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藥用藥安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摘要】本文通過查閱醫學文獻和各種相關醫療新聞報道,對中藥用藥安全進行歸納整理,為中藥的臨床用藥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關鍵詞】中藥 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是安全有效地使病人得以治療康復的前提。中藥成分複雜,中西配伍應用也日趨密切,藥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更應該注意,尤其其中中藥注射劑不應輕易與其它藥物伍用,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來源於自然界的植物、動物、礦物,往往容易忽視中藥的副作用,長期以來有人認為中藥無副作用,比西藥安全,但是不盡然。
        1  近年來中藥用藥安全的現狀[1] [2]
        從2000年6月的廣防己與泌尿系統癌症的事件牽涉出馬兜鈴酸的事件[3];2003年2月的關於含有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事件;2004年的含有千里光屬***植物***的內服藥物在英國禁止銷售、供應或進口;2006年的我國關於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報告;2006年8月國內又提出了關於中藥中汞、砷含量的限量問題如牛黃解毒丸(片)等中成藥的安全問題。這些事情無一不在提醒我們對中藥用藥的安全存在問題。
據相關資料調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藥品監測合作中心 ***UMC***從1968年到2002年6月期間,收到懷疑因植物藥(中藥)引起的ADR ***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就達1500份,佔全部ADR監測報告的53%。我國藥監局不良反應檢測中心在近十年收到的與中藥有關的病例數和死亡數就約佔總報告數的5% ;自1990年至1997年中,全國123種醫學、藥學期刊及高等醫學院校的學報統計中,有關中藥的ADR就約有2546例之多。中藥用藥安全性問題已不容忽視。
        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了去年第三、第四季度藥品質量公告。經抽查,我省第三季度發現不合格藥品433個品種1700批。其中中藥材(飲片)專項抽檢發現不合格率最高時,竟達到79.9%;其中中藥材(飲片)專項抽檢1113批,不合格284批,不合格率為25.5%。在日常監督抽檢中,中成藥品抽檢452個品種 911批,95個品種191批抽檢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1.0%;中藥材(飲片)抽檢108個品種 259批,82個品種207批抽檢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達79.9%;但對中藥材(飲片)專項抽檢了1205批,不合格100批,不合格率為8.3%。藥監部門表示必須對中藥材重點監管。
        對中藥注射液引發的不良反應調查表明:1960~1993年有關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報道為184 例,佔中成藥的24.4% ,死亡10 例,佔5.4%。在1995、1996、1997三年中有關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報道分別為103 例、184 例和163 例,分別佔中藥***不包括湯劑*** 的25.5%、19.5 %和21.3% ,報道比例較高的有雙黃連、清開靈、複方丹蔘、茵梔黃、脈絡寧、蝮蛇抗栓酶等。[4] 
        西藥的不良反應為人們所共識,但中藥的副作小或無副作用,使用安全,無不良反應,的這種錯誤理念導致下中藥的不合理應用或濫用,屢屢出現許多的不良反應。因此,瞭解中藥的用藥,總結造成中藥不合理用藥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提高合理使用中藥水平,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勢在必行。
        2  造成中藥不合理用藥的原因[5][6][7]
        中藥一般包括三部分: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成藥。合理用藥的標準有五條***5R***:正確的患者、正確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正確的用法和正確的時間。WHO/MSH***美國衛生管理科學中心***1997年提出合理用藥生物醫學標準包括:藥物正確無誤、用藥指徵適宜;療效、安全性、作用途徑、價格對患者適宜;用藥物件適宜、無禁忌證;調劑無誤***包括資訊提供***,劑量、用法、療程妥當:病人依從性好。
        2  1中藥材 [8]
        (1)藥材品種混亂及混用現象:中藥中許多不良反應的發生都與其含量成分密不可分。由於我國中草藥種類繁多及其歷史淵源,許多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現象多有發生,使得中藥許多品種運用混亂,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副作用。例如由於使用關木通引發的腎毒性。
        (2)藥材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當: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藥材也一樣,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材使用恰當、劑量準確、按照醫囑服藥,能起到治療作用,反之,則會產生毒副作用。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把藥材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多為毒***物不宜久服。列如川烏、附子、地龍等,都是大毒,但是卻有療效。中藥的用量很講究,需要拿捏準確,按照醫囑服藥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3)藥材不按炮製要求用藥:大多中藥需要經過炮製之後才能入藥,中藥炮製能降低毒性、提高療效、改變藥性,如生半夏大毒,炮製後毒性降低。但是炮製不當也會產生許多毒副作用,要按照藥典進行對照,如硃砂一半採用飛水法進行炮製得到紅色細分,如果變黑就是產生了遊離汞等毒性成分。
