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複習題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複習題,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複習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個1分,共30分

  1. 1841年1月,英國侵略者派兵佔領: A、廣州 B、香港島 C、寧波 D、香港

  2.太平天國運動後期,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B.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C.清王朝與太平天國政權的矛盾 D.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3. 19世紀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是哪一個國家?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俄國

  4.鴉片戰爭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A、紅巾軍起義   B、白蓮教起義  C、太平天國運動  D、義和團運動

  5.“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幅對聯讚頌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哪位英雄?

  A 左寶貴 B 鄧世昌 C 丁汝昌 D 徐邦道

  6.八國聯軍未能實現瓜分中國的迷夢,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B.侵略軍力量不足

  C.義和團的反抗鬥爭  D.清政府組織有效的抵抗

  7. ①改組軍機處  ②設立翻譯館  ③籌建海軍  ④興辦新式學校

  以上活動中,由洋務派籌劃、興辦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①  D、①②③

  8.高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壯烈獻身的人物是:

  A.陳玉成 B.丁汝昌 C.梁啟超 D.譚嗣同

  9.李鴻章是洋務派,康有為是維新派,他們在下列問題上看法不一致的是:

  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B.進行社會政治改革 C.維護清王朝統治 D.建設近代化企業

  10. 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是

  A.孫中山 B.黃興 C.蔡鍔 D.黎元洪

  11.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學 B、新道德和新文學C、新三民主義 D、馬克思主義

  12.五四運動的性質是:

  A. 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B.反帝愛國運動

  C.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D.思想解放運動

  1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地點是

  A、上海 B、武漢 C、廣州 D、北京

  14.無視中國主權,承認阿古柏偽政權的是 。

  A.美國和英國 B.英國和法國 C.俄國和英國 D.俄國和法國

  15. 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6.新文化運動中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是

  A、李大釗 B、陳獨秀 C、胡 適 D、魯 迅

  17.九一八事變最直接的嚴重後果是:

  A. 東北三省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B.偽滿洲國建立

  C.蔣介石加緊對紅軍根據地進行“圍剿” D.使日本的野心進一步擴大了

  18.“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句名言的作者是:

  A.冼星海 B.聶耳 C.徐悲鴻D.張大千

  19.紅軍長征,打亂敵人追剿計劃的是

  A、四渡赤水後 B、巧渡金沙江後

  C、強渡大渡河後 D、翻越夾金山後

  20.標誌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一二•九運動 B.瓦窯堡會議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21.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是

  ①七•七事變 ②西安事變 ③日本投降 ④八一三事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22.迫使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的因素不包括

  A.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原子彈 B.蘇聯出兵中國東北

  C.毛澤東發出對日最後一戰號召 D.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大反攻

  23.史學家胡繩說:“從大革命失敗到抗日戰爭前夕這十年,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

  堅持鬥爭達到政治上成熟的時期”其成熟表現有①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②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③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④粉碎了蔣介石發動的皖南事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的根據是:

  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根據地軍民的力量超過了國民黨軍隊的力量

  C.中國共產黨在政治、軍事、經濟、思想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鞏固根據地的措施

  D.根據地軍民抗擊了侵華的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

  25.重慶談判是簽定的《會談紀要》最重要的意義是:

  A.中國共產黨贏得了反內戰的時間 B.揭穿了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C.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的誠意 D.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政治動權

  26. 使華北地區基本解放的戰役是:

  A.遼瀋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27. 1947年解放軍開始戰略反攻時,國民黨軍隊正在實施的戰略是:

  A、全面進攻解放區 B、重點進攻山東和陝北解放區

  C、搶佔戰略要地和交通線 D、集中兵力防守戰略要地

  28.解放戰爭的第二年,解放軍轉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A、東北地區 B、平津地區 C、中原地區 D、華南地區

  29.在解放戰爭中,下列城市最先解放的是: A.瀋陽 B.北平 C.武漢 D.廣州

  30.郭沫若創作的歷史劇中,最突出的代表是

  A.《棠棣之花》  B.《屈原》  C.《虎符》  D.《孔雀膽》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 是中國人民禁菸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鬥爭取得勝利的 ,不愧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2. 1895年,李鴻章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簽訂了中日《馬關 條約》。從此中國社會的____________程度大大加深。

