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物理力學物理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學習物理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物理力學部分物理學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修一物理力學部分物理學史

  1、1638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用科學推理論證重物體和輕物體下落一樣快;並在比薩斜塔做了兩個不同質量的小球下落的實驗,證明了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推翻了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即:質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錯誤的***;

  2、1654年,德國的馬德堡市做了一個轟動一時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3、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即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4、17世紀,伽利略通過構思的理想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若沒有摩擦,將保持這個速度一直運動下去;得出結論: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同時代的法國物理學家笛卡兒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其它原因,運動物體將繼續以同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

  5、英國物理學家胡克對物理學的貢獻:胡克定律;經典題目:胡克認為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彈簧的彈力才與彈簧的形變數成正比***對***

  6、1638年,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運用觀察-假設-數學推理的方法,詳細研究了拋體運動。

  17世紀,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法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若沒有摩擦,將保持這個速度一直運動下去;同時代的法國物理學家笛卡兒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其它原因,運動物體將繼續以同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

  7、人們根據日常的觀察和經驗,提出“地心說”,古希臘科學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大膽反駁地心說。

  8、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

  9、牛頓於1687年正式發表萬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裝置比較準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國劍橋大學學生亞當斯和法國天文學家勒維烈***勒維耶***應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並觀測到海王星,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苞用同樣的計算方法發現冥王星。

  9、我國宋朝發明的火箭是現代火箭的鼻祖,與現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現代火箭結構複雜,其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決於噴氣速度和質量比***火箭開始飛行的質量與燃料燃盡時的質量比***;

  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被稱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級火箭和慣性導航的概念。多級火箭一般都是三級火箭,我國已成為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第三個國家。

  10、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1號”帶著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紀初建立的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表明經典力學不適用於微觀粒子和高速運動物體。

  12、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開普勒三定律;牛頓於1687年正式發表萬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比較準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體現放大和轉換的思想***;1846年,科學家應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並觀測到海王星。

看過" "的還:

必修一常考的物理公式
必修一物理力的合成
相關知識
必修一物理力學物理史
高一物理必修一共點力平衡疑難解析
高一必修一第二部分物理單元測試卷
高一英語必修一重要句子整理二
高一英語必修一重要句子整理
高一必修一常見化學公式
必修一物理力的合成教學設計
高一物理必修一彈力教案
初三年級必修一物理教學計劃
必修一物理力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