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設計一個好的初中物理教案,對於初中物理教學是有很大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教師參考!

  慣性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慣性現象,知道任何物體在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

  2.會解釋簡單的慣性現象

  能力目標:

  1.通過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象,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運用慣性知識解釋現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情感目標:

  通過慣性應用與防止的教學,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從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出發,給出慣性的概念注意慣性和慣性定律的區別;然後從生活經驗的角度,提供一些慣性現象來說明無論運動的物體或靜止的物體都具有慣性,既幫助學生認識慣性現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於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對交通事故的分析,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慣性現象的危害,還提高了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最後通過“想想議議”的討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慣性概念的理解.

  教法建議

  1.要重視實驗教學,突出現象教學

  慣性現象很多,由於實驗的特點是比較簡單,可操作性強,所以有些實驗可採用並進式的方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既可活躍氣氛,提高興趣,同時還訓練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驗的能力。如讓學生用自己的鑰匙和一張紙條在課桌邊上動手做慣性實驗。有些演示實驗,可讓學生登臺表演。

  2.通過教學訓練物理語言和表達能力。

  可以慣性小車演示實驗為例,讓學生解釋木塊往後倒和往前倒的原因,訓練如何運用知識解釋問題。慣性現象的分析可參考以下步驟:

  1確定研究物件。明確研究物件是哪一個物體或同一個物體的哪兩個不同部分。

  2弄清楚研究的物體原來處於什麼狀態?運動還是靜止

  3什麼原因是物體或同一物體的某一部分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由於慣性,研究物件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於是出現了什麼現象?

  還可參考典型例題示例中的部分內容

  3.易出現的錯誤想法如下,要注意糾正。

  1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2慣性是力,即慣性力

  3不受力有慣性,受力無慣性

  4靜止有慣性,運動無慣性

  4.可補充的慣性實驗可當堂演示,也可製作成錄影片

  1 如圖9-2-1所示,在裝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紙板,紙板上放一雞蛋。迅速擊打雞蛋下的硬紙板,雞蛋豎直落入杯中,並沒有沿水平方向運動。表明原來處於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此實驗比較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宜作為引入課的實驗。

  2小車上的圓柱體

  3菸圈實驗演示氣體的慣性

  4車上投籃實驗演示運動物體的慣性

  慣性教學反思:

  慣性,是初中物理的重點,也是難點,上本節課時恰好是天氣較熱的下午第一節課,不少學生昏昏欲睡,而我充分利用演示實驗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睡意全無,幫助他們理解和體會了慣性的概念。

  本節課我精心設計了若干演示實驗和學生小實驗實驗,演示實驗有1.慣性小球;2.小車運木塊起動和突然剎車;3.用橡皮筋將紙彈彈射出去;4.小車運水起動和突然剎車;5.轉動傘把甩水:6.氣體也具有慣性等。通過在課堂上演示這些實驗,變抽象為具體,由靜到動,由易到難,使學生更易理解所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課堂十分輕鬆活躍。

  另外,教學中學生出現了幾個問題:

  1、有學生解釋慣性現象時用到了這些字眼“慣力”“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我糾正了這些錯誤說法,強調應該說“物體由於慣性”。

  1、還有學生認為慣性大小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大,慣性就越大。理由是如汽車跑的越快越不容易停下來。我利用反證法很快解決,即如果結論成立,速度小則慣性也應該小,速度為零也就沒有慣性了。與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不符。學生豁然開朗。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材料
物理選修電磁感應練習及答案解析
相關知識
慣性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電熱的作用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二力平衡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牛頓第一定律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電功率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焦耳定律初中物理教案及反思
有機物初中化學教案及反思
行星的運動物理教案及反思
溶解度初中化學教案及反思
一氧化碳初中化學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