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杭州西湖的經典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6日

  蘇軾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是因為他品出了西湖的絕妙韻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西湖夜雨

  雨漸漸小了。

  沿著湖濱,漫步在西湖的夜雨中。

  遠遠地望見,泛著暈黃的燈光,鑲嵌著整個沉睡的西湖,像璀璨的項鍊。

  路燈下,是一對戀人在接吻。旁若無人。此刻雨中的西湖, 的確沒有人,除了我之外。驀然的想起一句: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雨還在下,細細密密的斜織著,我不喜歡打傘,沐浴著清涼的雨絲,汲水岸邊。卵石鋪就的小路,坑坑窪窪的,路燈倒影在積水中,搖曳不定。而站在水邊,湖水變得凝重而沉澱,將一切的光芒消化掉,所以沒有倒影。一切都是黑色的,水中,夜空中。

  環繞的路燈,圓圓的,像是十五的月亮。倘若沒有這石柱擎著燈, 高高的懸垂著,倒也跟月亮差不多。綿延著,像一孔孔漂浮的元月。十里綿延,絡繹不絕。而在這雨夜中,顯得分外的靜謐而悠遠。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啊。我喜歡這樣的“月亮”,為這樣的夜色增添了生動的光輝。星星散散,玲玲瓏瓏。杜牧有句名言:二十四橋明月夜,波心蕩,冷月無聲。這樣的雨夜西湖,也恰如其分的多了種詩韻。

  雨絲拍打在岸邊的香樟樹上,夜風拂過,林風颯颯,骨子裡窸窸窣窣的,像是給耳朵撓癢癢

  。湖水中,嵖岈的枯荷梗,格外多峻冷。湖面上,尚有粼粼的波光。沿著九曲橋漫步,想起朱先生的話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的月色,朦朦朧朧,腦海裡瀰漫西湖夏日的清香。沿著九曲橋走著,菡萏的湖水拍打著石岸。這時,離南山路已經稍有些距離。樹蔭,湖水,夜空,將我濃濃的包裹著。雨絲毫無遮攔的輕撫著臉頰,倒也不覺得徹寒。抬頭,看到一大朵厚厚的白雲,像棉花糖,漂浮在西湖之上。遠處的寶石山依稀可見保俶塔的倩影。湖光山色,消逝了色彩,被雨水浸潤著,如同暈開的水墨山水。倘若撐一葉扁舟,滌盪到湖心亭,更像是畫中游。

  跺過岸邊的碼頭,木船早已消逝了身影。僅剩下畫舫矗立著。一如懸浮在湖面上的空中樓閣 。再折過孔橋,已近了湧金門。咖啡吧和茶館外的屋簷,樹梢,閃耀著彩色的霓虹,勾勒出模糊的輪廓。而南山路的露天咖啡館,主題餐廳,菲林酒吧,淹沒在星亮亮的白光裡。如水簾的裝飾燈,將這條路,映照的燈火通明。懸掛的燈籠,歐式的教堂,古老的牌樓,古色古香的茶樓,精緻的咖啡吧,像是長安街的酒樓,像是巴黎左岸,像是梵高《星空》中的場景。而這一切,白天淹沒在喧譁裡,淹沒在人群裡。在晚上,帶領著你,看到一種格外靜默的美好。它一點也不喧賓奪主,映照著西湖。

  白天匆匆的路過,不肯細細打量眼前的一切。唯有在這晚上,西湖只屬於我。只屬於夜色。 正如朱先生所說,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我無法不去熱愛這美麗的星球上,讓我著迷的杭城。西湖的夜雨,是足夠讓你好好沉思的。腦海裡意象萬千,閃爍著湧湧不斷的靈光。這湖水,這雨絲,這橋,這人,這雲,這樹,總會幻化作諸多的符號, 氣吞氤氳。江南的夜色,想起西湖的雨夜,想起姑蘇的雨夜,莫不是無聲無息的寂寥著。

  漫步西湖,一個人也好,兩個人也罷,各有各的愜意,各有各的溫情。在那一低頭的剎那,在那一低眉的瞬間。

  :西湖情緣

  初到杭州,什麼也沒有準備,匆忙間便想起遊歷西湖,開啟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百度了路線,迫不及待的賓士而去。

  東坡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朱自清又說,西湖的波太明瞭,郁達夫說,西湖的湖光山色,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兒.眾說紛紜,各持己見.我帶著忐忑走近這笑看風雲世事變遷的西子湖畔.

