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思鄉,是春酒一大主旨。故鄉的一切與兒時的印象疊印在一起,輝映成一片快樂而感傷的迷。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重點

  配樂朗讀、默讀課文,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課前準備

  學生

  預習“讀一讀,寫一寫”。蒐集古今中外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文學作品,準備與同學交流。想一想自己過年的故事和體會,講給同學聽。查閱有關琦君的生平,課外閱讀她的作品《琦君說童年》。

  教師

  準備思鄉的音樂。準備古今中外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文學作品。

  教學內容

  《春酒》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對故鄉、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課文中的細節寫得很有情趣,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中的人情民風之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1.匯入建議

  學生談自己過年的故事、感受,或說一說當地有哪些民風民俗;或教師談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過年的故事……

  2.導語示例

  青島的啤酒不僅是青島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每年的青島啤酒節都迎來許多國內外的客人,這在當地已經成為一種民風民俗。每逢過節,人們也都要喝啤酒以示慶祝。好多離鄉在外的青島人總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這是為什麼?今天學習《春酒》一文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啟迪。

  3.教師投影學習目標和字詞

  學生自查“讀一讀,寫一寫”,根據查詢的資料交流琦君的事蹟。教師或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思考問題。

  4.教師投影出示思考題

  a.本文記敘了作者童年的哪幾件事?表達怎樣的感情?

  b.課文題目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5.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本文記敘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的幾件事,表達作者對故鄉民風、人情的讚美。就像琦君曾說過的一樣:“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作者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滲透在本文的字裡行間。

  6.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旨。

  研讀賞析

  1.教師引導學生精讀課文

  優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構思的結果。本文圍繞“思鄉”的主旨,穿插了許多有“家鄉味道”的細節、關鍵詞語,使文中幾個人物生動形象,尤其是對母親的描寫極為傳神。

  2.教師投影出示思考題

  請同學們朗讀或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有情趣的細節或詞語,與同學們合作交流,以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學生閱讀,小組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精讀文章,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才能提升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通過對細節和詞語的品味,加深對文中作者情感和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學生自主閱讀,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閱讀的質量。

  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寫過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你讀過這些作品嗎?把課前準備的文學作品與同學們交流一下,看誰積累的資料多,交流得好。

  學生小組交流,推舉1~2名班級交流。學生可以吟頌詩歌,也可以以唱詩的形式

  2.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積累知識,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延伸練習

  把與同學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練筆本上,並試著仿寫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歌。

  春酒教學反思

  任何一個課堂的準備都不是教師個人的思想體現,每個環節都要以學生的接受狀況和呈現狀況來精心考慮和安排。問題的設定,教學方法的使用等都是圍繞學生這個中心角色來安排。每個過程都要想到可能的或未知的。所以,準備過程就是教師腦海中一個簡單的假想過程中的師生對話。這是我備課過程中最大的心得體驗,也是最嘔心瀝血的一個準備過程。

  上課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調動體驗,營造情境

  情境匯入,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情緒調動是課堂關鍵,所以,在學生走入課堂的等待過程中,播放他們最熟悉的兒歌《外婆的澎湖灣》這首輕鬆快樂的歌曲,然後問他們的童年有何趣事,這是一個有話可說的問題,學生的話匣子隨之開啟,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忍俊不禁,都在津津樂道,歡樂的氛圍潛入課堂。

  二:圍繞導語,一線串珠,

  在此課的設計中,我主要抓住導語中“最美好的回憶”設定問題:1回憶了哪三件事把握內容;2在這些回憶中有哪些美好的人人物賞析;3,為何這些回憶是最美好的?其中包含了哪些味道?情感挖掘這三個問題設定,概括了文中內容,品味了語言,賞析了人物,感悟了情感。

  三:讀中品味,讀中感悟

  散文的教學一定離不開朗讀,這篇清新素淡有典雅雋永的文章更適合朗讀。所以在品味語言,賞析人物這個環節我指導學生朗誦,在對最後一段的朗讀中去感悟並內化共鳴思鄉情。

  四:自我體驗,仿寫練習

  語文的學習是聽說讀寫的一個整合過程,學生的練筆訓練也很重要。在情感被喚起的當下更容易情動於心而發於言,考慮到這個擴充套件延伸部分,引用余光中,席慕容,舒蘭的詩可能比較多,我就沒有再朗讀了,直接出示席慕容的詩給他們寫作一點借鑑,最後呈現教師自己的小詩句來互動分享並結束全文。師的寫作並朗讀獲得學生的掌聲,這可能是我遺憾的課堂最溫馨的感動了。

  五:音樂感染,共情薰陶

  音樂的魅力是無法言喻的,快樂的能感染人,幽雅的能陶冶人,共情的能打動人。在課堂上,我有三處音樂。開始的《外婆的澎湖灣》調動氣氛,中間朗讀配樂營造一種背景氣氛,最後結尾大家在滿文軍的《望鄉》的歌聲中離開,伴著歌聲走進教室,伴著歌聲走出教室。我希望他們是愉悅。

  每一節課都是一個不完美的課堂,我還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這也許是我最應該反思的地方。

  一:課堂駕馭能力不夠

  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一個隱身而又主心骨的角色,似乎學生是完全的主體,老師是一個平等交流和傾聽者。殊不知這種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境界更是一種功力,老師於無形中處處把控而又隨時牽引著學生。我就缺少這樣一種能力,學生不按自己預設的方向回答時,內心就開始焦灼,語言的表達就開始有些僵硬,環節的銜接過渡就缺少了點行雲流水的自然。

  二:朗讀沒達到預期效果

  本身自己最擅長的朗誦沒特別的表現出來,師的範讀少了,學生讀書的形式少了。其實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有比賽讀,男女搭配合作讀,師生PK讀等多種形式。但課堂上這些都被自己的緊張給疏忽了。

  三:評價學生的語言缺少點藝術

  老師的評價能牽動學生的情感感應,而我的評價可能太平常了,這點我在聽了後面老師的課時才越發感覺到老師評價的語言本事也是一種藝術。

  “道可道,非常道”成長本身就是一種收穫,沒有千錘百煉的敲擊哪有乘風破浪的豪情,所以,這一次讓我更進一步的看到自己,看出自己。告訴自己,你成長了一次,這本身就是意義。


俗世奇人反思小結
安塞腰鼓教案板書設計
相關知識
春酒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語文春的教學設計
找春天教學設計
觸控春天教學設計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課找春天教學設計
***詩詞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觸控春天教學設計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
沁園春雪優秀教學設計
春之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