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21世紀全世界的計算機都將通過Internet聯到一起,資訊保安的內涵也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不僅從一般性的防衛變成了一種非常普通的防範,而且還從一種專門的領域變成了無處不在.當人類步入21世紀這一資訊社會,網路社會的時候,我國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網路安全體系,特別是從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網路安全體系。

  一個國家的資訊保安體系實際上包括國家的法規和政策,以及技術與市場的發展平臺.我國在構建資訊防衛系統時,應著力發展自己獨特的安全產品,我國要想真正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最終的辦法就是通過發展民族的安全產業,帶動我國網路安全技術的整體提高。

  計算機方法

  1保密性

  資訊不洩露給非授權使用者、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

  資料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資訊在儲存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而且還需要有相關埠的保護

  3可用性

  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資訊。

  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係統的正常執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4可控性

  對資訊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穩定、保護、修改的能力。

  5可審查性

  從網路執行和管理者角度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資訊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陷門”、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非法佔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脅,制止和防禦網絡黑客的攻擊。對安全保密部門來說,他們希望對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國家機密的資訊進行過濾和防堵,避免機要資訊洩露,避免對社會產生危害,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從社會教育和意識形態角度來講,網路上不健康的內容,會對社會的穩定和人類的發展造成阻礙,必須對其進行控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在計算機上處理的業務也由基於單機的數學運算、檔案處理,基於簡單連線的內部網路的內部業務處理、辦公自動化等發展到基於複雜的內部網***Intranet***、企業外部網***Extranet***、全球網際網路***Internet***的企業級計算機處理系統和世界範圍內的資訊共享和業務處理。在系統處理能力提高的同時,系統的連線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但在連線能力資訊、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時,基於網路連線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整體的網路安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網路的物理安全、網路拓撲結構安全、網路系統安全、應用系統安全和網路管理的安全等。

  因此電腦保安問題,應該像每家每戶的防火防盜問題一樣,做到防範於未然。甚至不會想到你自己也會成為目標的時候,威脅就已經出現了,一旦發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極大的損失。

  維護網路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數字證書、數字簽名和基於本地或雲端的防毒軟體等構成。在法律方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

網路安全工具
網路安全知識與防禦
相關知識
網路安全分析
計算機通訊網路安全探析的論文
淺談計算機通訊網路安全與防護策略的分析論文
計算機網路安全和防火牆技術分析論文
計算機網路安全及防火牆技術分析論文
網路安全安全分析
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論文
計算機通訊中的網路安全問題探析論文
關於網路安全與道德作文
網路安全倡議書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