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教學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到延安學習就是“延安精神及其時代意義”,指出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之昇華,是革命精神之結晶,是時代精神之顯現。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3月3日至12日,我參加了第四期處級領導幹部研修班赴延安異地教學活動,通過課堂學習、實地考察、現場體驗等形式,跟隨歷史的腳步,學習了延安精神,感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歷程,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思想得到昇華,精神得到洗禮。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延安之行是一次革命歷史教育

  延安是革命聖地,也是我心懷敬仰併為之嚮往的地方,以往對延安的認識是通過書籍、影視作品等形式,此次延安之行是我第一次來到延安,給了我一個實地認識延安、感受延安的機會。通過尋訪革命舊址、聆聽老師現場教學,重溫了黨在延安的革命歷程,全面系統地瞭解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歷史功績。美國記者斯特朗曾感嘆:延安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物質享受,但住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寶塔山、楊家嶺、王家坪,棗園,中共中央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生活和戰鬥的痕跡,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通過學習,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造生存的奇蹟、革命的奇蹟、區域性執政的奇蹟,並最終奠定共和國的基石的偉大曆程。

  二、延安之行是一次黨性修養教育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通過老師講授“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弘揚延安精神,踐行群眾路線”等課程,系統梳理了延安精神是如何培育形成的,深入解讀了延安精神的內涵,共同探討了如何弘揚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正是以***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引導和激勵著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最終取得革命勝利。

  延安精神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它的價值也是在實踐中實現的,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各個時期,造就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革命精神、建設精神和改革精神,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演進歷程,充分表現延安精神的當代價值。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揚延安精神要既不割斷歷史,也不落後於時代,作為一名西城區的幹部,更要注重從實際出發,闡釋延安精神的當代價值。一方面要緊密聯絡國情、黨情、民情,聯絡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實際問題,發揮延安精神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發展的實際效能;另一方面要服務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儘可能多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努力做延安精神的深入學習者、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三、延安之行是一次自我反思教育

  對我來說,此次赴延安的學習,既是一次學習經歷,更是一次反思自省的心路歷程。隨著黨的歷史方位及其時代使命的轉變,黨的自身建設的任務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對黨員素質、能力、品質、精神狀態的要求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通過對延安精神的學習和對照反思,我認為自身還有許多的不足,比如:對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平時對自己的剖析自省不夠,黨性修養與艱苦奮鬥的自覺性減弱等等,還需要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進一步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公僕意識,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加強黨性鍛鍊,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政策業務水平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能力,以實際行動給延安精神以新的詮釋,使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煥發出更新更強的活力。

  篇2

  按照周口市局素質提升年活動安排,全市質監繫統紀檢監察人員一行28人組成學習考察團在市局朱局長的帶領下,於20xx年11月28日晚乘車赴革命聖地延安進行考察學習。此行目的旨在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區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提高全市質檢系統紀檢監察人員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

  第二天下午,學習團抵達延安,在延安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中國共產黨中央大會堂***舊址***、楊家嶺、延安革命博物館,寶塔山、棗園等。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地方,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中共七大舊址內,教授們生動的講解使全體人員更形象、更生動、更具體的瞭解到了延安13年的革命史和這一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細節以及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如瓦窯堡會議、洛川會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七大”等歷史事件,我知道了這些歷史事件都是在什麼背景下召開的,都解決了什麼問題,產生了怎樣的後果。瞭解到了當時的事件參與者都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為***、周恩來、朱德等領袖們在不同的歷史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超人膽識和謀略,集體智慧和正確的戰略決策感到驕傲和自豪!為張聞天、劉子丹、王稼祥、張國燾、林彪、張學良、楊虎城、白求恩、楊步浩曾經做出的貢獻而感慨。對當時中國的大時代背景,共產國際的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國民黨的圍剿、日本的侵略等事件從一個側面有了更多的瞭解。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豐富的人物模型、滄桑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給同志們再現了革命延安的生產、生活、戰爭、文體情況、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到了當時保衛人員用的步槍、乾糧袋、揹包等,還有當時為了打破日軍及國民黨政府對延安經濟封鎖,我黨為了生產自救開展生產運動時用的棉花紡車、農具等。大家佇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彷彿循矩著歷史的足跡,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情景和革命先輩們當時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革命和生產的高昂革命鬥志。 面對一張張圖片和一件件歷史文物呈現出的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參觀者們久久肅立,思緒萬千。