  最先到達的地方是白堤,是當年許仙和白娘子邂逅的地方,堤內堤外都是湖,並將孤山和北山相連,隔株楊柳隔株桃,波光瀲灩,遊船點點,遠處山色空濛,青黛含翠,1000多年前,50歲的白居易被貶杭州,心情自然不好,但他看到西湖積滿淤泥,撈時水滿杭城,旱時湖水乾凅,於是立即著手修築工程,用葑草淤泥所築,既解決了淤泥的去處,又增添了西湖的美感,可為一舉倆得,白居易在杭州為官三年,興水利,建石涵,治西湖,疏六井.後人評說時,都認為他政績卓著功德無量,多年以後,他亦對杭州念念不忘,“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可見,但凡遊了西湖的人,心頭便留出了西湖的位置,任時光倏爾而逝,也揮之不去,更有甚者,經過杭州時,感慨”故鄉無此好湖山”決定舉家搬遷杭州,做一回真正的杭州人,他在西湖買地,將老家豪宅劉莊的楠木門窗,紅木傢俱都搬遷過來,建成“水竹居”可謂樓臺水榭,曲橋廊亭,與湖光山色融為一體。

  歲月悠悠,悠悠歲月,翻開歷史的篇章,不難發現在西湖邊生活了二十多年,面對西湖美景卻沒有一句詩詞留下,“過眼西湖無一句,易安心事無人知”,可見,在一個國家動盪不安名不聊生的慘境面前,再美的景色,再醉人的波光,也是無暇欣賞的,我佇立在”清照亭”看著楹聯,“清高才女 流離詞客 照灼文壇 點染湖風”。正是李清照惆悵漂泊一生的寫照。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作為儒家楷模的嶽王廟上的一副楹聯,長跪在岳飛墓前的四位奸臣,秦儈 王氏 万俟萵 張俊,由此我們分清了,忠肝義膽赤血丹心,什麼叫無恥鑽營奸惡小人,在眾多的中國人的骨子裡,斑駁的影射出英雄理應受遊人的頂禮膜拜,對佞臣就該憎恨唾沫,800多年過去了,又有多少人,去憎恨那個昏庸殘忍的皇帝,他才是主宰名族英雄性命的操作手,他是對生命和尊嚴赤裸裸的謀殺者,千年的道德千年的劣根性,是不是我們中毒太深,習慣了人云亦云。同樣在2000多年以前,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就係統的表達了這種所謂的思想,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他認為只有哲學家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他們是天之驕子是最優異最高貴的血統,是天生的統治者,那麼群眾就是天生的愚民 傭人 賤民是人類最卑賤的種族,只配接受別人的統治管理和訓導,而這些昏庸無能的該死的暴君無疑是製造人類災難和痛苦的儈子手,可笑的是,居然沒有人去指責他們。如果說當年魯迅先生對平民大眾抱著一種” 愛之深,恨之切“恨鐵不成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並最終找不到現實的出路而抱恨終天,可現在的我們還要一味的忍氣吞聲嗎?還要做那個不敢反抗的弱者嗎?

  在過去,我們的先人沒有反抗的勇氣,或是大徹大悟,林和靖便是最好的證明,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吟出的詩也是頗具風骨,“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悠然自得,中國隱士太多太多,東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唐朝的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無不稱得上風流千古,他們放下一切的紅塵雜念,緣來緣去皆寄情于山,愛戀於水,餘秋雨說,但凡追隨林和靖等人並不難,在哪兒都能找到幾叢花樹,幾隻飛禽,在現代社會要是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個林和靖還是最容易不過的,用現代時髦的語氣來說就是,你要是傷不起了,就找一寧靜的山澗休息幾日,過後繼續回到爭鬥中來,我們會光榮的說成這是一種曠達的心境,開朗的性格,君子的禮儀,儒家的風度,所以很多人願意沉浸在這短暫的寧靜中放鬆自己,同時也在麻木自己,正如魯迅說的那樣,湖光山色雖好,也會消磨人的志氣的。不知道是環境消磨了人的志氣還是志氣消磨了人,時光匆匆,春去秋來,人類的思想似乎沒有改變,梅妻鶴子也好,斜風細雨不須歸也罷,都留在歷史長河的印章裡,任人隨意裝扮。

  米高的小山,卻是一座藏龍臥虎的山,山上山下遍佈名勝古蹟,如紀念歐陽修的“六一泉”西冷橋下的女革命家秋瑾,百年老店“樓外樓”當年周恩來陪外賓來杭州,多次在此請他們品嚐杭州的特色菜,等等。孤山被西湖的碧波環繞,花木蔥鬱,亭臺閣樓,小徑通幽,登上孤山,西湖風景,盡收眼底。從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自刻第一枚印章開始,到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獨創篆字“圓朱文”入印,從而形成了一門獨特的學問——印學,到明清時期就有吳門派,婉派和浙派之分,西冷印社的第一位社長吳昌碩就是浙派的代表人物,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印學社員張魯庵,他本是“張同泰”店鋪第五代掌門人,生意紅紅火火,他卻不十分在意,只有這古香古色的小印章讓他為之傾倒,曾以1000銀元收購整套《十鐘山房印舉》印譜,當時,一銀元能買80斤大米,縣長的月薪是20銀元,他收集了433部印譜,1500餘枚印章,我們無法估計當年張魯庵為收藏這些珍品所付出的代價,而現在的歷史價值,又豈是用金錢所能衡量的,當然我也是不會忘記來到這個雅緻的園林呼吸穿越了百年的金石氣息。

關於紅蓼花的散文
巴金散文精選3篇
相關知識
關於杭州西湖的經典散文
關於杭州西湖的經典散文***2***
關於杭州西湖的經典散文***2***
關於杭州西湖的諺語
關於杭州西湖的對聯
關於杭州西湖的導遊詞
關於杭州西湖的散文
關於杭州西湖的民間故事
關於杭州西湖的民間故事
關於大學青春的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