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級數學認識物體教學反思
《認識物體》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分類知識,並且在生活中對幾何形體有一定的感知的基礎上後進行的。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數學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篇一
《認識物體》單元教學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日常生活裡,學生一般已經接觸過這幾種常見的幾何形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我先了解了部分學生對這幾種幾何形體的瞭解情況:外形長長的長方體、正方體和球學生基本上能夠認得出;圓柱有部分學生叫圓柱體;學生認為有一組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是正方體。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以想法。
大部分學生已經認識這幾個幾何形體,教學一開始我就拿出一個長方體盒子***比較有特徵的:牙膏盒***要求學生從帶來的物體中也拿出一個和老師一樣的物體。當學生舉起自己的物體時,巡視有無拿錯的***全班沒有一個學生將長方體拿錯***。然後要求學生左右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拿出的各種各樣不同的物體,***揭示長方體***這些物體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長方體。接著,小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長方體是什麼樣子的。在交流長方體的樣子時,有說“長方體長長的”、“長方體上面是方方的***片面***”、“長方體上面有四個尖尖的角,下面也有四個尖尖的角”、“長方體上下左右前後不一樣大***長方體六個面不一樣大***”——通過學生的交流可以看出,部分學生沒有全面觀察長方體,但長方體的大致形狀已能認清。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教學正方體,在學生拿出的正方體中有部分學生拿錯***認為有一組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是正方體***。我要求拿對的學生先來說一說正方體長什麼樣子,然後再來看一看剛才的拿錯的是不是正方體。學生經過交流得出:正方體每個面都一樣大。***每個面都是正方形這一結論沒有看出***然後,再來判斷是不是正方體。學生對圓柱和球還是比較容易分辯的。最後,辯一辯環節由我拿出不同的物體他們來說是什麼;我說名稱他們來拿物體。
在教學時,沒有強調各幾何形體中比較特殊的形體,比如:比較扁的長方體沒有特別拿出來讓學生觀察***應該找一個扁一些的木板***;特別扁的圓柱也沒有出示讓學生來看;雖然教學時有學生說出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我也沒有特別強調,這裡應該強調一下,對以後學生判斷正方體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依據。
一年級數學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篇二
在上這節課之前,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接觸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在平時生活中,學生也常見到這些形狀的實物,並且有的學生已能正確的報出名稱。於是,我叫他們課前在家中找好這些形狀的實物,課上我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帶來的實物,作為幫助自己學習的工具,學生很感興趣。教師作適當指導,讓學生分別試著說說它們的名稱,少數不瞭解名稱的同學,在同桌小朋友的幫助下也也瞭解到了物體的名稱。教師只是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有部分學生會把長方體、正方體說成長方形、正方形,把圓和球混淆在一起,教師要進行及時提醒,向學生解釋兩者的區別,可也趁機適當的提及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概念,使學生意識到長方形、正方形、圓是平面#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圖形,而長方體、正方體和球是立體的。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學生在上某節新課之前,對這節課的內容並不是一無所知,教師應在瞭解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的出發點,學生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等方面的發展目標,讓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本節課的另一個關鍵的地方是各種物體的特徵。教學中,通過讓孩子們自己來觸控、觀察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類物體,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徵,並通過比較它們的特徵把長方體、正方體區分開來,把圓柱和球區分開來,進一步加深了認物體的印象。教學中教師不僅從情景的創設上體現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絡,而且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找找在生活中哪些物體近似與我們所認識的各種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主要體現在想想做做第一題找朋友,做這題時要求不必過於苛刻,只要所說物體的形狀與相關幾何形體相近就可以了。讓孩子充分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年級數學認識物體教學反思篇三
《認識物體》是一年級上冊教學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認識物體的活動中,體會比較、分類等到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和空間概念。從課堂教學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教學效果良好,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受:
一、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課堂的練習部分也加上了一個情境的延續部分,把學生反覆練習摸以及到紙上找圖形的活動變得豐富生動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的發現,不斷的獲得知識。
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我便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分類,按照規則,想怎麼分就怎麼分,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只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就應當給予肯定與鼓勵。再有,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再說一說,捏一捏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動手操作的時候發現這些物體的特點,並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認識了這四種物體後,教師讓學生舉例子,讓學生在生活找這些物體的影子,然後呢,拿出你喜歡的物體隨意的玩,
也是和他們最熟悉的玩具聯絡在一起,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而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加入了讓學生看精美建築的圖片,孩子們情緒高漲,他們不僅從建築中感受到了所學物體的美,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本節課個人感覺比較成功是練習的設計,這部分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跳出課本的書面練習,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實踐活動加深對物體的認識,個人覺得效果更好,學生也學得很有興趣。但是由於本人是第一次教學一年級,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還不夠充分了解,教學中發現很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正確區分,於是我臨時增加這樣的一個活動,讓學生將長方體和正方體轉一轉、擺一擺,觀察這兩個物體轉到不同的方向後有什麼變化。通過觀察、比較,學生髮現長方形轉到不同面後它的長短、高矮是不一樣的,而正方形無論怎麼轉都是一個樣,通過後面練習發現這一教學較果還是不錯的,學生能基本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了。如果在教學前能瞭解更好了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能更豐富,評價方式能更多樣,我相信教學效果會更好。
五年級小學數學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