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生物重點知識總結歸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初一的同學是第一次接觸生物這門學科,或多或少會覺得難學。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生物,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上冊生物重點知識總結,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上冊生物重點知識總結

  一、認識生物

  1.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除外***

  2.觀察和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瞭解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間,還包括存在於它周圍的各種影響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佈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溫度等 。另一類是: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由兩部份的組成:一是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二是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3***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生態系統中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最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4***食物鏈和食物網: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線,形成食物網

  ①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②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動物;

  ③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

  ④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

  ***5***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的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綠色水庫、地球之肺***、草原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三、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援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①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4***收鏡裝箱

  3.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影象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觀察的視野範圍就越小,觀察到數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5.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製成玻片標本,常用的玻片標本:切片、塗片、裝片***注意三者區別,分為臨時和永久的***

  6.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觀察軟木薄片,發現了細胞。

  四、細胞

  1.結構

  2.細胞結構各部份作用:①細胞壁:支援、保護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③細胞質: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④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⑥

  液泡:在細胞質中,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如顏色、味道等物質***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

  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4.臨時片製作:

  ***1***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製作過程:擦→滴***清水,為了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撕→展→蓋→染→吸

  ***2***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生理鹽水,為了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刮→塗→蓋→染→吸

  五、細胞的生活

  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分為兩大類

  有機物: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如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分子比較小

  3.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動植物***和葉綠體***植物***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併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4.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資訊變化的統一

  六、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1.動***植***物體發育從受精卵開始,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動物和人才有,植物沒有***進而形成動***植***物體。

  2.幾個基本概念

  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動物和人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

  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形成器官。

  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3.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4.植物體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巨集觀***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5.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等

  6.單細胞生物:草履蟲***P.68***

  七、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藻類、苔蘚、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裡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苔蘚植物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所以苔蘚植物的生命活動不能離開水,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 蕨類植物不結種子,它的葉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產生孢子,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在溫暖潮溼的地方萌發和生長。

  2.種子植物

  包括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著的***和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的***。

  ***1***種子的結構***有的種子還有胚乳***

  ***2***子葉和胚乳裡有營養物質,供給胚發育成幼苗。

  ***3***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3.被子植物的一生

  ***1***種子的萌發

  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植株的生長

  根尖的結構***從上到下***: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長區 。成熟區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幼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3***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植株的芽按照著生位置可分為頂芽和側芽。芽中有分生組織,芽在發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枝條是由幼嫩的莖、葉、芽組成的。年輪反映了莖加粗生長的過程,加粗生長是莖的形成層細胞不斷分裂和分化的結果。

  ***4***肥料的作用是給植物的生長提供無機鹽。

  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水、無機鹽、有機物

  ***5***開花和結果

  花的結構:一朵花由花托、萼片、

  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組成

  ***6***傳粉和受精

  傳粉:花粉從花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頭

  上的過程,叫做傳粉。植物傳粉的型別: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胚珠裡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

  ***7***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發育成果實 子房壁發育成果皮 胚珠發育成種子 受精卵發育成胚

  八、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迴圈

  1.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導管:從下往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從上往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到植物體各處的細胞,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2.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是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

  3.葉片的結構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葉脈組成。表皮是由一層細胞組成的,在表皮上分佈有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視窗”,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細胞——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4.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②拉動水分和無機鹽在體內運輸,保證各器官對水和無機鹽的需要;③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促進生物圈水迴圈。

  九、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 ***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於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澱粉遇碘變藍,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不是澱粉***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捕獲太陽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十、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自生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

  3.呼吸作用實質: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量散發出去。

  4.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將產生的氧氣排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絡

  十一、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1.我國主要的植被型別: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①植被覆蓋率低;②對森林資源利用不夠合理,伐優留劣,亂砍濫伐;③過度放牧使草場退化、沙化。

  3.1984年、1985年相繼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3年1月20日執行《退耕還林條例》。我國植樹節:每年3月12日

  4.森林可以看成是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

  初一生物記憶方法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 .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初中生物的學習方法

  “ 先記憶,後理解 ” ,掌握基本知識要點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初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學科不一樣的特點:面對生物學,同學們要思考的物件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係。因此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 “ 先記憶,後理解 ”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這時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絡***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絡,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注重理論聯絡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較密切的關係,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聯絡這些實際。聯絡實際的學習,既有利於紮實掌握生物學知識,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 .聯絡自然實際。

  居住地附近的農田、草地、樹林、公園、花園、動物園、庭院、路旁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在那裡生活,學習有關知識時,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 .聯絡生產實際。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工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學習這些原理時,就要考慮它能幫助解決生產上的什麼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原理的掌握,而且還能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

  3 .聯絡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係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就更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類。生活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1.七年級生物複習提綱上冊全

2.初一上冊生物筆記整理

3.最新初中生物知識點彙總

4.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複習提綱

5.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複習資料提綱

初一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歸納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總結歸納有哪些
相關知識
初一上冊生物重點知識總結歸納
初一下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一下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歸納
初一上冊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上冊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一生物必修重點知識總結歸納***2***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總結歸納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要知識點
初二下冊生物重要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