真對待,靠自己小聰明應付,但初中課程特別是數學,難度開始加深,偏重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要學好並不輕鬆。要清楚認識到:小學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要去了解這些不同,並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策略。特別是關於計算題,同學們都覺得簡單,做錯的原因都歸結於不小心,馬虎了。其實馬虎就是一種能力欠缺。在小學階段,很多同學對計算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進入中學後應該踏實下來把計算練好。建議可以利用撲克牌中2-10的牌,以遊戲的方式進行一些速算訓練。兩個人就可以玩,人多更好,也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在閒暇時多練幾次。一人發牌,一次一張,練習者迅速口算髮出來的牌的和,一直累加,一旦算錯,從頭再來,或換一個人繼續。多玩幾次,潛意識中,學生的數感會得到加強,計算中的“不小心”概率會大大減少。

  二、課前預習

  小升初的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有預習也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實際上,預習是項大本領,是學生走向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一次昇華。預習主要步驟有:1.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2.畫,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一定要反覆閱讀、分析、思考,並進行必要的識記。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個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3.做,嘗試完成課後的習題,不太理解或無法解決的做個重點標記,帶著問題自己從課本中去找答案,若能解決,則對自己原來的預習閱讀缺漏作出補充;如果仍然不太明白,留待課堂觀察老師怎麼處理該環節問題。這樣既提高課堂聽課的注意力,也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點問題,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反思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為何無法獨立解決,是哪個部分沒能突破,可以為以後的學習確定方向。做好課前預習,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這樣聽起課來就會覺得很輕鬆,老師的問題也能積極迴應,增強聽課的專注力和興趣。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將使孩子們的後續學習輕鬆愉快。

  三、準備

  課前提前一分鐘進入狀態,課後再用一分鐘簡單整理,歸納。長期堅持下來,會有很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前提前準備好課本和學習用品,如黑、紅兩色0.5水筆。重點,易錯處可用紅筆做標記,0.5水筆是中考要求用筆,一開始就習慣,以後就用的順手。課堂練習本,筆記本等都提前放課桌上,每節課堅持,養成習慣。一旦習慣養成了,對於一個初中學生來說,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當前的學習成績,而且能使他們終身受益。

  四、作業

  做作業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的在於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基本要求是:態度認真、獨立完成、步驟完整、書寫整潔規範、認真訂正。初一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為交作業而做作業的現象,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我建議應該先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後再獨立完成作業。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在書寫格式上要規範、條理要清楚。作業點評一定要用紅筆做標記,便於複習時重難點突出。

  五、建一個錯題集,反思總結方法

  最有效的學習是學自己不會的和易錯的。做題有兩個目的:一將所學到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二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其結果是做了很多本來已經會做的題目,而不會的或易錯的題目仍然不會,這是一種低效率的學習。我的建議是:學習不是比誰做的題目多,而是要看誰的學習效果好,建一個“錯題檔案”將會事半功倍。

  作為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如果能掌握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將之貫穿於日常的學習當中,就一定能學好數學及其他學科。好的開頭,等於成功了一半,朗文學校預祝同學們在新的學習階段,掌握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輕輕鬆鬆拿到好成績。

  在初一數學學習中經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1、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上;

  2、解題始終不能把握其中關鍵的數學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題,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3、解題時,小錯誤太多,始終不能完整的解決問題;

  4、解題效率低,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題目,不適應考試節奏;

  5、未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不能習慣性的歸納所學的知識點;

  學好初一數學的四大好方法

  1.讀的方法。初一學生往往不善於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易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那麼,如何有效地讀數學書呢?平時應做到:

  一是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幹,並能粗略掌握本章節知識的概貌及重、難點;

  二是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覆閱讀、體會、思考,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記號***以便求教***;

  三是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並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焦老師認為,讀書,先求讀懂,再求讀透,才能使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更好的訓練。

  2.聽的方法。“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初一的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應在聽課過程中做到:

  ***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

  ***2***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

  ***3***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有疑問的知識點***;

  ***4***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5***聽好課後小結。

  3.思考的方法。“思”指學生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於思考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於思考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初一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學習中要做到:

  ***1***敢於思考、勤于思考、隨讀隨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要多思考;

  ***2***善於思考。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

  ***3***反思。要善於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4.記筆記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

  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故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有選擇地記錄;

  ***2***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自己有疑問的疑點、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

  ***3***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

  ***4***記課堂小結。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後複習準備的,好的筆記能使複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初一數學該怎麼學好
高中怎麼學英語聽力
相關知識
初一英語怎麼學才能學好
英語上初一應該怎麼學才好
初一政治怎麼學好
初一語文怎麼學
初一的數學怎麼學好
初一數學怎麼學好
初一上冊數學怎麼學好
初中數學怎麼學好的方法有哪些
大一高等數學怎麼學好
初一基礎不好初二英語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