  3. _____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

  大會選舉_____為總理。

  4.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是__________戰役。

  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是_______________。

  5.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編寫的書是《________________》, 對我國的制鹼業作出傑出貢獻的是__________。

  三.列舉題共20分

  1.列舉對中國社會性質影響巨大的三個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6分

  《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 列舉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時間、主要陣地和主要代表人物。5分

  1915年 “新青年” 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和胡適等

  3.列舉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名稱和參戰部隊、各自所起作用.9分

  遼瀋戰役 :東北解放軍 解放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平津戰役: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四、材料題第1題9分,第2題6分,第3題5分,共20分

  1.閱讀下列材料:8分

  七年之中總數逾五千二百三十萬兩協餉,是支援左宗棠在新疆取得勝利的惟一的決定性因素。但是,他的成功也應歸功於他的籌劃和戰略,以及他對複雜的後勤工作的措置得當,………左宗棠在新疆的勝利還應歸因於這一事實:他現在增多了對歐洲武裝或者中國仿造武裝的使用。………甚至俄國人也給清軍以幫助。早在1875年,一位俄國官員在拜會駐節蘭州的左宗棠時,曾提出原向左宗棠的北疆部隊提供五百萬斤糧食,價格極其公道……… ——《劍橋晚清史•收復新疆》

  請回答:

  ①作者認為左宗棠在新疆取得勝利的惟一決定性因素對不對?為什麼?4分

  不對。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不是部隊的協餉錢充不充足。戰爭史上以弱勝強、以窮勝富的戰例很多。左宗棠取得勝利的決定因素是收復新疆是正義的戰爭,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和配合。

  ②哪些原因分析得有道理?2分

  左宗棠的精心策劃和正確的戰略、使用先進武器等原因分析得有道理。

  ③俄國人的幫助也是左宗棠取得勝利的原因嗎?為什麼?3分

  俄國人的幫助不是左宗棠取得勝利的原因。

  因為俄國侵略成性,一直懷有割佔我國領土的野心。它不會真的幫助左宗棠,一定另有圖謀。

  2.閱讀下列材料:

  下列兩段材料是關於日本再次修訂教科書的資料:

  材料1:日本在1997年使用中的5種教科書記述有日本軍隊在中國北方地區為消滅抗日勢力而實行“三光政策”日語為“三光作戰”,即燒光、殺光、搶光,新版教科書記述有關內容的則只有一種。

  材料2:關於南京大屠殺,1997年版教科書的記述是“佔領了首都南京,據說當時殺害了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約20萬中國人”。新版教科書則有4種把被殺害人數改為“大量”,其中有兩種新版教科書把“南京大屠殺”改為“南京事件”。

  請回答:

  ①材料2中提到了南京大屠殺,請說出南京大屠殺的時間、屠殺人數。2分

  1937年12月;30萬人以上。

  2讀了這兩段材料,你有什麼看法?3分

  日本佔領東北後,對東北人民實行殘暴統治,而南京大屠殺是日軍不可抹煞的用血寫成的事實,大屠殺的遇難人數在30萬人以上是具有可靠根據的,日本修改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美化殺,美化侵華戰爭,掩蓋其侵華罪行,必然要遭到中國人民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強烈抗議,這段恥辱的歷史,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記住,落後就要捱打,讓我們每個中國人,現代的年輕人好好的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強大。

  五、問答題20分

  1、簡答《辛丑條約》內容及危害。6分

  內容: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危害:《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有哪些?6分

  第一,北伐軍作戰方針的正確;第二,國共兩黨的齊心協力;

  第三,廣大北伐軍官兵的浴血奮戰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第四,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的密切配合和積極支援。

  3. 如何理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開始?8分

  在解放戰爭的頭一年裡,戰場主要在解放區內,戰略上敵人進攻,我方防禦。但我軍在正確作戰方針的指導下,大量殲敵,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戰爭的形勢就發生了很大變化,人民解放軍轉向全國性戰略進攻的條件具備了。

  劉鄧大軍挺進中原,戰場由解放區轉向國統區,我軍由守轉攻,開始了外線作戰,開闢了大別山根據地,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作用相當大。 同時,其他各戰場也轉入進攻。綜上所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人戰略進攻的開始。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複習題二

