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歸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有的學生感覺自己對生物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生物老是學不好,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

  第一章 走近細胞

  1.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3.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細胞是一具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4.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5.細胞中的化學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6.細胞與與非生物相比,各種元素的相對含量又大不相同,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7.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線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連線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做肽鍵。

  8.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功能有:結構蛋白、催化作用酶、運輸載體、資訊傳遞激素、免疫抗體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鹼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連線而成的長鏈,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細胞內攜帶遺傳資訊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分DNA和RNA兩種。DNA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鹼基是A、T、G、C。RNA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鹼基是A、U、G、C。

  10.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大致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是澱粉,人和動物體內的儲能物質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11.脂質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

  12.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由許多單體連線成多聚體。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

  13.一般地說,水在細胞的各種化學萬成分中含量最多。水在細胞中以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形式存在,絕大部分是自由水。結合水是細胞結構和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14.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形式存在。無機鹽對於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15.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磷脂雙分子層是基本骨架,功能越複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細胞膜的功能有: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控制作用是相對的;進行細胞間的資訊交流。

  16.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援和保護作用。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17.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

  18.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19.核糖體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0.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21.高爾基體與動物細胞的分泌物和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2.溶酶體是消化車間。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23.中心體與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24.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資訊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25.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6.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

  第四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27.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層。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28. 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的。

  29.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有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大分子的運輸是胞吞和胞吐。其中需要載體的是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消耗能量的是主動運輸、胞吞和胞吐。

  第五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30.實驗過程中可以變化的因素稱為變數。人為改變的變數稱做自變數;隨著自變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變數稱做因變數;除自變數外的變數稱為無關變數。

  31.除了一個因素以外,其餘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設定對照組和實驗組。

  32.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的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

  33.分子從常態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4.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35.ATP分子簡式:A-P~P~P。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細胞中絕大多數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36.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分別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上進行, CO2在第二階段產生,水在第三階段產生。無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叫做發酵。溴麝香草酚藍鑑定CO2藍變綠變黃,重鉻酸鉀鑑酒精橙色變成灰綠色。

  37.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蔔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分佈在類囊體的薄膜上。

  38.光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的,產物有[H]和ATP。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的,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9.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濃度、水分多少、光照強度、光的成分以及溫度的高低等。

  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

  40.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係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41.多細胞生物從受精卵開始,要經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漸發育為成體。細胞的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42.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種: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

  43.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為止,這一個細胞週期。一個細胞週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細胞週期的大部分時間處於分裂間期。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活躍的物質準備,完成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

  44.分裂期分為四個時期:前期、中期、後期、末期。製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製作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45.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46.無絲分裂: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

  47.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表達的結果,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有利於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48.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細胞,仍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保持著細胞全能性。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49.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也稱為細胞程式設計性死亡。

  50.癌細胞的特徵有: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表面發生變化。

  51.致癌因子大致分為三類: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癌變是一種多基因累積效應。

  初一生物圈知識點總結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於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範圍

  生物圈以海平面為標準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氣圈的底部: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

  3、為生物生存提供了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收集和分析資料

  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資料的途徑: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搜尋。

  2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等。

  3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者發現探究的線索。

  初一生物學習方法

  1. 以俗語“導”,具有趣味性

  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不乾不淨,吃了得病”等日常俗語匯出相關的人體消化系統方面的內容。例如在講解不定根的定義時,不定根是指從莖葉上生出的根,1從莖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如甘蔗,我們在吃甘蔗時,經常會發現在基部的節上生長有許多條根,這些根就叫做不定根;再如柳樹,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什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主要是在柳樹的枝條的下端在適宜的條件下生長出的不定根,形成了一個新的柳樹。2從葉上生出的根也叫不定根,“落葉生根”同學們都聽說過了,比如說“秋海棠”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植物,它的樹葉落到地上就能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出許多條不定根,而形成許多個新的植物體。

  2、 以比擬“導”,具有形象性

  生物學知識大都是抽象的,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恰當運用比擬法,使知識形象化,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來。 如在“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中,把細胞比作“國家”,學生受此啟發,把細胞膜比為國家的“防線”,控制內外物質的“進出”。

  3、以成語“導”,具有簡煉性

  許多成語撇開引申義,只看本義,包含著特定的生物學知識。如“肝膽相照”道明瞭動物的肝臟與膽囊的結構和功能聯絡;“飛蛾撲火”、“蜻蜓點水”揭示了非條件反射現象;“華而不實”說明了硼對植物的特殊作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望梅止渴”、“移花接木”都具有豐富的生物學意義。

  4.以古詩“導”,具有生動性

  在“心臟”的匯入中,恰當運用南唐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生動形象引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生動描繪出生物的保護色現象 還有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導彈”,試管嬰兒,仿生學,轉基因食品等等,一開始就調動了學生的很大興趣,也就想努力要而且也一定能學好生物這門學科。這樣旁徵博引、深入淺出,使學生整個身心都融於生生不息、奧祕無窮的生物界之中,這就為學生學好初一生物知識夯實了基礎。

1.七年級上生物知識點歸納整理

2.七年級生物上知識點總結

3.初一上生物知識點歸納

4.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5.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重點

初一上冊英語易錯知識歸納
七年級上冊生物複習資料有哪些
相關知識
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下冊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初二下冊生物必考知識點
初一上冊思想品德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語文古文知識點歸納
初一下冊政治月考知識點歸納
初一下冊地理必考知識點
八年級上冊生物必會知識點
初一下冊數學幾何知識點歸納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