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不想當學霸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想了解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一

  不上補習班的優秀學生

  對於姐妹倆在大學裡取得的成績,馬冬晗和馬冬昕的父母表示並不詫異。“因為這兩個孩子所具有的品格和毅力讓她們有能力做到這些。”姐妹倆的母親說,“她們從小就很有毅力,只要定下了目標,就會堅定不移地去努力。”

  馬冬晗和馬冬昕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堅持寫日記,從不間斷。最開始只寫簡單的幾句話,到初中時,每一篇日記都是一篇獨立的文章,就算春節時在前往奶奶家的火車上,也沒有落下過。

  初三的時候,兩人還決定每天背一篇美文,這個習慣也一直堅持下來,即使是第二天要參加競賽,頭天晚上也仍然會背誦。

  2011年清華百年校慶活動時,馬冬晗給父母寫了一封3頁紙的信。在信裡,她這樣寫道:“為什麼我能在那麼多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全國最好的學校?後來我總結了兩個理由:一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有堅韌不拔、奮勇拼搏的精神。我想,這不是生來就有的,很多是靠著爸爸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

  有人好奇,她們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姐妹倆的父母曾經都是大學老師,後來一直在教育系統工作,對她們的教育也很有一套心得。在馬冬昕的印象中,“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只讓我們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好,既不要求我們上補習班,也不會給我們施加學習上的壓力。”

  “補習班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只有踏踏實實地自己學,所有問題都自己解決,才能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母親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除了學習習慣,父母也很重視孩子品德上的教育。“學習只是一種能力,優秀的品格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由於父母不支援她們上補習班,姐妹倆在上課時聽得特別認真,不懂就問,生怕遺漏了知識點。久而久之,她們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一直都是班裡的優秀學生。

  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二

  因“迷茫”而制定計劃表

  “2008年,攜手圓夢清華園。”這是剛進入高中時姐妹倆的約定,3年後,她們分別在物理競賽和化學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雙雙保送清華,姐姐馬冬晗就讀精儀系,妹妹馬冬昕就讀化學系。

  作為清華大學有史以來第一對被保送入學的雙胞胎姐妹,2011年年底,馬冬晗、馬冬昕分別以綜合評分第1名和並列第2名的成績獲得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這是清華授予本科生的最高榮譽,每年只有5名本科生能夠獲此殊榮。

  然而,馬冬晗坦言,和大多數新生一樣,剛進入大學的她也曾經歷過學習上的迷茫期,她對自己的評價是“適應能力差”。

  大一時的機械製圖和微積分課程曾經困擾了她很久,“空間想象力很差,常常望著一黑板的板書不知所云。”馬冬晗說:“那時就只好趕緊把筆記都一字不落地抄下來,即使上課聽不懂也要緊跟著老師。”

  大一上學期,馬冬晗在全年級150人中考了第26名,一向“總是希望最好”的她受到了打擊,為此感到壓力很大,便不斷探索好的學習方法。這時,妹妹馬冬昕的學習法寶——“周計劃表”啟發了她。

  “周計劃表”是馬冬昕在《社會工作概論》課上學來的方法,老師建議大家通過計劃表來平衡學習與社會工作的關係。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一定要學會調整。”馬冬昕說,她至今還記得老師上課時強調的話,“一方面不要被計劃牽著鼻子走,另一方面不要讓生活中的變化太多。”

  有了計劃表,姐妹倆把一週的時間合理分配下來,每天都要總結“計劃完成情況”、“學習情況”、“社會工作”、“體育鍛煉”、“生活狀態”、“修養品行”等。表上還時常出現 “高效、專注”、“積極、平和”、“多思、少言、必行”等自我激勵的話語。

  重新找到學習方法的馬冬晗充滿了鬥志,“有壓力就有動力,既然這學期做不好,那下學期一定要做好。”

  每天早晨6點30分,姐妹倆就一起起床學習,晚上自習到10點30分教室關門,才收拾東西回宿舍休息。

  這樣一天天堅持下來,到了大二時,姐妹倆就完全跟上了老師的節奏,真正把進度把握在了自己手中,成績躍居專業第一。

  “大家都把‘周計劃表’說得那麼誇張,其實它對於我就像備忘錄一樣,只是工具而已。關鍵是一顆想要安排好時間的心。”對於馬冬晗而言,計劃表幫助自己提高了學習效率,才使得她適應了大學生活的節奏。

  每當有學弟學妹請教關於制定計劃表的方法時,馬冬昕就會說:“制定的計劃一定要可行,每天完成一項就是對自己的鼓勵,那種看上去就完成不了的計劃只會造成打擊。”

  時至今日,姐妹倆一直保持著製作“周計劃表”的習慣。

  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三

  並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頂著“學霸”的名頭,馬冬晗和馬冬昕並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本科期間,她們倆都在班委會、學生會、團委等組織承擔了一定的社會工作。姐姐馬冬晗是精儀系學生會歷史上第一位女主席,妹妹馬冬昕還當選了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五屆人大代表。

  這些工作並沒有影響她們的學習。馬冬晗認為,學習不好會有很多種原因,但社會工作絕對不會成為理由。“當了學生會主席反而讓我更有動力去學習,人在一定的壓力下能更好地發揮潛能,正所謂‘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生活中不可能每天只處理一件事情,我們要學會均衡地分配時間。”

  馬冬昕也說:“好好學習的同時,也為集體出一份力,帶領大家為一件事而共同努力,是個很快樂的過程。”

  得益於合理的時間安排,姐妹倆還在課餘加入了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每週一早上,她們都要5點30分起床,整理軍容,準備出旗;每週日下午有3個小時的訓練,最簡單的軍姿也要夾4張撲克牌保持身體筆直,正步踢腿一踢就是半個小時,每次訓練完,“襯衣都能擰出水來”。

  “辛苦但不痛苦”,姐妹倆很喜歡這個溫暖有愛的集體:“我們來到這裡不光是為了鍛鍊,更多的是為了奉獻。我們心裡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升好旗!”

  馬冬晗和馬冬昕一直把體育運動作為休閒娛樂的方式。學校和院系組織的中長跑、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比賽中不乏她們的身影。

  乒乓球算得上馬冬晗和馬冬昕的又一個“傳說”。高中之前,她們倆從沒摸過乒乓球,一次在電視上觀看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就被乒乓球吸引住了,高中學習最繁忙的時間,她們卻經常打乒乓球。上大學時,由於在各自的系隊中都表現出色,2011年9月,姐妹倆入選了清華大學乒乓球隊。然而,剛進校隊時,她們也幾乎場場被虐、滿地撿球。“當時我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乒乓球!”對於她們而言,一旦下定決心,便會全力以赴。經過每週高強度的訓練和課外的主動加練,如今她們的球技突飛猛進。

  談到如何平衡好學習和生活時,馬冬晗說:“我不一定比別人聰明,但我比較會控制自己。人要培養意志力,學會管得住自己。正所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清華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有哪些
清華同方學習數學方法的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初三中考語文學科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學習最佳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高三政治哲學知識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方法有哪些
中學生的瘦臉方法有哪些
歷史教師指導學生的良好方法有哪些
適合學生的美白方法有哪些
高效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高三歷史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高三政治第一輪的複習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