  第一部分 選擇 題共50分

  一、 選擇題 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

  1、小明同學參加姜堰市電視臺“上下五千年歷史知識大獎賽”,她回答的題目是“標誌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她的答案應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在清末,有個人住在香港島,原來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納稅,但後來稅收卻要交給英國統治者。你認為這種轉變會發生在

  A.虎門銷煙後 B.《南京條約》簽訂後

  C. 清政府被推翻後 D. 新中國成立後

  3、魏源的《海國圖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自強、求富

  C.維新變法 D.民主、科學

  4、《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頭獸詠歎》一詩中寫道:“十二生肖飛,強盜理不虧,猴牛虎豬賣,強盜作鬼肥!”詩中的“強盜”指:

  A.俄國軍隊 B.美國軍隊 C.英法聯軍 D.日本軍隊

  5、“割臺灣,賠兩億,中國人民爭爭氣;開口岸,設工廠,清朝政府無法管。”這首順口溜便於我們記憶下列哪一不平等條約的內容?

  A.《南京條約 》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6、右圖《扯線木偶》漫畫,諷刺了清政府已變成“洋人的朝廷”。

  這一創作根植於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 關條約》

  D.《辛丑條約》

  7、在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首條鐵路通車典禮上,有代表充滿豪情的說:“築成此路,為中國人吐氣矣”。這條鐵路是

  A.平漢鐵路 B.滇越鐵路 C.淞滬鐵路 D.京張鐵路

  8、在中國近代化道路探索過程中,力圖通過改革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是:

  A.新文化運動 B.洋務運動 C.維新變法運動 D.辛亥革命

  9、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革命綱領的組織是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光復會 D.強學會

  10、某處名勝古蹟有這麼一幅對聯:“廢兩千年帝制,首義歸功先行者;積四十載經驗,遺言啟迪後來人”。你認為該對聯評價的歷史人物是

  A.康有為 B.孫中山 C.陳獨秀 D.蔣介石

  11、小華同學想要了解“新文化運動”,你會建議他選擇那種刊物收集資料?

  A.《新青年》 B.《民報》 C .《東方雜誌》 D.《中外紀聞》

  12、報紙是我們獲取資訊、瞭解社會的傳媒工具之一。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很快發展為全國著名的大報,被譽為“中國大眾傳播媒體的先驅”的報紙是 A. 《中外紀聞》 B. 《國聞報》 C. 《民報》 D. 《申報》

  13、中國近代 史上,最能體現青年學生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事件是

  A.義和團運動 B.新文化 運動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

  14、歌謠“除軍閥,國共聯手為統一”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西安事變 D.百團大戰

  15、2012年8 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紀念日。與這一節日確定直接有關的是

  A.南昌起義 B.八七會議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

  16、在20世紀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道路,這條道路是

  A.採取暴力革命 B.農村包圍城市 C.領導工人運動 D.國共兩黨合作

  17、“瑞金→遵義→瀘定橋→懋功→吳起鎮→會寧”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動路線圖

  A.太平天國起義 B.北伐戰爭 C.紅軍長征 D.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是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戰爭

  19、根據以下表格提供的資訊,判斷這一歷史事件是戰役時間 指揮者 消滅日 軍 所屬戰場 重大意義

  1938年春 李宗仁 10000多人 國民黨正面戰場 打擊日軍囂張氣焰,鼓舞中國抗戰士氣

  A.臺兒莊戰 役 B.徐州會戰 C.百團大戰 D.淮海戰役

  20、“……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三十萬同胞,在黑暗中掙扎,三十萬,三十萬冤魂,在地獄裡哭泣。……”文中“三十萬同胞”的遇難地點是

  A.東北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21、規定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是下列哪次會議上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2、是毛澤東與蔣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它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下一頁更多精彩“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複習題”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複習資料有哪些
八年級上冊歷史有哪些複習提綱
相關知識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複習題有哪些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複習題有哪些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複習題有哪些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測試題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複習資料有哪些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八年級上冊英語期末複習資料
八年級上冊英語期末複習內容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複習試卷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