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教案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古稱勐巴拉娜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位於中國雲南省最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雙版納優秀的教案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一、教材分析:

  雲南省的“西雙版納”位於我國的西南邊陲。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熱帶氣候,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西雙版納的特色旅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省區,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又是西雙版納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黨的關懷和政策的支援,更使“西雙版納”的特色旅遊充滿了活力。教材正是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進而挖掘其豐富的人文資源,最後突出黨的好政策的大力支援和人文資源豐富,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達到高度的融合。突出表現了自然和人文的內在聯絡及其相互關係。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掌握分析區域地理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是本節教學的重點所在。“西雙版納”旅遊經濟的波動、經濟下滑原因的分析及其治理對策的活動探究,又是本節的難點所在。所以,引導學生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互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教師當作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合作者,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成為本節教學的關鍵。

  二、設計理念:

  本節教學設計以鄧小平理論為依據,以新課標要求為指導,根據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根據知識、生活經驗和興趣,根據眉縣經濟的現狀和旅遊經濟的發展狀況,根據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設計了“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實踐探究、合作學習——評價激勵、體驗成功”“三步十四環節”地理課創新教育,自主探究學習機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讀圖說出西雙版納的位置,會分析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知道西雙版納的資源優勢;

  ***3***瞭解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徵。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理解西雙版納位置、氣候、資源、經濟等地理要素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收集資料、實踐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瞭解西雙版納豐富的熱帶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培養學生處理地理資訊的能力,運用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懂得我國少數民族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支援,認識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民族團結、和睦發展的意識。

  ***2***通過學習,瞭解西雙版納旅遊業發展的優勢和近年來下滑的原因,培養學生文明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1、西雙版納的位置、資源優勢;

  2、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教學難點:1、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

  2、西雙版納旅遊資源的優勢和不足;

  3、動植物資源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培養。

  五、教學方法:讀圖法、誘導點撥法、媒體輔助法。

  學法指導:***1***讀圖法、收集資料法、實踐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2***生生互動、小組互動、師生互動、協作探究;

  ***3***課內課外相結合。

  六、教學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

  2、收集有關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景觀及動植物資源的圖片、資料;

  3、收集有關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風情圖片、資料;

  4、準備一首傣族的歌曲或舞蹈;

  5、建立“四自四組”學習機制。

  ***1***“四自”:自定目標、自主學習、自我調節、自我評價;

  ***2***“四組”:幫困學習小組***學困生、學優生結對子***;中心學習小組***困、中、優5—6人組成***;協作學習小組***學優生3—5人組成***;興趣學習小組***據興趣而定***。

  七、教學模式及教學過程

  教學模式 媒體運用 教學環節及教學過程 設計思想及目的

  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播放錄影周參加傣族的“潑水節”

  ***1***看錄影回答:

  ①這是哪個民族的盛大節日?

  ②周親自參加傣族的“潑水節”有

  什麼重大意義?

  ③傣族主要分佈在什麼地方?

  ***2***自然匯入:今天就讓我們師生一起

  去“西雙版納”一遊。 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維。

初中地理輔導總結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試卷
相關知識
西雙版納教案設計
人教版鯨教案設計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學反思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學反思
絕版的周莊教案設計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複習課教案設計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設計模版
北師大版多邊形面積計算教案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複習課教案設計
仁愛版七年級英語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