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昆蟲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昆蟲是節肢動物中最多的一類動物,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那麼你對有益昆蟲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有益昆蟲:蜜蜂

  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因為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採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二十倍。據美國報道,蜜蜂為洋蔥傳粉增產效果甚為明顯。同時蜂蜜是人們常用的滋補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稱,蜂王漿更是高階營養品,不但可增強體質,延長壽命,還可治療神經衰弱、貧血等慢性病。

  有益昆蟲:蜻蜓

  蜻蜓的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蚊子的幼蟲***,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等對人有害的昆蟲,是最常見的益蟲。

  有益昆蟲:螳螂

  螳螂是昆蟲王國的小霸王,材修長,外表優雅,但性格十分凶猛,特別是它那對“大刀”似的前足,令其他昆蟲望而卻步,通常以捕捉其他種類昆蟲為食,以蝶類、蟬、蝗蟲為主要食物,能消滅大部分有害的昆蟲。

  有益昆蟲:瓢蟲

  瓢蟲的幼蟲的生活單調乏味,每天遊弋在花草之間,瘋狂地捕食蚜蟲,成蟲會捕食任何肉質嫩軟的昆蟲,最喜歡吃的還是蚜蟲,人們常採集成群的瓢蟲賣給農民和園藝業者以防治蚜蟲、蚧、蟎等害蟲。

  有益昆蟲:蠶

  蠶是對人類貢獻最久最大的昆蟲之一,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相傳早於三千多年前,黃帝的妻子嫘祖就開始“養蠶取絲”。家蠶的蟲及蛹可以食用,並有食療的功效。

  有益昆蟲:草蛉

  草蛉為捕食性昆蟲,屬於昆蟲綱的脈翅目,能夠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種重要的農業害蟲,如大草蛉、麗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頭蚜蟲,因此人們廣泛地開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滅害蟲的工作。

  有益昆蟲:屎殼郎

  屎殼郎以動物糞便為食,在24小時內吃的食物可超過本身的體重,能加速使糞便轉變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質的過程,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對人類有益。澳大利亞原有的蜣螂品種只喜愛食用小粒的糞便如袋鼠糞,而不喜歡外來的牛、羊的糞便,從1965-1985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開始了澳大利亞蜣螂計劃,成功的從世界各地引進23個品種的蜣螂,結果改善了澳大利亞的牧場的糞便堆積問題,同時減少了約90%有害的叢林飛蠅。

  昆蟲的基本特徵

  頭部

  頭部是昆蟲身體最前面的一個體段,由幾個體節組合而成,外壁堅硬,形成頭殼。頭部為感覺和取食的中心,頭部的上前方有一對觸角,下方是口器,具有3對口器附肢和1對觸角,兩側通常有一對大的複眼,頭頂常常有一至三個小的單眼。

  胸部

  胸部由三個體節組成,由前向後依次稱為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後胸***metathorax***。每個體節都帶有一對附肢,稱為胸足。胸足分成節段,分別為基節***coxa***、轉節***trochanter***、腿節***femur***、脛節***tibia***、跗節***tarsus***和前跗節***pretarsus***。跗節通常分為5個跗分節,有時還帶有成對的爪子。胸足通常會特化,以更好地完成如挖,跳,游泳或是捕捉等任務。第一胸節的背部被稱為前胸背板***pronotum***,通常會特別加固。另外的兩個胸節的背面通常會各帶有一對翅膀。在甲蟲的前對翅膀之間有一塊三角形的甲片。胸部是運動的中心,具有3對足。

  腹部

  昆蟲在腹部有著重要的器官,如管狀的心臟,梯形神經系統,胃腸系統和生殖器官。部分器官還會“越界”到前面去,如神經中樞--咽上神經節或是腦部,和其他動物一樣位於頭部。在軀體中還藏著分支的氣管,它們會直接把氧氣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去。器官開口於線粒體附近,可以更快的利用空氣。昆蟲在體側壁還有氣孔***stigma***,直接與外界大氣接觸,可以通過肌肉收縮關閉。因為昆蟲這一套呼吸系統非常有效,所以昆蟲要擔心的並不是缺氧,而是過度氧化。氣孔的可關閉性使得昆蟲具有暫時停止呼吸的能力。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著生殖系統和大部分內臟,無行動用的附肢,但多數有轉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感覺器官

  昆蟲體型雖小,感官卻很發達。它們擁有比許多大型動物更為靈敏的感覺,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光線,聽到人耳聽不到的聲音,嗅到百米之外的同伴的氣味。

  眼睛

  昆蟲的眼睛包括單眼和複眼,複眼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組成,單眼有背單眼和側單眼之分。除寄生性昆蟲外,一般昆蟲都有一對複眼,頭頂上還有1到3個背單眼。

  視覺的獨特性,昆蟲能看見人類和絕大多數動物都看不到的紫外線,而有些花瓣可以反射紫外線,昆蟲就能依靠這種獨特的視覺,根據紫外線的變化找到花蜜和花粉。

  耳朵

  有些昆蟲的耳朵長得很奇怪,例如蟋蟀的耳朵就是它們每條前足膝蓋以下一塊呈鼓膜狀的隆起,能感覺其他蟋蟀求偶的聲音;飛蛾的耳朵長在腹部,可以感受到蝙蝠靠近的聲音。

  觸角

  多數昆蟲在兩隻複眼的中上方都有一對觸角,觸角是昆蟲的主要感覺器官,幫助昆蟲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尋找食物和配偶。有些昆蟲也經常用觸角與同伴交流資訊。

  口器

  口器是昆蟲的嘴,擔負著取食的重任。因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蟲也就具有不同型別的口器,如蝗蟲的咀嚼式口器,蚊、蟬的刺吸式口器,家蠅的舐吸式口器等。

  昆蟲的發聲原理

  昆蟲的發音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飛行、取食、求偶活動產生。

  人類能夠聽到的振頻為20~20000Hz。蝶類為7~13Hz;蒼蠅為147~220Hz ;蚊類飛行時拍打翅膀的振頻約594Hz;因此我們可以聽到蒼蠅和蚊拍打翅膀的聲音。

  二、身體撞擊其他物體產生。

  如竊蠹頭部敲擊隧道壁發出的聲音,某些種類的雄性擬步甲求偶時利用腹片摩擦雌性胸部的瘤發出尖銳聲音。

  三、昆蟲本身的特殊發音器官產生。

  ***1***摩擦發音。

  發音器的兩部分互相摩擦而發音。如蟋蟀、螽斯、蝗蟲、螻蛄、蝽、天牛、金龜子等。

  ***2***膜振動發音。

  同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的部分種類具有此種發音方式。

  昆蟲的卵要經過幾個發育過程才能變成成蟲。在發育過程中,昆蟲表現出了不同的體態,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變態分為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兩種型別。


“的人還:

票據基礎知識權利義務
有機化學知識
相關知識
有益昆蟲知識
有關安全知識的手抄報資料
初夏釣草魚有什麼小知識
夏季水庫釣魚有什麼小知識
開車關鍵時刻有什麼小知識
有關消防知識的手抄報圖片
有關消防知識的簡單手抄報
有關消防知識小學生手抄報
有關消防知識的宣傳手抄報
有關消防知識的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