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語文是一門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基礎性學科。做好語文手抄報,學好語文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圖片***1***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圖片***2***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圖片***3***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圖片***4***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圖片***5***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的資料:寓言故事

  有一個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長彈琴擊鼓,鄰里有一個書生過來問他:“你有多大年紀了?”少年說:“15歲了。”“你什麼時候失明的?”“3歲的時候。”“那麼你失明已經有12年了,整日裡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間社會的形態,不知道容貌的美醜和風景的秀麗,豈不是太可悲了嗎?”那失明的少年笑著說:“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實際上大都是盲的。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四肢和身體卻是自由自在的。聽聲音我便知道是誰,聽言談便知道或是或非。我還能估計道路的狀況來調節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險。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長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費精力去應付那些無聊的事情。這樣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我不再為眼睛看不見東西而感到痛苦。可是當今某些人雖然有眼睛,但他們利令智昏,看見醜惡的東西十分熱衷,對賢明與愚笨不會分辨,邪與正不能解釋,治與亂也不知原因,詩書放在眼前卻成天胡思亂想,始終不能領會其要旨。還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為,跌倒之後還不清醒,最後掉進了羅網。這些人難道沒有眼睛嗎?那些睜著眼而昏天黑地亂竄的人難道不也是盲人麼?他們實際上比我這個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嘆呀!”書生無言以對。

  這個故事揭示了這樣一種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嘆,而心理上的“盲”更為可悲。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揚長避短,全神貫注於所擅長的事業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績來,領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如果昏昏然過日子,甚至胡作非為、倒行逆施,即使雙目明亮、四肢發達,也是一種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睜眼瞎”和“人形獸”。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的內容:成語故事

  【成語】: 黃絹幼婦

  【拼音】: huáng juàn yòu fù

  【解釋】: “絕妙”二字的隱語。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出自《世說新語·捷悟》。

  東漢時,浙江上虞地區有一個14歲的少女,名叫曹娥。因為她的父親在江裡淹死,曹娥投江尋覓父親的屍體,最後也被淹死了。這件事很快傳揚開來,並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為封建社會“孝女”的典型。當時的“上虞長”度尚為曹娥立了紀念碑。這個碑就是後世所傳的名碑——《曹娥碑》。

  據說碑文是邯鄲淳所作,當時,邯鄲淳年僅13歲。他當著眾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將碑文一揮而就,寫得相當出色。著名文學家蔡邕路過上虞時,曾特地去看這個碑,可是他到達時已是傍晚時分。在蒼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撫摸著讀完碑文,然後在碑的背面題了八個大字:“黃絹幼婦外孫臼”。當時誰也不明白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

  據《世說新語》載,蔡邕題字後的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類似現在的祕書***楊脩路過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曹操指著蔡邕的題字,問楊脩:“這八個字的意思你知道嗎?”楊脩回答:“知道。”曹操說:“你先不要講出來,讓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過來,說:“我也想出來了。咱們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吧。”楊脩於是寫道:“黃絹,色絲也,這是一個‘絕’字;幼婦,少女也,這是一個‘妙’字;外孫,女之子也,這是個‘好’字;臼,受辛也,這是一個‘辭’***‘轎’同‘辭’***字。這八個字的意思是‘絕妙好辭’!”曹操一看,跟自己寫的完全一樣,便十分感慨地對楊脩說:“我的才能不及你!”

  後來,人們便以“黃絹幼婦”或“絕妙好辭’作為文才高、詩詞佳的讚語。

四年級語文的手抄報模板
小學六年級古詩手抄報模板
相關知識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資料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模板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內容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大全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素材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圖片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設計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格式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素材
四年級的語文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