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語文導學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1 春

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想象春的畫面,體會作者情感。 2、學會寫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點,用感官。 3、進一步學習修辭手法,品味語言。 重點:反覆朗讀直至能夠背誦。 難點:學會描寫景物的方法和修辭。 第一課時 一、預習成果展示: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朗rùn*** *** wǎ***n ***轉 醞釀*** ****** *** liáo*** ***亮 hōng*** ***託 應和*** ****** *** 2、 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1***、歡歡喜喜的樣子。 *** *** ***2***、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 *** ***3***、比喻姿態優美。 *** *** ***4***、舒展、活動。 *** ***3、本文作者*** ***,字*** ***,是我國現代著名*** ***家、詩人,民主戰士。我們曾學過他的散文《 》。 答案:1、潤 宛 yùn niàng 嘹 烘 hâ 2、欣欣然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舒活 設題意圖:七年級新生仍然有識記字詞的任務,此題加強記憶,鞏固字詞。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聽朗讀

2、自讀課文,填寫下面的表格,理清課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_______春 巨集觀勾勒***第2段***: 具體描繪***第3—7段***: 春_____ 圖、 春______圖、 春______圖、春_____圖、春_____圖 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 3、用簡潔語言概括全文: 提示:每個層次總結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 我盼望的春天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討論具體分析: 1、再讀課文,尋找文中生動形象的句子,在課本上勾畫。 2、簡單談談某個句子為什麼生動形象。 提示:對句子的賞析可以從句子的修辭、詞語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辭有比喻、擬人、引用、反覆、排比等,優秀詞語可以找句子中的動詞、形容詞。 3、小結: 排比的作用:節奏感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反覆的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增強旋律美。 四、課尾檢測:

仔細揣摩下列加點詞語,簡析其表達效果。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3、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4、 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的斜織著。 答案:1、反覆: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現了出來;擬人:形象,準確地表達出了春天還未到來。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2、“偷偷”二字寫出不經意間,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態,也表現出作者的驚喜之情。“鑽”則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動地描繪出野花的多及分佈的星星點點、不集中。“眨”字生動地描繪出野花隨風搖動的明麗之態。

4、排比:寫出了春雨的細密、閃亮、綿長的特點。

***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學會寫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點,用感官。 2、背誦優秀段落。 學習過程: 師生互動 小組討論

一、 朗讀課文,選擇段落進行寫景簡析。 1、春風:

***1***、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2***、作者從哪些感覺寫春天的風? ***3***、春天的風有什麼樣的特點? 2、春雨:

***1***、作者在這裡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2***、作者還寫了雨中的什麼景物?是用了什麼方法、順序?為什麼要寫這些景物呢?

***3***、春雨有什麼特點呢?

小結:寫景時,要抓住事物特點,飽含感情,多方位調動感官,多使用多種修辭,才能寫得生動形象感人。

二、小組展開朗讀競賽, 反覆誦讀課文,直至背誦。 三、課尾檢測:

***一***、課內閱讀:

①“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②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

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1、“醞釀”一詞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還經常用來比喻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楊柳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個詩句運用了______ _的修辭方法,“楊柳風”運用了______ _的修辭方法。

3、春風本是無形、無味、無聲、難以捉摸的,但作者筆下的春風卻形、味、聲俱全。請給本語段劃分層次,並說說作者分別是從什麼角度觀察、描寫春風的? 答: ① ② ③ ④

4、這段文字突出表現了春風*** *** 和*** *** 的特點。

答案:1.造酒 各種氣息在空氣裡,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逐漸達到成熟 2.南宋志南和尚的《絕句》 吹動楊柳的春風 引用 借代 3.①‖②‖③④ 觸覺 嗅覺 聽覺 4.和煦 溫暖

***二***、古人描寫景物,由於觀察入微,寫了許多佳句。有的一字傳神,生動地表達了某種感受。試指出下列寫春的詩句中的加點字是從人體感覺的哪個角度寫的。

1、春風又綠江南岸*** *** 2、兩個黃鸝鳴翠柳 *** ***

3、踏花歸來馬蹄香*** *** 4、一枝紅杏出牆來 *** ***

5、處處聞啼鳥 *** *** 6、天街小雨潤如酥 *** ***

四、背誦並默寫課文

***三***

2《濟南的冬天》教學案 【學習目標】

1.識記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習重點】

識記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學習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學法指導】 朗讀法;自主合作交流法. 【知識連結】

1.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 市人。1912年入北京師範學校,愛上了文學。1924年應聘去英國倫敦東方學院教中文。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1937年,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這是一首“舊時代的葬歌”,小說被譯成十幾種外國文字,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老舍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從1950年至1965年,僅劇本就寫了十多部,其中影響最大的如《龍鬚溝》***1951***、《茶館》***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2.寫作背景 老舍1924年隻身應聘去英國倫敦東方學院教中文。他身居異國,飽嘗了寄人籬下的孤 獨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的話:“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想北平》***為了結束這“沒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終於在1929年夏動身回國,但因路費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應邀到山東濟南齊魯大學任文學院副教授,並編輯《齊魯月刊》。由於這樣的經歷,老舍回到祖國,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強烈的愛國之情,寫下了《濟南的冬天》。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濟南*** ***倫*** ***敦.*** ***暖和.*** *** 發jì*** ***看.*** ***護婦 鑲.*** ***嵌 露.*** ***出 狹窄.*** ***水藻.*** *** zhù*** ***蓄

2.文學常識: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現代著名作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 “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和戲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話劇《___________》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蹟”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語文導學案七年級上冊
七年級上語文備課組計劃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上語文導學案
七年級上語文教學案例
七年級上語文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語文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語文教學總結
七年級上語文期末複習導學案
七年級上語文課教學隨筆
七年級上語文作文輔導
七年級上語文伴你學參考答案
蘇教版七年級上語文伴你學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