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拼音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總算拉下帷幕了,這磕磕碰碰的一個月學習,學生感受很多,。

  辛苦:

  在課堂上要跟著老師反覆的練習朗讀,有時一堂課就是讀拼音,四十分鐘讀下來,學生都口乾舌燥了。因此一下課,學生就去飲水機那倒水喝。這也只是身體上的辛苦。其次是學生有壓力,有的家長向我反映,孩子晚上在家讀不出來經常要哭,有時要讀到八九點,早上起床還要讀幾遍,怕老師課堂上抽讀時因讀不好而被批評。

  枯燥:

  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學習情景歌——認識新的拼音字母——複習總結,在認識新的拼音字母前,我總是讓學生先觀察書上的情景圖,然後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鍛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今後的寫作做鋪墊。雖然在教學時,我也會想組織一些比賽,給他們看一些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從漢語拼音第一課到第十五課一直這樣學習過來,還是會有許多的重複,也有點單調,對於一年級的孩子,的確缺少了吸引力。

  成就感:

  在教學《認一認》時,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認字,跟同桌比一比誰認的字多。一些學生拼音學得紮實,部分字的拼音也都學過,因此他們能自己拼出來,跟同桌比的時候,他們會特別有成就感。等在我教學時,他們的小手老是舉著,瞧他們那得意勁,好像在說:“老師,你隨便抽吧,這些字我有認識。”還有在教學情景歌時,學生自己拼拼音,念出一首兒歌,他們會特別的高興,記得也特別的牢。

  拼音教學結束了,孩子們對於漢字的學習興趣更大了。教學中雖然辛苦,但看到孩子們點點滴滴的進步,何嘗不是件高興的事。

  篇二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現在拼音教學已經結束,學生們從掌握簡單的“a、o、e”逐漸到難度較大的“z、c、s;zh、ch、sh、r”,一路這麼“風塵僕僕”地走過來,作為老師還真有一種成就感。反思自己的拼音教學,一句話:苦中有樂.

  一、別有生味的固定模式。

  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漢語拼音了,每次教學一年級,總有同一種感覺,那就是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訓練說話——利用情境圖感知讀音——認識新的字母、拼讀教學——複習總結。在這四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某種習慣和素養。看圖是為了引出新的知識,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細心的觀察,有序的觀察。看完圖之後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鍛鍊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今後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語文老師,就是要是時刻刻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有學習的意識。利用情境感知讀音是對現在知識的一個總的概括,讓學生學會傾聽,在聽的過程中去感受每個拼音字母的讀音,從而利用這樣的情境記住它的音和形……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雖然這種別有生味的的固定模式是在培養學生的習慣和素養,增長了孩子的知識;但是,從漢語拼音第一課到第十三課一直這樣學習過來,的確有許多的重複,也有點單調,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也缺少了吸引力。所以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說,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拼音,雖然不夠系統,但大都有一定的印象,對於單調的固定模式,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能否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二、讓單調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句子練習很少,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這些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同時,還應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學,形式要多種多樣。一年級的學生記得快、忘得快,如何將暫時記憶有效化,變成長期記憶。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送信、爬山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解放自己,更多地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其次如果遠端教育資源媒體中的兒歌朗讀不是想中高段那樣是單一的音訊範讀,而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我相信一定可以彌補好多教育的缺陷。如:學生注意力集中、注意疲勞、學習興趣等,真期待這樣的媒體資源趕快出現,更多地增加兒歌的趣味性、減少教學內容枯燥性。

  三、聯絡生活多渠道學習漢語拼音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課程來源生活,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漢語拼音本身就是學習漢字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學習應該重在運用。在學完了全部聲母之後,我就讓學生為身邊的一些物品標上音節做成卡片,然後貼在上面,有貼在家裡的,也有貼在教室裡,給學生營造出拼音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時刻能見到拼音,在多看多讀中熟練掌握音節的拼讀。在學完全部字母之後,送學生每天一首詩,讓他們自己去拼讀,自己去讀詩;還讓學生試著用音節記錄下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寫得好的帖到牆報上展出;在圖書角上擺上拼音讀物供學生課外閱讀。

  四、以小組合作,優帶差的方式學習拼音

  由於智力發展、思維能力等的個性差異,學習漢語拼音時有些孩子接受得就非常快,而有一部分孩子就接受得特別慢,如何做到培優又輔差呢?課堂上我通常採用學生互幫互學的學習方式,有同桌互讀的,有四人小組互讀的,在互讀的過程中引導優生教差生,差生學優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課後還讓優生帶差生看拼音讀物,既提高了優生的拼讀能力,增設了他們學習課外知識的渠道,又帶動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讀積極性。

  篇三

  一直從事高段語文教學的我今年是第一次教一年級,對於一年級的教學方法感到特別生疏,尤其是拼音教學更是讓我感到頭疼。漢語拼音課的內容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都是一些抽象的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一般都會感覺特別枯燥無味。再加上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學習抽象的拼音,接受並熟練地拼讀音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為幫助學生儘快掌握拼讀方法,我在實際教學中借鑑並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圖、形、音結合識記。

  漢語拼音的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要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現在的教材提供了很好的插圖,合理利用起來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e時,我先出示圖畫:一隻漂亮的大白鵝。我充分藉助插圖調動孩子的興趣,通過講故事、看插圖、編順口溜,讓他們在快樂中,在自我探索、自我發現中愉快的認讀、書寫,準確而迅速的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

  2.形近字母比較識記。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在教授由這些筆畫組成的b、p、d、q等字母時,可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學生採用比較的方法學習。這組形近字母在比較時,可以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還可同時加上手勢和口訣:右下半圓b,左下半圓d,右上半圓p,左上半圓q。學生在邊看、邊說、邊比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這兩組字母的記憶。兩個相近字母一目瞭然,使學生模糊的形象變得清晰,明瞭。

  3.創編兒歌輔助識記。

  “一個門洞n,兩個門洞m,一個傘把t,一根柺杖f”。當學生們揹著這些琅琅上口的口訣時,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們牢牢掌握。根據低年級孩子喜愛誦讀的特點,儘量設計一些口訣讓他們背誦。同時,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喚起學生的創編激情,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啟發學生自編口訣。學生們對這種提議積極性很高,還能夠自已編出一些兒歌助記,如:圓圈圓圈ooo,潑水潑水ppp等生動形象的兒歌。順口溜輔助記法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在學習的效果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4.遊戲鞏固識記。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短暫,記得快、忘得也快。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趣味性強的遊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與此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漢語拼音教學的難度。對於識記拼音字母,學生掌握的還可以,但是對於聲調和音節的拼讀始終是整個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雖然拼讀方法已講了無數遍,教讀也是一遍又一遍,但是仍有部分學生不能掌握。究竟怎樣讓學生把聲調讀準,怎樣讓學生儘快學會拼讀音節是我今後拼音教學努力的方向。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北師大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相關知識
一年級拼音教學反思
湘教版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冀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北師大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
一年級詠雪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