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平均分的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平均分是除法學習的開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為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感知,形成可靠的表象,建立牢固的模型,都將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認識裡面的內容。

  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展示兩種不同的方法,把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稱為平均分。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緊接著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各種實物,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這些活動,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由多次經歷的“平均分”的過程,找出平均分的方法,並在頭腦中由感性思維而形成抽象思維,為學生認識除法打好基礎。建立表象——動作思維——抽象思維,這是一個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而設定的螺旋式的知識上升的過程。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學生動手操作知道“平均分”的含義能按要求對物體進行平均分,初步瞭解平均分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平均分”的含義。懂得從不同角度進行平均分,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性,靈活性。

  情感發展目標:

  通過小組的擺,分,觀察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大多獨生子女的平等意識。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知道“平均分”的含義,瞭解平均分的方法 難點: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為認識除法打好基礎。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自主探索、情境演示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學習、合作交流。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紅花

  學具:小棒

  人教版二年級平均分說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1、從生活實際出發,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如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努力實現三維目標;

  3、立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情境和氛圍。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採取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如創設故事情境、實踐操作情境等。

  5、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結合班情、學情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課就根據學生的需要對教材的例題、練習都作了處理。

  二教學設計的過程

  第一流程: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說:“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分東西。比如:老師給我們分本子;分蛋糕。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猴子媽媽給猴子兄弟倆分桃的故事。想不想聽?”

  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演示課件。從前有座山,山上住著猴媽媽和她的兩個雙胞胎孩子。有一天,猴媽媽到山那邊摘了6個紅紅的桃子,她一進門,就給了猴哥1個,把剩下的5個全給了猴弟弟。猴哥一看,可不高興了:“媽媽!媽媽!你偏心!你不公平!”猴媽媽笑了笑,從猴弟弟那兒又分給他一個,可猴哥還是不滿意,說:“媽媽!媽媽!你還是不偏心!”猴媽媽看,說:“好好好!從弟弟那再分給你一個。”猴哥看著自己眼前的3個桃子,高興地笑了,說:“媽媽!現在這樣分才公平!”

  聽完故事,學生思考:為什麼猴哥說現在這樣分就公平了?由學生回答找到答案——同樣多。

  “對,同樣多,也就是平均分。我們今天就一起去研究研究“平均分”好嗎?”

  師板書,“小小研究員們,你們準備好了嗎?表現好老師可要發獎品哦!”

  設計意圖:這樣用故事引入,既會引發他們的興趣,又讓他們明白數學與生活有聯絡,使他們願意參與到數學的學習活動中來。用上小小研究員的稱呼,更能激發學生的成就感。

  第二流程:建立表象 理解新知

  1、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春天嗎?”

  師:“春天到了,陽光明媚,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瞧,二1班小朋友明天要去春遊了!”

  師出示課件,請小朋友觀察他們買了哪些食品。①許多的礦泉水、麵包、橘子、糖果等食品②把這些食品兩個兩個的分一類或三個三個的分一類。

  2、觀察食品的分法任意分——平均分

  提問:大螢幕,你們想說什麼?如:麵包每份都是2個也就是每份的數量相同。可讓學生自由地說

  3、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根據學生的回答,由麵包或礦泉水再次引出平均分。

  師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學生讀,找出關鍵詞。

  師:“你還能從圖中找出哪些東西是平均分的?”

  判斷練習,分得同樣多的打“√”,不是同樣多的打“×”。

  設計意圖:本節注重讓學生在春遊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完整地敘述平均分,在學生意識中形成一個平均分的表象。在進行敘述平均分的過程中,運用這樣的語言:你認為他說的怎樣,誰能比它說的更好?讓學生互相評價,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流程:實踐操作 提升新知

  把全班學生分成每4個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給予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主探索研究。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

  小組彙報分法。1個1個地分;2個2個地分„小組合作時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教師在彙報交流時,進行分法的優化

  2、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幾根?

  通過小組合作平均分,在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會用簡潔而完整的話敘述平均分的結果。

  3、把16根小棒平均分,有幾種分法?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彙報交流後,做課件中的填空練習。

  這是一道開放創新的綜合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平均分知識靈活創新地解決實際問題,併為下節課包含除作準備;同時,能在最後的結果中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規律。

  設計意圖: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分東西的時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說分的過程,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再次操作,通過分實物,觀察,交流,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全過程,體現分法多樣化。

  第四流程:評價總結 深化應用

  1、學生總結教師一邊補充一邊展示課件。

  2、師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

  師:“今天這節課,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老師要獎給你們每組12多小紅花。來!小朋友掌聲表揚一下自己!”

  師:“請你們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以最快的速度分好小紅花!”

  3、思想教育

  師:“嗯!小朋友們確實表現不錯!那,還記得老師剛開始講了個什麼故事嗎?”

  “那,老師有一個問題,要是你是我們故事中的猴哥哥,你會怎麼做呢?”

  設計意圖: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生活中並不是處處都要平均分,小朋友們要互相禮讓。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互相謙讓,我們的周圍、我們的世界才會更美好!

  人教版二年級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的。如“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你會怎麼分?” 巡視學生的操作,發現有不同的分法。但大多數學生是5個5個的分,因為他們從結果來考慮的。接下來的環節分撲克牌的設計我覺得很有必要。學生們在總數多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多種分法,有一張一張的分,有2張2張的分等等。充分體現了分法多樣化。

  2、注重學生敘述分的方法。創設情境並通過多次實踐操作,上臺展示,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分的過程,以及分的結果。學生做到了做數學、說數學,真正參與了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

  不足之處:

  應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我設計的稍有片面,高估了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課前讓學生分果凍,學生很認真地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我只注意強調每份分得同樣多是平均分,而沒有預設不是平均分的反例,結果在操作中就出現了每份分的不同樣多的情況。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用平均分與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


人教版二年級平均分教材分析及教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
相關知識
人教版二年級平均分的說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平均分教材分析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認識時間評課稿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說課稿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美術說課稿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荷花說課稿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燕子說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說課稿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