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科學知識練習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科學知識是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的一個重要知識點,考生不可掉以輕心。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學素養的四個核心因素是科學興趣、_、_、科學方法。

  2、凸透鏡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國"神州"五號載人飛船首次發射成功,首位航天員是。

  4、植物的葉一般可以分為_、_、_三部分。

  5、物體的冷熱程度叫_。要精確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據_的性質製成的。

  6、人類生長髮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全部來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質、_、_、_、_五種營養成分。

  7、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我國科學家是_。

  8、_、_和_是三種常用的淨化水的方法。

  9、熱空氣受熱上升,冷空氣流過來補充,就形成了_。

  ***二***、選擇***10分,每題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確順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種類最多,數量最多的動物是******。

  A、鳥類B、哺乳動物C、爬行動物D、昆蟲

  3、下列物體,能溶解於水的是******。

  A、白糖、油B、食鹽、沙C、氧氣、白糖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頭辨別物體時的順序,依次為******。

  A、先看後聞再嘗B、先看後嘗再聞C、先嚐後看再聞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當於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6、我們在燈光下能看到物體,是光的******。

  A、反射現象B、折射現象C、輻射現象D、直射現象

  7、彩虹的顏色一般可以分為******。

  A、五種B、六種C、七種D、無數種

  8、下列不屬於果實的是******

  A、無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蘿蔔

  9、磁鐵中吸鐵本領最強的部分是在******。

  A、中間和兩端B、中間或兩端C、兩端D、中間

  10、使用酒精燈的正確步驟是******。

  A、開啟燈帽豎放,從下往上點火,用內焰加熱,從正面蓋上燈帽

  B、開啟燈帽豎放,從上往下點火,用外焰加熱,從側面蓋上燈帽

  C、開啟燈帽豎放,從下往上點火,用外焰加熱,從側面蓋上燈帽

  ***三***簡答。***40分,每題8分***

  1、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2、日食的成因是什麼?

  3、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4、什麼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

  5、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現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後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後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

  ***四***、案例分析***10分***

  對於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應該是15顆。"另一位學生馬上補充:" 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麼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老師接著又問另一位學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 志上說是16顆。"這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範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也落後了。木星的衛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後我 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答案

  ***一***填空

  1、科學精神、科學概念、

  2、成像、聚光

  3、楊利偉

  4、葉片、葉柄、葉脈

  5、溫度、溫度計、液體熱脹冷縮

  6、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

  7、袁隆平

  8、沉澱過濾消毒

  9、風

  ***二***、選擇

  1、A 2、D 3、C 4、A 5、B 6、A 7、C 8、D 9、C 10、C

  ***三***、簡答

  1、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答: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麼?

  答: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裡的人,由於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太陽的一部分,於是形成了日食。

  3、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答:雷電是發生在天空中的大規模的放電現象。天空中的雲,有的帶正電,有的帶負電;當兩塊帶不同種電的雲相互接近時,就會發生大規模的放電現象。放電時出現的電火花就是閃電,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

  4、什麼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

  答:植物的葉子中的每一個葉綠體,都是一個小小的綠色"食品"加工廠。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綠體可以把根吸收來的水分和由氣孔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養料,同時放出氧氣。葉的這種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義:葉的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製造了養料,還為動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養料和氧氣。

  5、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現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後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後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

  答:《沉與浮》一課"土豆沉浮"的實驗程式,先放水與先放鹽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因為不管水與鹽哪樣物體先放,對溶解的鹽水來說,它的密度都不會發生改變 ***最好先放適量的水,再根據需要多次放鹽進行攪拌***。但對放土豆的先後時間就有一定的講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調製***攪拌***鹽水的過程中,時間一 長,土豆有可能會被鹽水浸潤,由於鹽水的高滲透作用,土豆內的水分可能會被鹽水析出來,以至於改變土豆的密度,這樣就會影響實驗資料的可靠性。

  ***四***、案例分析

  對於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應該是15顆。"另一位學生馬上補充:" 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麼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老師接著又問另一位學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 志上說是16顆。"這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範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也落後了。木星的衛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後我 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說明:答題的老師們可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學得的理念及獨特的感受,發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題思路僅供參考。***

  答題思路:

  1.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加以肯定:

  A、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讓學生知道知識的更新。

  B、能尊重學生,老師能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互學,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轉換。

  C、體現了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能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對這一教學片斷還可提出以下建議:

  A、可藉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科學發展觀教學;

  B、可藉此機會鼓勵學生創新,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小學科學教師基本功試題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
美術教師求職信範文
相關知識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科學知識練習題
河南事業單位考試科技知識練習題答案講解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科技知識練習題含答案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基本介紹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資訊科技練習題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資訊科技練習題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資訊科技基礎強化練習題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資訊科技基礎強化練習題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預測
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真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