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基礎差怎麼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生物是理科中最簡單的科目,怎麼學好高三生物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三生物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生物學習方法

  一、通讀課本,立足課本

  根據已經畢業的同學的反映,現在的課本是比較適合自主閱讀的。課本“問題探討”、“本節聚焦”、“思考與討論”、“資料分析”、“問題思考”的設定有利於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深入課本,領略思路,提高能力。通讀課本,爭取做到對課本知識主幹清晰,枝節明瞭,重點難點心中有數,特別是領會課本呈現的科學方法如觀察與實驗、調查與模擬、歸納、假說--演繹、分析、綜合、類比、系統分析、模型方法等科學方法。生物知識是很容易遺忘的,應經常翻看課本,並注意一些小的細節,有很多高考題都是從課本上一些易忽視的地方演變而來的,特別是課本中的很多專業術語也是一定要記準記牢的。因此,要立足課本,善於總結,把容易犯錯的地方歸納出來,寫到課本上,如果不夠寫可以貼上一些紙上去,這樣下去,最後會發現你的知識結構非常清晰,對學習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用好一本資料

  初中生物基本上都是記憶的東西,把課本上的東西都記住了,一定能考出好成績。而高中生物卻加上了許多需要理解的東西,我們更應加深對課本的理解。資料對知識點的梳理歸納優於課本:簡潔全面,難點講解透晰。資料可以深化我們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矯正自己以往的錯誤認識,對一些知識做歸納總結的作用,是對課本有效補充。用好一本資料,確保我們掌握的知識點全面沒有遺漏,因此要以“一本”為主,不要搞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戰,濫用資料。在第一輪複習中,要把資料中自己不熟悉,想不到,容易搞錯的知識點標記出來,在以後複習中,重點看、反覆看,從而提高效率。

  三、重視課堂,積極參以

  有很多同學過於依賴資料,脫離老師自己另搞一套。其實大部分資料是對以往高考的總結,課本、考綱、考試理念都不斷改變,資料有些內容、題目是不適用的,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了。緊跟著老師走,在課堂上要耳聽手寫多發言。對老師補充的內容、一再提及的內容要及時做筆記,為了跟上聽課的節奏,課堂筆記要隨手直接記在資料上,不要什麼都記。敢問、善問,讓老師瞭解你的想法和思維及時發現自己知識、思維的缺陷,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四、正視練習做練習的目的:

  一是發現自己知識和能力缺陷的。

  二是提高解題的能力和做題的速度。因此要自覺做一定量的練習。做題的時候要獨立完成,要有時間觀念,完成後才對答案,不要一邊做一邊對答案。特別是非選擇更要強調完成後才對答案,並且要書寫下來,自己覺得會和書面做答是有很大差別的,只有不斷的強化,才會正確、準確做答。對自己做錯的題目要標記出來,多看幾次,才能記牢知識點,矯正自己的思維,改正自己一些做題的不好習慣。

  高三生物複習對策

  1、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路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生物複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於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如,脫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結構和複製——基因表達——基因突變——可遺傳變異來源——進化。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於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並形成聯絡的觀點,活躍思維。

  2、貼近生產、生活,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方式

  選擇貼近書本知識更貼近生產、生活的問題,儘量避免純知識性題目的立意。這樣有利於將死知識活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逾越思維障礙、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則無法解決高考綜合能力問題。

  當前的生物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老觀念、老方法,應該以發展人的品質和智力為目標,應該將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問題融入生物課堂教學中,以增強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教學不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能以扼殺學生的能力來換取有限的教學成果,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從生產和生活中發掘生物學知識來開拓學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養。高三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生命現象、生命規律並用生物學知識來解釋。例如,植物施肥過多的“燒苗”問題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釋、生長素可以作為除草劑的原理剖析、無籽果實形成的特點分析等。

  3、注重圖表圖解表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在複習時按照專題對圖表圖解進行復習,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圖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和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圖解等。

  以下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為例說明***圖解見課本***,複習時引導學生分析圖解:

  ***1***在食物鏈中能量儲存於有機物,有機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

  ***2***依據食物鏈中能量流動特點:低營養級高能量,高營養級低能量。

  ***3***依據圖解寫出本題的合理的食物鏈。

  ***4***依據食物鏈中生物的捕食關係,分析各營養級生物的數量變化關係。其他例子不再贅述。

  高三複習應加強對學生認識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圖表圖解------基礎知識之間的思維轉換模式,促使學生思維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分析圖表、圖解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對圖表、圖解問題的分析能力的培養,但是往往學生對此類題目存在著分析能力較差,從圖、表中獲取有用的資訊能力不足,對題目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等不良的審題習慣,對此教學中可以用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導向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審題並形成思維遷移能力。

  4、突出比較法的運用,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選擇運用比較法,把課本中相關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系統化,並形成知識結構網路。如,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幫助學生對教材中有聯絡的前後知識加以比較,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因此,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的內容,前後知識的聯絡,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等,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法的學習。例如,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比較、植物吸水和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比較、新陳代謝基本型別的比較、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比較等,這樣易於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5、強化給材料題的複習,利於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

  教學中我們沒有忽視給材料題、給資訊題的複習,精心選題目,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始終要求學生必須細心閱讀給出的材料,圍繞問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和解決問題,這種複習充分體現了認知規律,利於學生積極思維。這種創設情景、提供資訊的材料題,打破了只重視知識定論、死記硬背的教學格局,改變了傳統的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能力培養的教學。

  6、增強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複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認為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複習時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如,給一定濃度的KNo3和洋蔥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請設計一個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實驗。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複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展。

高考狀元生物怎麼學
高三怎麼學好化學生物
相關知識
高三生物基礎差怎麼學
高三語文基礎差怎麼學
高中英語基礎差怎麼學
高一英語基礎差怎麼學
高中生化學基礎差怎麼學化學
高中英語語法基礎差怎麼學
高二生物必修二怎麼學好
初二基礎差怎麼學數學
高三了英語很差怎麼學才好
高三物理零基礎該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