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抗生素濫用現狀及其對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摘 要:分析了抗生素濫用的危害及其我國抗生素濫用的現狀,並總結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防治抗生素濫用的對策。

關鍵詞:抗生素;濫用;現狀;對策


一、我國抗生素濫用的現狀
  在現實生活中,抗生素被許多人當作是包治百病的妙藥,一遇到頭痛發熱或喉癢咳嗽,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而對濫用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危害卻知之甚少。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新"超級細菌"還會陸續出現,10~20年內,現在所有的抗生素對它們都將失去效力。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必須立即行動,加強監管,嚴格限制抗生素的銷售和使用。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宣佈,將2011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控制抗菌素耐藥性。每年因抗生素濫用導致800億元醫療費用增長,同時致使8萬病人不良反應死亡,高耐藥性的細菌的不斷湧現,使普通人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危險。中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也是抗生素生產大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出口3萬噸,其餘自用***包括醫療與農業使用***,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美國僅13克***。據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全國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大規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發達國家,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中國的婦產科長期以來都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上海市長寧區中心醫院婦產科多年的統計顯示,目前青黴素的耐藥性幾乎達到100%。而中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則高達70%,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達97%。另據1995~2007年疾病分類調查,中國感染性疾病佔全部疾病總髮病數的49%,其中細菌感染性佔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說80%以上屬於濫用抗生素,每年因抗生素濫用導致800億元醫療費用增長,同時致使8萬病人不良反應死亡,高耐藥性的細菌的不斷湧現,使普通人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危險。這些數字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
  二、抗生素濫用的危害
  抗生素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1929年英國學者Flemming首先發現了青黴素,1941年應用於臨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現,它使人類的平均壽命至少延長了10 年.抗生素是由某種微生物所產生的,在低濃度下對別種微生物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抗生素的作用範圍廣,對細菌、病毒、真菌甚至腫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殺滅作用.因此,依據抗生素的作用物件,可分為抗細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抗菌藥是通常指對細菌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作用範圍較窄,包括針對細菌的抗生素外,還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如磺胺類及喹諾酮類等.到目前為止,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 300 餘種,然而由於新型抗生素的不斷出世,抗生素種類繁多及同一種抗生素有多種商品名等原因,醫務人員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故常見濫用抗生素的現象,耐藥菌株亦有逐漸增多趨勢[2]。抗生素的濫用會帶來以下危害:
4. 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會產生相應的毒副作用,這已成為醫學界的共識[3]。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會對人體的腎臟、肝臟、造血系統、神經系統、胃腸道系統等造成損害,這種損害對於年老、體弱、小兒尤為嚴重。
2.產生細菌耐藥性
  濫用抗生素另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導致細菌產生廣泛的耐藥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更好地適應環境,才可以更好地生存,這是在大自然生存的基本法則。細菌為了生存,它就會不斷進化,通過不同的途徑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以適應抗生素存在的環境。也就是會導致在以後遇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起不到作用。則必須使用跟強力的抗生素。如此惡性迴圈最後會導致沒有抗生素可以對已經有很強抗藥性的細菌或病毒產生作用。
3.加重病情造成二重感染
  在抗生素的副作用中,還有一類值得注意的是,在“對症下藥”的同時,如果使作不當,它會破壞體內菌群平衡,而加重原有病情或造成二重感染。無論實驗還是臨床都表明,長期大劑量應用抗生素能使人體抗病能力下降,致使某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細菌和病毒大量繁殖,從而導致二重感染。
