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的具體內涵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四個全面”的提出,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總體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四個全面”核心在“全面”,這就要求我們要準確把握“四個全面”之“全面”內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全面”。

  第一,體現在目標標準上是全面的。“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第二,體現在覆蓋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第三,體現在涉及的領域是全面的。我們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的全面小康,是“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方方面面,著眼的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

  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從內容上看主要是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而梳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其“全面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體現在方向上,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轍”;

  第二,體現在目標上,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三,體現在思路上,要堅持“戰略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和創新思維”;

  第四,體現在關係上,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第五,體現在落實上,要“正確推進改革,準確推進改革,有序推進改革,協調推進改革”。

  因此,在認識論上,不能以偏概全;在方法論上,不能有選擇性進行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之“全面”。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全面性”集中體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六大任務中。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

  第二,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

  第三,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第四,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大環節;

  第五,從經濟、政治、文化、民生社會、生態環境和國家安全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公民和企業的權利;

  第六,高度重視黨的領導、治黨治軍、一國兩制、涉外事務的法治化;

  第七,把黨的領導全面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

  而其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等,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回答法治統一性的問題;“五大法治體系”“三個共同推進”“三個一體建設”,從國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協調性的問題;“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從參與主體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統性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之“全面”。

  第一,“全面”是基礎,它是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緊密結合,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一柔一剛,同向發力;它是建章立制和執行落實的有機統一,既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又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守紀律,重申守規矩;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向互動,既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又要層層傳導壓力,全黨動手,全黨參與。

  第二,“從嚴”是保證。全面從嚴治黨,意味著黨的建設要在“嚴”字上鉚足力氣,下足功夫。思想上要把好“總開關”,作風建設要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制度落實強調“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反腐敗鬥爭強調“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教育要嚴、標準要嚴、執紀要嚴、懲治要嚴、制度要嚴,“嚴”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從嚴治黨體現了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的統一,體現了黨的建設與治國理政的統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

論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哲學基礎
談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相關知識
四個全面的具體內涵
四個全面的時代內涵與內在邏輯
四個全面的本質意內容義
四個全面的心得體會
公務員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
結合實際對四個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什麼是四個全面四個全面的本質
教師四個全面心得體會3篇
部隊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6篇
大學生四個全面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