  整個參觀過程就像歷史的真實再現,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心靈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它真實地告訴你什麼是歷史,如何深層次地理解歷史。更加深刻理解和領悟了我們黨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培育和形成的延安精神。它不僅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國際友愛精神等等,它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科學總結和昇華,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是不斷進取、不斷探索、永不停歇的民族之魂。我被這些精神所感動,更為這些精神所煥發出來的力量而所折服,這些先驅們正是用這樣一些精神的力量與敵人對抗,儘管他們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憐的小米加步槍,但他們的精神力量無比強大,讓敵人聞風喪膽、落荒而逃,這是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我黨精神力量的偉大勝利。

  通過幾天來的學習考察, 給我上了一堂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生動一課。在當前全系統工作任務重、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局領導安排全體紀檢監察人員來革命聖地學習受教育,是對全體紀檢監察人員關心愛護、充電、洗腦,幫助和能力再提高,同時我也更加感受到肩負的重任。

  結合我們工作實際,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要把這次學習作為新起點,要學有所用,最重要的要在工作中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提高學以致用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堅持在幹中學,學中幹,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和高昂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二是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新。作為基層質監隊伍中的一名工作者,結合自己崗位的實際,以身作則,艱苦奮鬥,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埋頭苦幹,帶頭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 三是要擺正位置,努力在實踐中體現黨的宗旨,做到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真正成為人民的公僕。把心思謀在質監事業的發展上,本領用到質監事業的本職工作中,以自己實際行動實踐延安精神。四是要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勤政廉政,艱苦奮鬥。做到辦事求嚴,講話求真、彙報求實,文風求正。要謹言慎行,遠離誘,慎交友,重自省,嚴律己。結合當前的實際和工作特點,堅決反對揮霍浪費、腐化奢侈,積極倡導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要提高從政治上觀察、考慮、處理問題的自覺性,增強政治辨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把防腐拒變、勤政廉政作為自身的自覺行動,確保任何時候都不為名利所惑,不為金錢所動,不為人情所擾。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中國人民在世界舞臺的尊嚴地位,為質監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3

  作為研修班“黨性教育單元”培訓的一次重要安排,我們於3月2日從首都北京來到延安學習繼承延安精神,進行黨性鍛鍊。七天裡內心感到了一次次的震撼、思想受到了一次次的洗禮,入黨以來確實是第一次,有生以來也是第一次如此強烈、如此深刻。這裡我用三個心情作為總結交流的主線,與大家分享。

  一是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延安。

  早春三月,懷著十分嚮往的心情,我們研修班來到延安,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紅色首都、革命聖地,接受紅色教育,所以很期待。從課程安排來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專題講座,又有現場教學,還有交流討論,又在寶塔山上重溫了入黨誓詞。出發之前,並沒有覺著這次出行會與過去參加黨性鍛鍊的經歷有什麼不同。認為無非是看看革命遺蹟,聽聽先進事蹟,感性上受受教育,思想上受受觸動。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這種滲透式的教學,帶給我的最大收穫不僅是感性的觸動,而更是理性認識的提高。

  二是懷著崇敬的心情感受延安。

  延安的確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殿堂,寶塔山、延河、楊家嶺、橋兒溝、棗園、王家坪、窯洞、……走在這片土地上,有一種神聖的感覺。延安革命紀念館、抗大紀念館,一幅幅生動的革命歷史畫卷,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這幾天,腦海中不時浮現出當年的景象,想象著中央紅軍長征結束來到陝北,他們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無比的窘迫和艱難。然而,就是這樣一群人,在陝北這片千溝萬壑的貧瘠而負重的土地上生了根,發了芽,有了新的開始,長成了參天大樹。“黨中央,***,延安精神”這幾個詞語經常盤旋在頭腦裡,令人追憶昔日的輝煌,經過13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共產黨走出了陝北,最終解放了全中國。這是人類史上的創舉!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在我國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程序中具有極端重要的作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讓我深切地、系統地認識到了我黨由小到大、由不成熟到成熟,革命事業從低谷走向高潮的根本原因。也為我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感到自豪和榮光。

  通過聽講和實地參觀,猶如身臨其境,處處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光芒。無論是教授們的課堂教學,延安精神無一不是核心內容,還是現場教學中,無一不受到延安精神的薰陶。延安精神的靈魂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核心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實現途徑是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顯著特徵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我們聆聽當年無數革命英烈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為之動容,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熱愛我們的黨,不堅定理想信念,不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呢。