4.延誤病情
  在臨床中,一些醫務工作者由於對病人病情認識不深,對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導致對診斷具有參考價值的症狀和體徵被掩蓋,給診斷帶來困難,而且會因此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三、抗生素濫用的原因
1. 社會方面的原因
  由於生產抗生素的廠家很多,造成他們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以至於出現不正當的競爭。出現了銷售無序、虛假宣傳、利用非正當手段在醫療機構拓寬銷售渠道等現象。另外,政府有關部門對此管理力度不夠,也是造成抗生素濫用的原因。
2. 醫務工作者方面的原因
(1) 經驗性和臆斷性用藥情況太多,把抗生素當成“安慰劑”使用,只要有與之類似的症狀就使用;
(2) 分不清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區別,以至於應當使用消炎藥的時候卻使用抗生素;
(3) 聯合用藥不科學,有時醫生為了讓患者早日康復,使用多種抗生素聯合使用,但是如果對聯合用藥瞭解不清,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對患者造成傷害;
(4) 預防性用藥使用不科學,有的醫生為了防止病人某些症狀的產生出現,隨意擴大預防性用藥的範圍和量;
(5) 頻繁更換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療效有周期性問題,如果療效暫時不理想,應該先考慮用藥時間不足,給藥途徑不當,而不應該頻繁更換抗生素,頻繁更換抗生素易使細菌對多種藥物產生抗藥性;
(6) 對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指導不夠,造成某些患者對抗生素的使用量和間隔時間把握不夠,不能正常的發揮藥效;
(7) 用藥的個性化強度不夠,沒有運用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效學的知識,指導合理用藥,研究個性化的用藥方案;
(8) 誤以為只要是感冒就一定要用抗生素
(9) 不良反應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儘早發現問題;
(10) 知識的獲取力度不夠,未能及時獲得一些新藥物的資訊和某些已用藥物的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某些疾病的新的治療方案;
(11) 醫德醫風不正,一些醫生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顧及病人利益和安全,違反原則超常使用抗生素。
3. 患者方面的原因
(1)習慣用藥和盲目用藥,以為以前有與此相似的症狀醫生使用某種抗生素為其醫好,以後只要有這樣的症狀只要自己買點這樣的抗生素用了就能好;
  (2)存在價高藥好的觀點,盲目使用進口藥和貴重藥,甚至在用藥上出現攀比心理;
(3)不按時按量服藥,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意改變藥物的用量,或者在沒理解醫生的服藥要求的情況下,自己按自己的想法服藥。
四、解決抗生素濫用的問題的對策
1. 規範商業行為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抗生素商業行為的監管,規範抗生素的銷售渠道、規範抗生素的定價標準、防治抗生素的虛假宣傳現象。對於違反相關規定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
2. 規範用藥指導
  世界衛生組織新聞官員索耶指出,要實現正確、合理用藥,必須擁有完備的合理用藥措施和監督體系,並對醫務人員進行合理用藥的培訓和指導,此外還要設立藥物資訊系統,以幫助患者正確地選擇藥物和治療方式。
3. 加強醫務的再教育
  對醫務人員的再教育有助於改善醫務人員的行醫水平,有利於醫務人員改正以前的錯誤做法,有利於提高醫務人員的用藥水準,避免錯用藥物和濫用藥物現象。
4. 加強對抗生素臨床應用的監測
  有關研究機構應當加強對抗生素臨床應用的研究與監測,尤其是那些新型抗生素的研究與監測,並且及時將有關研究資訊反饋到醫生那裡。
5. 加大科學使用抗生素的宣傳
  應當加大抗生素科學使用的宣傳力度,尤其是農村邊遠地區。宣傳物件不但包括患者,還應當包括醫務工作者,尤其是對於那些基層醫務工作者。
6. 強調醫患溝通
  醫生與患者的良好的溝通,能夠有利於醫生了解所用藥物的實際藥效及其副作用,能夠為醫生對治療方案作出改進。同時醫生與患者的良好的溝通,也能夠有利於患者及時發現用藥誤區,排除用藥過程中的一些困惑,防止患者亂用藥。
7. 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的教育
  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的教育,建立合理的醫德醫風監督和獎勵制度,以端正醫務人員的服務方向,自覺抵制藥品市場上的各種經濟誘惑,堅持為患者選好藥、少選藥。
  總之,在我國,抗生素濫用問題是很嚴重的,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楊元武.我國每年8萬人因濫用抗生素死亡[N]. 重慶晚報,2010-10-27(6).
[2] 貢愛群.濫用抗生素的原因及危害[J]. 黑龍江醫藥:2009,22(3):368-370.
[3] 譚弘,白雪峰. 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臨床危害[J]. 中國醫藥指南:2009,7(1):99.
[4] 楊潤生,韓愛萍. 87名患上呼吸道感染用藥分析[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誌,1995,2(1):43.
[5] 曹軍,謝聯斌.抗生素濫用原因分析[J]. 九江學院學報,2004,3:85-86.
[6] 孫優依. 國外防治抗生素濫用的良方[J]. 觀察與思考,2011,3:20-21.

淺析開展中藥臨床藥學中存在的問題
探究溫腎調經顆粒質量標準
相關知識
我國抗生素濫用現狀及其對策
淺談我國會計工作的現狀及發展策略
我國企業管理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有關抗生素濫用成因以及合理使用的研究論文
抗生素濫用閱讀練習及答案
抗生素濫用閱讀答案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論文
不可濫用抗生素閱讀練習及答案
淺談我國電力通訊的現狀與發展
論我國財務報告的現狀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