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教案走近父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教案是對將要進行的初二政治教學過程的一個預設,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提供有力的教學保障,從而達到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初二政治教案

  課題:走進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者: 單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理解父母之愛的偉大,知道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

  能正確認識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教育,培養分析問題和換位思考的能力,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永多種方式關愛父母。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通過教師“引導---啟發---點撥”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通過課堂問題的討論理解孝敬父母的現實性、必要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感悟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樹立孝敬父母的觀念,將對父母的孝敬落實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孝敬父母需要從實際行動做起,從小事做起。

  ***二***教學難點: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

  教法

  ***一*** 引導啟發 設問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索,培養創新精神。

  ***二***討論感悟 教師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獲取新知,培養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 音樂《天下父母心》《感恩的心》

  ***一***匯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問卷題:

  1、他很愛她,她白細的瓜子臉,彎彎的蛾眉,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遭遇車禍,臉上留下了幾道大大的醜陋的疤痕,你覺得他會一如既往的愛她嗎?

  A、他一定會 B、他一定不會 C、他可能會

  2、她很愛她,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穩,敢打敢拼,忽然又一天,他破產了,你覺得,她還會像以前那樣愛他嗎?

  A、她一定會 B、她一定不會 C、她可能會

  ***很多人認為,他和她是戀人關係而選的五花八門,讓我們假設1題中的他是父親,2題中的她是母親,兩道題全班重做是都100﹪地選擇了A。***

  教師語: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亙古綿長,無私無求,不因季節更替,不因名利浮沉,這就是父母的愛!

  在音樂***天下父母心***伴隨下教師板書課題----走進父母,引導學生體驗世界最偉大的一種感情---親情,並邀請學生談自己對親情的感受從而引出本框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講授新課

  1、 詩詞歌賦說孝敬:

  學生以創作詩歌為載體,通過回憶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曾寄予的無私而博大的愛,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1***引導學生學習教材第二頁上的詩《遊子吟》,引導學生體會母親在生活中對孩子的呵護、關愛以及子女對母親濃濃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播放舒緩的輕音樂,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教材中片段《親情》,請學生回顧成長曆程中,父母對自己無私的奉獻和關愛。

  ***3***學生進行詩歌創作,可模仿《遊子吟》的音律,描述在不同成長階段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進一步體會我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

  ***4***全班交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

  2故事交流悟孝敬

  由《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引出湖北孝感市這個“孝感”來由***是因孝感有漢代孝子董永“賣身葬父”,黃香“山衾溫被”和三國的孟宗“哭竹生筍”感天動地的故事。***在你的身邊還有哪些感人的孝心故事,講出來。

  通過學生講親情故事,創設知恩感恩的氛圍,強化學生對親情的認知,並引出孝敬父母是對偉大而無私的父母之愛的回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基本的道德規範。

  3明辨是非論孝敬

  ***1***多媒體展示二十四孝圖之一的“王祥臥冰”視訊,引導學生意識到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為人的基本要求。

  ***2***多媒體展示當代孝子張尚昀資料、圖片,說明孝敬父母並沒有過時,而是基本的道德規範。

  ***3***簡要小結,孝敬父母的傳承性與必要性,為接下來學習如何孝敬父母過渡。

  4點點滴滴是孝敬

  在這個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去自我感悟、體驗。

  ***1***將全班四人一組分組,請他們以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多媒體展示:

  父母除了賦予我們生命之外,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還為我們做了什麼?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為父母做了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表達自己對父母的關愛和孝敬?

  ***2***愛心行動

  多媒體展示:

  在爸爸媽媽勞累的時候,你會-----------------------------------------

  在爸爸媽媽生病的時候,你會-----------------------------------------

  在爸爸媽媽傷心的時候,你會-----------------------------------------

  在爸爸媽媽過生日的時候,你會-----------------------------------------

  „„

  ***3***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全班齊讀教材第4頁:孝敬父母就要„„***

  ***三***總結昇華

  1、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路,並及時鞏固知識。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父母賦予我們的愛是這麼博大,對大家而言,這份愛的體驗就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財富,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面對父母無私博大

  的愛,我們也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體現在行動上,尤其是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讓我們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兒女!

  2、全班聽唱《感恩的心》,向父母表達祝福!

  ***四***佈置作業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向父母表達關愛和孝敬。 板書設計:

  走進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一、 說孝敬-----------我和我的父母

  二、悟孝敬------------父母的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三、論孝敬------------孝敬父母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基本的道德規範。

  四、行孝敬-----------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中,實際行動中。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

  一位教育家說過: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筆者認為,在思品課教學中也應該進行審美教育,它可以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養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新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這樣做的:

  一、讓學生在思品課教材中領略自然美。

  思品課教材圖文並茂,課文中的很多插圖向學生展示了祖國大自然的美麗風光:那遼闊的原野,巍峨的山嶽、蔥鬱的森林、碧綠的湖水、奔騰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各有其美的特色,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大自然的美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在《我愛祖國》一課,教師可向學生出示很多祖國山河壯麗的圖畫:有雄偉的萬里長城,位於我國境內的世界最高峰----珠海朗瑪峰、滾滾東去的長江、黃河,秀峰屹立的長江三峽……看到這麼多生動的畫面,學生為祖國山河美麗、神州風光無限好而感到自豪,這時教師相機提問:我們的祖國美嗎?美在什麼地方?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呢?通過學生的回答歸納出:我們要愛自己祖國。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讓學生在“明理”中感受到社會美。