        (4)藥材的選擇配伍不當:應注意中藥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現在中西醫結合飛速發展,也要注意中藥與西藥的配伍的禁忌,如清開靈注射液與青黴素不能同時使用。
        2.2中藥飲片 [9]
        (1)飲片的來源、原料方面:由於自然環境的破壞,許多野生藥材已不能滿足需求。許多藥材進行人工栽植,但是由於種植人員的知識的匱乏;種植與採收期的不合理;品種混雜等因素使得許多藥材的有效成分遭到破壞或降低,療效降低,造成許多不合格產品。
        (2)藥材的加工炮製與中藥材大體相同,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的炮製加工品。
        (3)飲片的形式及中藥房的儲存:飲片需要進行煎煮,但是不同的形式可能導致有效成分煎出率低;大量的飲片易串味影響質量及療效,每種藥品都有其貯存要求,如要求避光、冷處、涼暗處、陰涼處貯存等,需要分櫃存貯;超過有效期的應及時處理,以免影響其他藥物療效,造成藥物使用的不當。[10]
        (4)中藥飲片的生產企業:是飲片生產中的重要環節,現在生產企業多,規模小,整體水平不高,其中飲片質量難以保證;同時企業在藥材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很少注意藥物殘留、重金屬含量等因素也會造成許多的不合格產品對人體造成危害。[11]
        (5)中藥飲片的包裝:包裝是在流動與存貯過程中保護商品,現在中藥飲片包裝簡陋,藥品容易汙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關於加強中藥飲片包裝監督管理的通知》以此來確保藥品的安全有效。
      2.3中成藥
        中成藥中成藥的主要質量問題是水分、裝量差異、含量及微生物限度檢查不符合規定。
        2.4人為因素
        (1)醫生方面:大量的新藥生產上市,許多醫生追求效益濫用新藥,對這些藥物的藥效學、藥代動力學、生物藥劑學及藥物相互作用等了解不夠,造成患者大量的重複用藥引發不良反應。醫生選藥時還應考慮患者的生理因素,選擇適合的藥物,還有的醫生遷就患者,遵照患者要求開具處方藥,造成不良影響。[12] 
        (2)患者自身:沒有按照醫生原來所開的處方在醫院取藥,卻私自到藥店去抓藥或擅自更改劑量,結果造成不良後果。還有些人用的排毒養顏藥品中也含有大黃、芒硝等成分,也是有毒副作用的,不可長期服用。還有大批的患者盲目相信廣告,不去相應的醫院和科室進行診治,而是對照自己和廣告上的病情,輕信虛假承諾盲目用藥,造成嚴重後果。
        3  對中藥用藥安全應採取的措施[13][14]
        3.1完善醫院醫療制度:徹底取消以藥養醫,實行醫藥分別管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醫院內部還要定期加強新藥的學習,是相關醫務人員能及時瞭解藥物發展動態。
        3.2加強中藥企業管理及中藥市場流通的監督:為保證藥品質量,確保用藥安全有效,需加強生產銷售監管,實施GMP、GSP、GLP制度。[15]
        3.3對中藥用藥安全進行知識教育:對醫務人員及大眾同時進行知識普及,提高警覺性通過國家藥物政策和基本藥物的教育,樹立對基本藥物的正確認識。對醫務人員進行合理用藥知識培訓,促進醫院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
        3.4逐步建立健全臨床藥師制度:衛生部公佈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細化了臨床藥師的職責,能更好的協助臨床醫師對處方的檢查力度,為用藥安全提供了保障。
        用藥安全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人們應該有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不能盲目。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努力提高中藥品質控制,加強臨床用藥經驗、教育及的交流,會令醫生及藥劑人員對中藥有深一步的瞭解認識,讓老百姓真正做到安全、適度、經濟、有效地用藥。 
參 考 文 獻
[1]薄豔.不合理用藥的現狀分析.當代醫學2009年1O月第l5卷第30期總第185期
[2]梅全喜,對中藥安全性問題的探討.中國藥房2007年第18卷第12期
[3]樑愛華,丁曉霜,劉保延.含馬兜鈴酸中藥的腎臟毒性研究概況.中國中藥雜誌,Z004.29***1***:104.
[4]張麗穎,中成藥不良反應403例分析.中國藥房,1999 ,5***3*** :28~29.
[5]張海燕,影響中藥用藥安全性的因素.中華實用中西醫雜誌2004年VOL.4***17*** NO.18.
[6]王關芹,重視中藥的不良反應,合理使用中藥 齊魯藥事2009 vol.28,No 8. 
[7]聶明華,加強藥品質量監管保障用藥安全有效.中國實用醫藥2009年l1月第4卷第31期.
[8]毛晚英,中藥產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09年第23卷第4期
[9]王美芹,田明靜.規範管理中藥飲片齊魯藥事.Qilu Pharmaceutical Affairs 2009 Vol 28,No 9.
[10]李莉,現階段藥品分類管理存在的問題.海峽藥學2009年第21卷第9期.
[11]任玉珍,加強飲片管理,依法進行監督.促進中藥飲片現代化.中國醫藥技術與市場,2004,4***3***:20~25.
[12]趙志敏,張虹.醫院不合理用藥的成因及對策 藥物臨床包頭醫學2006年第30卷第3期.
[13]李玉珍,合理用藥的形象因素及相關政策.中國藥師Aug.2009,Vo1.6 No.  
[14]汝俊芝,劉清華.醫院不合理用藥對策 醫藥監管2009年3月第6卷第8期.
[15]任玉珍.中藥飲片生產現狀及發展方向.中藥研究與資訊,2004,6***10***:15~18.

鈣劑的藥物相互作用
單味大黃應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綜述
相關知識
淺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武漢工業學院大學生科研專案支援
淺談電子支付安全法律問題
淺談如何履行安全監理職責
淺談中藥用藥安全
淺談中藥業綠色營銷新模式的構建與應用論文
淺談中藥龍葵的有效化學成分色譜
淺談中藥製藥專業畢業論文
淺談中藥養生保健論文範文
淺談中藥製藥技術論文
中藥可以安全祛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