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作文歷史典故寫作素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高三學生複習時,要重視語文科目中寫作素材的複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晁錯削地

  漢景帝也像文帝一樣,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決心把國家治理好。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有個管家的官員叫晁錯,才能挺不錯,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漢景帝即位以後,把他提升為御史大夫。

  漢朝實行的是郡縣制,但是同時又有二十二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也就是所謂同姓王。到了漢景帝那時候,諸侯的勢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齊國有七十多座城,吳國有五十多座城,楚國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諸侯不受朝廷的約束,特別是吳王劉濞,更是驕橫。他的封國靠海,還有銅礦,自己煮鹽採銅,跟漢皇帝一樣富有。他自己從來不到長安朝見皇帝,簡直使吳國成為一個獨立王國。

  晁錯眼看這樣下去,對鞏固中央集權不利,就對漢景帝說:“吳王一直不來朝見,按理早該把他辦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時對他很寬大,他反倒越來越狂妄自大。他還私自開銅山鑄錢,煮海水產鹽,招兵買馬,準備叛亂。不如趁早削減他們的封地。”

  漢景帝還有點猶豫,說:“好是好,只怕削地會激起他們造反。

  晁錯說:“諸侯存心造反的話,削地要反,不削地將來也要造反。現在造反,禍患還小;將來他們勢力雄厚了,再反起來,禍患就更大了。”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很有道理,決心削減諸侯的封地。諸侯大多不是荒淫無度,就是橫行不法,要抓住他們的罪惡,作為削減封地的理由,還不容易!過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個郡,有的被削掉幾個縣。

  晁錯的父親聽到這個訊息,從家鄉潁川***今河南禹縣***特地趕了出來。他對晁錯說:“你當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經夠高的了。怎麼不安分守己,硬管閒事?你想想,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親,你管得著?你把他們的封地削了,他們哪一個不怨你,恨你,你這樣做究竟是為的什麼?”

  晁錯說:“不這樣做,皇上就沒法行使權力,國家也一定要亂起來。”

  他父親嘆了口氣說:“你這樣做,劉家的天下***,我們晁家卻危險了。我老了,不願意看到大禍臨頭。”

  晁錯又勸了他父親一陣。可是老人不體貼晁錯的心意,回到潁川老家,服毒自殺了。

  晁錯正跟漢景帝商議要削吳王濞的封地,吳王濞先造起反來了。他打著“懲辦奸臣晁錯,救護劉氏天下”的幌子。煽動別的諸侯一同起兵叛亂。

  公元前154年,吳、楚、趙、膠西、膠東、甾川***甾音zī***、濟南等七個諸侯王發動叛亂。歷史上稱為“七國之亂”。

  叛軍聲勢很大,漢景帝有點嚇了。他想起漢文帝臨終的囑咐,拜善於治軍的周亞夫為太尉,統率三十六名將軍去討伐叛軍。

  那時候,朝廷上有個妒忌晁錯的人就說七國發兵完全是晁錯引起的。他勸漢景帝說:“只要答應七國的要求,殺了晁錯,免了諸候起兵的罪,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他們就會撤兵回去。”

  漢景帝聽信了這番話,說:“如果他們真能夠撤兵,我又何必捨不得晁錯一個人呢。”

  接著,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彈劾晁錯,說他大逆不道,應該腰斬。漢景帝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著良心,批准了這個奏章。

  一天,中尉來到晁錯家,傳達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議事。晁錯還完全矇在鼓裡,立刻穿上朝服,跟著中尉上車走了。

  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忽然拿出詔書,要晁錯下車聽詔。中尉宣佈了漢景帝的命令,後面一群武士就一擁而上,把晁錯綁起來。這個一心想維護漢家天下的晁錯,竟這樣莫名其妙地被腰斬了。

  漢景帝殺了晁錯,派人下詔書要七國退兵。這時候吳王濞已經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不少地盤。他聽說要他拜受漢景帝的詔書,冷笑說:“現在我也是個皇帝,為什麼要下拜?”

