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課後複習時,要做好四件事:

  ***一***嘗試回憶嘗試回憶就是獨立地把老師上課的內容回想一遍。具體地說,就是下課後自己考一考自己:今天老師主要講了幾個問題?有哪些已經弄懂了?哪些不懂?哪些不完全懂?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1***可以及時檢查當天聽講的效果如果自己能獨立地回憶出全部或大部分內容,那就證明自己的預習和聽講的效果是好的,也就是在領會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基本上記住了。如果回憶不出來,就應當及時查詢原因,以改進預習和聽講。回憶時,可以邊回憶邊對照書本,也可以回憶完以後再看書。為了回憶時能更加專心,回憶的線索能更清楚的展現在眼前,使回憶能有個“支撐點”,可以用草稿紙把回憶的重點簡要地寫出來。

  ***2***可以提高記憶力由於每回憶一次,都需要把頭腦中“貯存”的知識“提取”一回,每“提取”一回,就能使知識強化鞏固一遍。這對於提高記憶力自然是有好處的。可見,嘗試回憶是一種積極的複習方法。

  ***3***能增強看書和整理筆記的針對性有個學生在總結中說:“通過回憶,把老師上課講的在腦子裡過一遍,記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經懂得的部分,那些沒有記住的就往往證明自己還沒有掌握好。”這話很有道理。實標上,回憶是學習成果或者說知識鞏固程度的無聲表達。如果回憶不起來,當然會著急地翻書查筆記;這就不僅提高了看書和整理筆記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看書和整理筆記的針對性,因為此時自然會把回憶不起來的部分作為看書和整理筆記的重點。

  ***4***能養成善於動腦思考的習慣課後複習時直接看書,要比嘗試回憶“省腦筋”,但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嘗試回憶,要追尋思索的過程,概括上課所學的主要內容,一旦想不起來時,就要千方百計地尋找回憶的線索,這很費腦筋。一個經常搞嘗試回憶的學生,不僅記憶力大增,而且能逐漸養成好動腦筋的習慣。有人說過:“人們總是逃避艱苦的思考”,我們一定不要在思考面前做逃兵。有的學生也抓課後複習,可是複習的方法卻像看小說似地把書從頭到尾讀一遍。讀書時一看就明白,但一放下書本就什麼也想不起來。如果離開書就不能獨立地把所學的知識回憶出來,就很難做到獨立地應用這些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後的嘗試回憶,也正是使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的重要方法。

  ***二***看教科書這是課後複習要做的第二件事,一般在嘗試回憶後進行。優秀生在學習時很重視教科書的使用,他們知道,教科書是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學者、有經驗的老師依據教學大綱,根據知識的科學體系,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編寫的。一般寫得非常精練、嚴謹和深刻,是一般參考書無法代替的。教科書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共同依據,也是老師考核學生的主要依據。如果不認真鑽研教科書,不認真完成教科書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就無法掌握好中學的基礎知識,也不容易使基本能力得到提高。抓住了教科書,也就抓住了基礎和根本,這也正是優秀學生的聰明之處。有些學生的教科書,學完以後看上去像一本新書一樣,這不僅僅是因為保管得好,更重要的是他很少使用教科書,造成學習時抓不住要點,落後於別人。由於課後複習時看教科書已不是初學,而是在預習、聽講和回憶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對於上課已經明白和記住的部分,就不必再花很多時間了,要把時間花在回憶時想不起來、記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看書時,可用彩筆把書上的重點部分,新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畫標出,在書的四周空白處記下簡要的體會,高度概括課文內容的語言以及有利於記憶、帶提示性的語句,以便以後再看時,能迅速抓住要點,回憶起關鍵的內容。另外,在書上每出現一個新概念,就可以在教科書空白處的相應位置上把概念的名稱寫出來。這樣,教科書又成了一本字典,複習時查詢起來很方便

  追問嘗試回憶的過程要要細到每一個細節嗎

及時複習的好處
預習的方法與有是那些
相關知識
課後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高三政治二輪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初三衝刺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高二生物期末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生物課前預習的方法有哪些
高考地理複習的方法有哪些
課內課外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課內課外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孩子愛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