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品德的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在所有的人性品德當中,孝心是第一位,因為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沒有我們的現在,所以說我們要擁有孝心,擁有孝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道德風暴

  ——論“老人倒地扶不扶”

  經過資料統計,如果有老人摔倒在地,55。6%的人選擇直接走開;23。4%的人會選擇找到證人之後再扶;12。6%的人則選擇撥打110;僅有5。4%的人選擇毫不猶豫的主動扶起老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原來是因為現在的“碰瓷”事件太多,弄得人們不得不防,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扶了,那麼對方訛詐自己怎麼辦?如果不扶,道德與心靈上又會受到譴責。那麼,對於這種事件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在我個人看來,對於“老人摔倒扶不扶”這個問題,其中心點在於人們對於這種“碰瓷”事件的處理方法,當然,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和道德有關。

  為了塑造一個和諧而道德的社會,對於摔倒的老人我們也不可以不管不顧,而且“碰瓷”事件也不是百分百會發生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來解決此類事情的好方法:

  一、老人摔倒,我們不應該馬上去扶,應該迅速上前詢問傷勢,觀察老人的狀態。因為很多患有疾病的病人跌倒是不可以隨便攙扶的,會導致病人的二次受傷,如果老人當時發生了骨折等情況,你的好心攙扶就有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絕不能輕易移動。

  二、我們應該迅速觀察老人的傷勢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如果老人傷勢並無大礙,他不需要攙扶也能夠站起來;如果老人傷勢較重,那麼,你就應該聯絡老人的家屬並及時聯絡警察和救護車,讓他得到更專業的救護。

  在這一過程中,你可以不攙扶老人,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守護在老人身旁,替他遮陽擋雨,遞上水,保護老人的安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攙扶,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要知道,對於摔倒的老人,要“敢扶”也要“會扶,”對於此類事件我們要按情況處理,不應拘泥於老的處事方法,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樣才可以造就美好社會。

  以上是我的論點,謝謝!

  :做個有道德的人

  什麼是道德?道德是最聖潔的心靈,是最美麗的花朵,它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開闊。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財富,世界上道德無處不在。那麼怎樣做個有道德的人呢?

  從前,有一個和尚叫佛印。和朋友出去玩,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說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地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人打”。當他們走過森林時,佛印不幸遇險,被朋友救,於是他在岩石上刻上“某年某月某日被某人救”。他的朋友很奇怪地問:“為什麼在不同的地方寫下字?”佛印說:“巴掌之痛如海水衝沙灘的字,很快消漸。相助之恩卻似刻在石頭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在學校,道德就是讓我們做個好學生。遇到老師,尊敬的道一聲“老師好”;遭到擁擠,默默地退出人群,靜靜等待;看到廢紙,彎下腰把它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裡;同學沒有筆,慷慨的借出一隻給他/她;灰塵滿滿的桌子沒人擦,拿出抹布擦乾淨;同學學習困難了,為他/她解答疑難問題。買上好東西,不與同學盲目攀比。

  在家庭,道德就是讓我們做個好兒女。父母累了,為他們捶捶背;父母渴了;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父母餓了,操起傢伙為他們做飯;父母病了,為他們請醫生看病;家裡亂了,父母累了,拿起工具幫他們整理;父母生日到了,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貼心的禮物。

  在社會,道德就是讓我們做一個好公民。他人的東西掉了,立刻歸還;老、幼、病、殘、孕的人在公交車上沒有位置坐了,起身讓座;人們大排長龍買東西,安安靜靜的等待;小樹苗被風吹歪了,把它扶正;看到捐款活動,毅然決然地拿出身上的錢捐款;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人行橫道前,一個老奶奶向前走幾步,又往後退幾步,看到後去幫助她過馬路。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既立規,不可反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氏教導子孫們小心謹記,表現出規矩既立不可反的道理。

  孔子贊同弟子做好事應該有善報,更不能讓行善的人有所損失。俗話說:“善有善報。”這是中國庚古不變的定理。而“行善”。“為善”之所以不及前者是因為它涉及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社會利益和道德問題,是規則問題。

  當一切規範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時候,你離邪惡有多遠?這是恐怖片〔隱身人〕海報的一句話。一個透明的人面對一個不透的世界時埋藏在你心底的慾望得到召喚,開始慢慢甦醒。於是就有了邪惡的“隱身人。”

  其實每個人的心底都靜置著邪惡,而筋骨邪惡的束縛一旦消失,那麼就有了人類歷史上的諸多暴行。即使在有規則的舒服下仍會有人蠢蠢欲動。爭先恐後的去做那個“隱身人。”

  對慾念的壓制來源於道德,這是一種來自人類社會長久社會活動中幾類的理念,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是我過古代儒學的中心之道。古人曰:無德必亡,唯德必威。也就是說沒有強制力量的道德是無力的從這一點來說,依法治國才是治理社會有效的切合實際的方法,而所謂的“以德治國”實際上是一種雞肋。

  人性所致,我們無法抑制慾念的衍生,但輿論力量的攻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這就是規則。

  記得有一位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寫過:在看似傷亂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被規範的放在某一個位置,一旦脫離了這個位置,我們將被這個世界所遺棄。”他筆下的威克菲爾違背的是另一種規則。

  正如《麥田守望者》中斯賓賽先生對霍爾頓所說:“人生就是一場球賽,我們都要遵守每一項這樣或那樣的規則。”是的,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參加這樣的“球賽”只有遵守既定的規則,就能將比賽進行到底。

  有一種善叫作惡,善因未必有善果,道德標準的社會基礎的制度與道德誰更有用?

看過的人還:

關於平淡的心情散文
關於平淡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品德的散文隨筆
關於優美的散文隨筆精選
精選關於竹子的散文隨筆_描寫竹子的散文
關於秋天的散文隨筆
寫關於愛情的散文隨筆
關於感恩的散文隨筆
關於精美的散文隨筆欣賞
關於等待的散文隨筆
最新關於未來的散文隨筆
關於相處的散文隨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