  今天的日子與六十年前的延安時期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是密切聯絡群眾的作風依然要保持。作為基層領導幹部,我們是黨聯絡群眾的紐帶,要給百姓辦實事,要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特別是眼睛要能向下,要保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一致性。

  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實事求是,這一點尤為重要,反思一下我們以往的工作中是不是都能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做,恐怕大多數人都不能百分之百做到。想想那些革命英烈,想想延安精神,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實事求是呢。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我們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我們的人口總量世界第一位,人但均GDP才排84位***20xx年***,按人均看我們國家還很落後,總體還不富裕,所以依然要保持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三是懷著滿足的心情離開延安

  這幾天的學習,對於我個人來說確實很有收穫,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四點:

  1、對延安精神有了個人的理解

  前面談到的關於延安精神的認識,是普遍性的解讀。在學習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點啟示:一是敢於糾弊改錯。我黨不論是在自身建設、軍事鬥爭,還是邊區執政等工作中,每每出現波折或者是錯誤時,能夠很快地發現和糾正錯誤。這也是共產黨獨有的胸襟,是實事求是精神的切實表現,具有重要的現實示範意義。二是充分發揚民主。延安時期,不論是黨內選舉還是邊區政府的選舉都體現了民主的精神,這種民主的做法不僅與當時的國統區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而且對於今天發展民主同樣應該具有借鑑意義。

  2、對黨性的進一步認識

  這次延安之行,我最大的收穫是對黨性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過去,認為黨性就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和修養,是在做人、做事和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方面的最基本要求,要樂於助人,要勤奮工作,要廉潔自律,要甘於奉獻,要不怕犧牲,這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通過學習,認識到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黨性首先是共產黨的本質屬性,也就是共產黨區別於其它政黨的固有特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黨性的核心和根本。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黨員要把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服務理念更加融入各項工作之中,把錘鍊黨性修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組織和群眾常懷知恩之心,對權力和待遇常懷知足之心,對名利和慾望常懷知止之心,端正心態、擺正位置、校正行為,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3、對做好群眾工作的重新認識。

  在延安學習期間,對我觸動最大的一句話就是***說過的一句話:“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就物質生活條件來看,當時的國統區和白區要比延安優越得多,但是還有許多仁人志士和熱血青年紛紛奔赴延安,投奔共產黨,我想根源就在於***的這句話。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直接體現。今天我們要教育和動員廣大群眾和基層黨員聽黨的話,跟著黨組織走,其動力和根源,還是要給於看得見的物質利益,使他們感到明天更有希望,明天會更好。因此在今天的新形勢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回歸宗旨意識,做任何事都要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否則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寸步難行。

  4、關於黨性教育的認識。

  我們不能迴避黨性還有一個屬性就是易退化性或者叫懶惰性,也就是說如果不持續地進行黨性鍛鍊,那麼原來培育的黨性就可能日漸消退。因此,黨性教育是終身教育,需要身臨其境地體驗,需要經常反覆地強化,從而內化於心、潛在於身,實踐化為自覺。這就需要重視環境效應,要突出自上而下的示範作用。每名黨員都有義務堅持黨性,都有義務嚴格要求自己,然而一名黨員的黨性的形成和堅持,決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就是說一名黨員能不能堅持黨性,不僅取決於個人的努力,而且取決於他身處的環境,這個環境不是一般的外部環境,而是黨組織的內部環境。內部環境的建設一方面要靠制度,另一方面要靠自上而下的示範作用。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率先垂範,推進作風改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延安學習雖然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我對自己思想認識和工作實踐的反思還沒有結束,今後我將用延安精神來不斷錘鍊自己的黨性,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質。我堅信,我們的黨肯定會通過不斷糾偏,來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沿著正確的道路,實現中國夢。

學習洋思教學心得體會
學案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延安教學心得體會6篇_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
延安教學心得體會6篇_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2
延安教學心得體會
教師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_最新教師學習延安精神心得與體會
教師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_最新教師學習延安精神心得與體會
學習延安精神心得範文_弘揚延安精神心得體會7篇
弘揚延安精神心得體會範文_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
兩學一做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
高中語文老師教學心得體會
新學期高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