  漢軍營裡有個官員名叫鄧公,到長安向景帝報告軍事情況。漢景帝問他說:“你從軍營裡來,知不知道晁錯已經死了?吳楚願不願意退兵?”

  鄧公說:“吳王為了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這次借削地的因頭髮兵,哪裡是為了晁錯呢?陛下把晁錯錯殺了,恐怕以後誰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但後悔已來不及。虧得周亞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吳、楚兩國的叛軍正面作戰,卻派一隊輕騎兵抄了他們的後路,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楚兩國軍隊沒有糧食,自己先亂起來。周亞夫才發動精兵出擊,把吳、楚兩國的兵馬打得一敗塗地。

  吳、楚兩國是帶頭叛亂的,兩國一敗,其餘五個國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個月時間,漢軍就把七國的叛亂平定了。

  漢景帝平定了叛亂,雖然仍舊封了七國的後代繼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後,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國裡徵收租稅,不許干預地方的行政,權力大大削弱,漢朝的中央政權才鞏固下來。

  :尤伯的眼淚

  很早以前,龍山腳下住著十幾戶人家。有一家姓尤的老人叫尤伯,他特別喜歡下棋。他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叫尤雲,還沒有成家。一家人勤勤懇懇,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這一年的夏天,尤伯到山上修理樹木。因天氣炎熱、幹了不大一會,就滿身大汗,又渴又累又餓,就想到西南面那棵大槐樹歇會兒。到了樹下,看見兩位白髮老頭在那裡下棋,旁邊放著一把茶壺和兩隻菜碗,便走向前去起來。

  因他在家也經常和別人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兩位老人攀談起來,有時還指指點點。兩位白髮老人對他也挺熱心,還讓尤伯喝了一碗茶。尤伯碗茶下肚,只覺得一股清香從肚子裡往上升,什麼熱了,累了,餓了,渾身那個輕鬆自在勁就別提啦。不一會兒,就叭在兩個老頭下棋的石臺前,迷迷糊糊地感覺到,山邊的雲兒忽兒黑忽兒白,忽兒濃,忽兒談;山下地裡,忽兒黃,忽兒綠。等他一覺,兩位老頭棋還沒下完。越看越有些溪蹺,最後棋也看不懂了。一想明天兒子尤雲要到濟寧府去,便和兩個老人打了個招呼,匆匆忙忙下山去了。

  尤伯剛走到山腳下,便覺的路越走越不對勁,和原先的不一個樣子。地裡人他一個也不認識,也沒一個人認識他。根據自己的印象,找到自己的村子,可村子比昨天大多了,人比昨天多多了。滿村子找自己的家,從南頭找到北頭,從西頭找到東頭,也沒找到。這時,一位發須雪白的老頭走了過來,他忙向老人打了個招呼,問了老漢的姓名、年齡,為什麼在這裡住。那老漢告訴他:他姓尤,祖祖輩輩地住在這個莊上,今天已九十三歲了。尤伯又問老漢:尤雲到什麼地方去了?那老漢告訴他:尤雲是他的老爺的老爺。老漢吃驚的反問尤伯:“您怎麼知道我家老爺?”尤伯也沒有回答,就上山去了。他要找兩位下棋的老人問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尤伯到了山上,找遍了整個山,也沒有找到那兩個下棋的老人和那棵參大的大槐樹,他越想越覺得悲傷:妻子沒有了,兒子也不在了,世間的人,沒有他一個近人,也沒有他一個認識的人,身不由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方大哭起來。他從天黑哭到天明,又從天明哭到天黑,不知哭了多少天。落下的眼淚,把腳下的山石穿,形成了一個山洞。尤伯哭累了,就昏睡過去,在他昏睡當中,就聽著一個老人拍著他的肩膀,說:“徒兒,別哭了。你的淚要不流到東海邊去,這裡早成汪洋大海了。你看棋的時候,雲黑是雨,雲白是雪,雲濃是風。地裡黃和綠,那是一年四季的變化。這是你的刀,下山去,為人間做點好事吧!”他猛地醒來,什麼也沒有。四周一望,發現了他的那把刀,刀雖是原先的,可閃著金光,銳利無比。

