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學反思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作為大班的教師多反思,對孩子的呵護會更加周到。那麼,作為大班老師的你該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首先父母及家人對待孩子的態度要統一,當孩子沒有道理地發脾氣時,不能因孩子哭鬧而妥協。

  其次父母應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緒變化時而嚴厲,時而嬌慣。因為那樣會使孩子因無所適從而愛發脾氣。

  最後要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對正當的需求應儘量滿足,不能滿足時應耐心解釋,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篇二

  泥土滋養人類,也孕育了人類文化,孩子愛玩泥巴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卻遠離了鄉土氣息,在家長和老師的“呵護”下,孩子很少沾上一點土珠,就連幼兒園開展的泥工活動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厭煩。

  這次泥工活動,我破例為大班孩子們準備了粘土,當我課前在準備和泥時,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圍在了我身邊。一個、兩個、三個……泥團擺在了地上。甜甜發話了:“老師,您要幹什麼?”我說:“你們猜猜看。”大多數孩子說不知道,行行小朋友說:“是為我們準備的嗎?”我誇獎:“你真聰明,願意玩嗎?”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說:“願意——!”當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入獲得寶拿著心愛的泥團,學著老師的樣子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我做起了小時候——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個接著一個響起來,“耶——”東胡同,西衚衕,都來給我補補丁,這時你給我補,我給你補……。之後,啟發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一會兒功夫,飛機、汽車、房子、各種動物、餐具等等展顯在面前。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泥塑展示,當讓孩子們把作品擺在泥工區時,浩浩小朋友說:“老師,什麼時候再玩?”婷婷懇求說:“老師,再玩會兒吧?”……。我無奈的告訴他們:“以後泥工活動,我們繼續玩泥巴,好嗎?”看到孩子們那歡呼雀躍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通過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資源和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不但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而且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篇三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裡。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夥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一隻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裡,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裡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於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高中地理教學課後反思
生活之美隨筆
相關知識
大班教學反思隨筆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隨筆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隨筆
小班教學反思隨筆
大班的教學反思隨筆
小班娃娃家教學反思隨筆
天鵝的故事教學反思隨筆
高三地理教學反思隨筆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隨筆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