  思品課教材不少課文中敘述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社會生活的畫卷。

  孕育了一定的生活哲理,使我們感受、領略到了社會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主要有:①人情美。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親情,如《我上學了》、《老師您好》、《我愛爸爸媽媽》等課;②勞動美。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等課;③行為規範美。如《按時上學》、《學習禮貌用語》、《對人要用禮貌》、《保護環境衛生》等課文。

  教學這類課文要求教師在講清道理時,又要讓學生深刻體驗到社會生活是美好的。如在教《我愛幫助同學》一課,我著重讓學生分析“我”和同學們之間的三次“笑”,第一、二次笑是“我”在幫助同學解決困難後,同學向“我”笑笑,我也向同學笑笑,這兩種笑各是什麼含義呢?同學向“我”笑笑,表示對我的感謝,也反映了困難被解決後的愉快心情,我向同學笑,表示不用感謝,在課堂上、“笑”傳遞了“我”和同學之間的友誼;第三次“笑”是全班同學向“我”笑,我也向大家“笑”,這種笑又是什麼含義呢?通過討論,同學們明白了,大家的笑,反映了集體對“我”的表揚,“我”的笑表明這是“我”應該做的,大家在笑聲中傳達了集體中間學之間的情誼;最後,提問:從這裡可看出一個集體中間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呢?這樣做好嗎?為什麼好呢?學生通過討論懂得了集體中大家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這也是社會美的一種體現。

  三、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鑑賞美的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並一定都是美的,只有加以鑑別才能分出美和醜。鑑賞美的能力是指對美的事物的鑑別與評價,它不僅表現在對自然美的鑑賞上,更重要的是要正確地鑑別與評價社會生活中的美和藝術作品的美。

  如在學習《保護環境衛生》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觀察兩組幻燈,一組是在大街上有人倒垃圾、吸菸、吐痰等現象;一組是是清晨環衛工人正在路燈下做清潔;然後教師提問:幻燈你覺得哪種行為是美的?為什麼說他美呢?有的同學說,在大街上倒垃圾、抽菸、吐痰破壞了公共衛生,影響他人健康,又不文明;環衛工人乾的活雖然髒些,但卻美化了環境,減少了疾病的傳播,因此這種行為美;再如學習《保護文物》一課時有同學問:有些文物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還要保護呢?這時教師要告訴學生:有些文物從外表看並不美,但卻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這就是文物所具有的一種內在美,我們應該培養一定的鑑賞文物的能力。

  四、讓學生在行為實踐中塑造美好的心靈。

  人最好的東西是心靈美。思品課教學不但要重視能力的培養和行為訓練,更重要的是把所學到的道德知識內化到學生心靈中去,留下一個“烙穎,以指導自已的行為。如在學習了《尊敬老人》一課,教師召開了“做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的主題班會,著重讓學生談談:爺爺、奶奶每天為我們幹了些什麼?我們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來尊敬他們呢?兩個問題,使學生認識得到了深化,為塑造美好的心靈,達到知行統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矗***湖北張德喜***""引導孩子欣賞自然美""引導孩子欣賞自然美許多事實證明,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不一定就能發現、感受和欣賞自然美,如何給孩子一把發現自然美的鑰匙呢?

  1.從觀察、領略自然物外部特徵的美入手,努力攫取自然美的資訊。

  自然界的色彩美和形態美極為豐富,同時,它們又是變化多奇、生氣貫注的。“林無靜樹,川無停流”。整個自然風景都在不停地運動者,而風景中富有動態的形象是最有吸引力的。寥廓自然,無論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其形態、其色彩,無不處於無窮變幻之中,孩子如能在家長的指點下發現這些令人神往的變幻,無疑會激起奇思通想,濃化自己熱愛大自然的優美情趣。

  2.撥動孩子感受自然美的心絃,逐步達到情景交融的審美境界。

  自然景物是客觀的,不依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但它作為人的審美物件時,人們總是懷著一定的情感態度來欣賞它。審美經驗告訴我們,賞景中情景交融的出現,每每有一定的條件。首先,在觀景時,要緩步慢遊,凝神靜觀。第二,要掌握“遠望近看”的欣賞方法,既注意從遠處欣賞風景的整體美,又不忽視細微之處的精華,這樣才有可能有感於心而發為情。第三,要不斷變化欣賞視角。第四,要注意時間、氛圍的變化對欣賞過程的影響,自然景色在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中會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感受。第五,我們還要啟發和引導孩子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可以這樣說.許多自然物之所以美,正是由於人仍以自然物的形象特徵為依據,突破時空限制,進行聯想和想象的結果。

  3.給孩子以知識的陶冶,努力提高審美感受力。

  首先,要鼓勵和指導孩子儘量多讀一些描寫和讚美大自然的優秀文學作品,孩子閱讀並熟記這些作品,就會大大提高他們對自然美的感受力,使他們的美感得到昇華,其次,為了幫助孩子欣賞自然美,實現自然美的美育功能,我們還不能忽視地理、歷史知識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教案我們維護正義
初二政治教學總結與反思
相關知識
初二政治教案走近父母
初二政治教師工作計劃素材模板
初二政治教學計劃範文素材模板
初二政治教學計劃優質範文五篇
初二政治教學工作總結及工作目標
初二政治教學總結與反思
人民版初二政治教學總結
初二政治教學計劃
初二政治教研計劃
初二政治教研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