  尤伯按著那個老人的吩咐,便下山了。他在龍山住過多年,做了不少除霸安良的好事,後來玉帝把他召回了天廷。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淚水滴成的山洞叫“老尤洞”。

  :孔子周遊列國

  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的幫助下,大敗楚國,聲勢很大,連中原一些大國都受到威脅,首先受到威脅的是齊國。齊國自從齊桓公死後,國內一直很不***。後來到齊景公當了國君,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嬰當相國,重新整理朝政,齊國又開始興盛起來。

  公元前500年,齊景公和晏嬰想拉攏鄰國魯國和中原諸侯,把齊桓公當年的事業重新干一下,就寫信給魯定公,約他在齊魯交界的夾谷地方開個會。

  那時候,諸侯開會,都得有個大臣當助手,稱做“相禮”。魯定公決定讓魯國的司寇***管司法的長官***孔子擔任這件事。

  孔子名叫孔丘,是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陬音zōu***人。他父親是個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歲上就死了父親,靠他母親帶著他搬到曲阜住下來,把他撫養成人。據說他從小很愛學禮節,沒有事兒,就擺上小盆小盤什麼的,學著大人祭天祭祖的樣子。

  孔子年青時候,讀書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禮作樂的周公,對古禮特別熟悉。當時讀書人應當學的“六藝”,也就是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寫、計算,他都比較精通。他辦事認真。開頭他當過管理倉庫的小吏,物資從來沒有缺少;後來又當管理牧業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沒到三十歲,名聲就漸漸大了起來。

  有些人願意拜他做老師,他就索性辦了個私塾,收起學生來。魯國的大夫孟僖子***僖音xī***臨死時,囑咐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到孔子那兒去學禮。靠南宮敬叔的推薦,魯昭公還讓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禮樂。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家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轟走了。孔子就到齊國去,求見齊景公,跟齊景公談了他的政治主張。齊景公待他很客氣,還想用他。但是相國晏嬰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結果齊景公沒用他。孔子再回到魯國,仍舊教他的書。跟隨孔子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魯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東汶上縣***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長官***,又從司空調做了司寇。

  這一回,魯定公把準備到夾谷跟齊國會盟的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齊國屢次侵犯我邊境,這次約我們會盟,我們也得有兵馬防備著。希望把左右司馬都帶去。”

  魯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張,又派了兩員大將帶了一些人馬,隨同他上夾谷去。

  在夾谷會議上,由於孔子的相禮,魯國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會後,齊景公決定把從魯國侵佔過來的汶陽***今山東泰安西南***地方的三處土地還給了魯國。

  齊國的大夫黎鉏認為孔子留在魯國做官對齊國不利,勸齊景公給魯定公送一班女樂去。齊景公同意了,就挑選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魯國去。

  魯定公接受了這班女樂,天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政事。孔子想勸說他,他躲著孔子。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

  打那以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可是,那個時候,大國都忙於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著被併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孔子宣傳的一套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主張,當然沒有人接受。

  他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沒有用他。

  有一回,孔子在陳、蔡一帶,楚昭王打發人請他。陳、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發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圍困在那裡,斷了糧,幾天都沒吃上飯。後來,楚國派了兵來,才給他解了圍。

  孔子在列國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許多釘子,年紀也老了。末了,他還是回到魯國,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學生上面。

  孔子在晚年還整理了幾種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詩經》、《尚書》、《春秋》等。《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時期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民間歌謠,它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尚書》是一部我國上古歷史文獻的彙編。《春秋》是根據魯國史料編成的一部歷史書,它記載著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後,他的弟子繼續傳授他的學說,形成了一個儒家學派,孔子成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學術思想在後世影響很大,他被公認為我國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的人還:

高中語文成語典故寫作素材
高中議論文作文精彩範文素材
相關知識
高三語文作文歷史典故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歷史典故寫作素材
高考語文歷史典故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有關歷史典故作文素材
高中語文有關歷史典故作文素材
高三第二學期歷史教師工作總結
曲高和寡成語有什麼歷史典故
三餘讀書的歷史典故
三豕涉河的歷史典故
高考語文作文歷史典故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