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觀察生活隨筆日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初一學生寫起觀察生活隨筆日記來,可算老手了。你不信,快去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4月3日

  今天是星期六,我放學回家,一進門,兩隻可愛的小白兔映入了我的眼簾。啊,多麼可愛的小白兔!它們的眼睛又紅又亮,各長著一個粉色的小鼻子,一個三瓣嘴,頭上長著兩隻又長又大的耳朵,身上“穿著”一件雪白的“襯衫”。姥姥走過來說:“這兩隻小兔是剛買來的,你喜歡嗎?”我連聲說:“喜歡喜歡!”我又對姥姥說:“姥姥,我們給小白兔搭個窩吧!”於是我和姥姥又找磚頭又找竹午,一會兒的工夫,小兔的家就搭好了!今天我雖然很累,但我可高興了。

  5月1日

  小白兔自己很愛乾淨,但它卻不愛護自己的小院子,老是把吃的東西弄一地。今天中午我在給它們打掃的小院子時,忽然聽見“阿嚏,阿嚏”的聲音,姨!誰在打噴嚏?我看周圍只有我和小兔,難道是小白兔在打噴嚏?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觀察小兔,只見它們仰著頭,張著嘴,兩顆大牙露在外邊,又打了幾個噴嚏,那樣子真可笑!啊!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小兔也會打噴嚏呀!

  6月2日

  今天下午,我剛放學,姥姥笑嘻嘻對我說:“楚楚,母兔生小兔了!”“真的!”我又驚又喜,連忙來到兔窩邊去看小兔,只見小兔一個個身體通紅,小眼睛還沒睜開,一個挨著一個,那樣子好玩極了!我想抱抱它們,姥姥不讓,說長大了才能抱。我想:這些小兔長大後,一定像它們的媽媽一樣又漂亮又可愛。這麼多小兔,怎麼區分呢!對,給它們一一取個名字吧!乾脆按個兒的大小叫:大寶、二寶、三寶……我希望這些“小寶寶”們快快長大!

  四年級:劉楚媛

  篇二

  為了更好地觀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科學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科學作業——做一個動物或植物的生態瓶。

  放學回家後,看著家裡陽臺上一個個長滿花草的花盆,就想:我最喜歡種花種草、觀察植物的變化,那就做一個植物的生態盆吧!我挑了個沒種東西的小花盆。首先,把適當的水倒入花盆中鬆鬆土,讓它變得柔軟些;然後,用鏟子鏟一點點土出來,把種子撒在泥土裡,把剷出來的土覆蓋上去,最後,再淋一點水就大功告成了!我種的是小白菜心和紅豆,我非常的著急,期待我的寶貝們快點發芽、長大。

  過了一個晚上,我發現小菜心種子發了一點點芽,我欣喜若狂,又蹦又跳的,小芽兒斑點似的,非常可愛。

  兩天後,紅豆種子也發芽了,尖尖的小芽白白的,活像一個個小蝌蚪,有趣極了!

  每天我都精心的護理它們,按時的給它們澆水。在這個時間裡,我發現紅豆芽竄得高高的,而小白菜心仍在緩慢的生長。小芽兒們長到了一定程度時,我就把它們放在有光照的地方了。

  一段時間過去了,當我再次去看我的小寶貝時,哇!紅豆芽已經長出了幾片綠葉,個頭更高了,就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但小菜心呢,還是矮矮的身材,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他們的生長時間和環境都一樣,但發芽和成長的過程卻有很大的差別。小菜心的發芽時間短,但是成長的時間要很長;紅豆的發芽時間要長一點,但是成長的速度卻又非常的驚人……

  每個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長過程,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這次的生態瓶作業我得到了老師的好評,我也收穫了不少的知識與快樂。

  四年級:卡卡520*** 安泰文

  篇三

  早在5月份,我就得知日全食的訊息。聽說是三百年一次,我很激動,心想一定要看到日全食。令人興奮的一天終於來到了,我得知是上午8點34時左右,發生21世紀以來最壯觀的一次日全食,杭州這裡也能觀測的很清楚。我希望不要下雨,不然日全食就泡湯了。

  上午,我老早就起來了,跑到了學校。終於到了時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還刮點小風。我很驚慌,因為我還以為是暴風雨來了,這樣就看不到日全食了。結果開啟電視才知道,原來這是日全食的前兆。我準備拿日全食觀測眼鏡,可翻遍了書包也沒有發現,真是倒黴。我想直接用眼睛看,可聽報紙上說,直接觀察太陽會損傷眼睛,甚至會失明。但我看到有很多人都直接用眼睛看,所以我也豁出去了,為了能看到日全食,我也直接用眼睛看,結果發現一點都不刺眼。原來太陽已經被遮住了一大半了,太陽在一點點的縮小,先是變成香蕉,然後變作柳葉,最後只剩下一圈發光的帽子了。溫度也驟降,甚至有點冷。

  天空突然暗下來,像黑夜一樣,一切都顯得那麼神祕。太陽被遮了好久,我們竟然還看到了閃爍的星星。真是有趣。令人興奮的“鑽石環”和“貝利珠”終於來了。太陽忍不住了,慢慢的移動,在一個白色的環上有一個白點,就像鑽石戒指一樣。太陽露出了尖尖的一角,雖然只有一小角,但也釋放出了萬縷耀眼的光芒,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原來這就是耀眼的“貝利珠”呀,同學們都尖叫起來。接著,太陽慢慢變大,變成小船,半圓。最後又變成了圓圓的太陽,天空又開始復原成往日的樣子。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但城市彷彿還沉浸在美妙的日全食之中。

  回到家中,我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再上網查詢。原來日全食的形成是因為太陽、月球和地球這三個天體,恰好執行到非常接近一條直線的位置上,月球執行到太陽、地球之間而遮住了太陽。而這個陰影籠罩在地球的某一個地區,所以那裡的人就可以看到日全食了。

  由於這樣三點成一線的機會很少,所以日全食的機會對地球上的某一具體地點來說,平均大概370年才能出現一次。比如在上海地區,上一次見到日全食是在1575年,還是在明代;這次是2009年;而下一次看到日全食則要到2309年,還要再等300年。

  整個日全食的過程分成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五個階段。

  在發生日全食的短短几分鐘內,天空將瞬間變暗,太陽周圍出現白色的日冕,星星開始在太陽邊閃耀,氣溫驟降15攝氏度至20攝氏度、溼度陡升40%,人的腳下還會產生漩渦狀風。最佳看點就屬“貝利珠”和“鑽石環”了,景象壯觀綺麗、令人驚歎。

  我還有關的圖片,通過這次日全食,我懂了不少知識,收穫頗多。

 

  看過的人還:

1.初一隨筆作文

2.初一年級隨筆

3.初一450字隨筆

4.隨筆600字初一3篇

5.150字初中隨筆

初一記敘隨筆
查太萊夫人的情人讀後感
相關知識
初一觀察生活隨筆日記
初中觀察生活隨筆日記
初中寒假生活隨筆日記
初中生活隨筆日記
生活隨筆日記
生活隨筆日記
初中寒假生活隨筆
初中過年生活隨筆
初二現實生活隨筆
初中校園生活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