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系畢業論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農村的畜牧業產值逐年上升,畜牧獸醫隊伍的畜牧業的穩定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加快我國畜牧獸醫工作的標準化也應該儘早的提上日程。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地區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

  [摘 要] 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程序的加快,畜牧業、現代農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有效地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在部分畜牧資源較好的地區,由於畜牧資源較好,其畜牧業發展方式與模式演進也受到了其它地區的借鑑與參考。在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其本身在傳染病防治、養殖標準化、產品生產科學化以及畜牧飼養規範化等諸多方面均需要標準與科學化的建設標準,特別是在大規模養殖範圍內,由於極其容易發生畜牧傳染病疫情,因此,有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建立起切實可行的地區畜牧獸醫制度,從而為廣大養殖戶提供相應的服務與保障。本文從分析長治地區畜牧業的發展開始,以此為例分析相應的畜牧獸醫制度,確立其未來科學的發展方式,為現代畜牧業的發展以及畜牧獸醫制度的發展提供些許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 地區畜牧獸醫制度 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 科學的發展方式

  一、發展現代畜牧獸醫制度的意義與目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演變與發展,我國畜牧業經濟在現有的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作用。特別是隨著城市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產品的消費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大中城市的居民性消費對於畜產品的而言是重要的消費市場。因此,在我國一些畜牧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本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然而,由於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地變化,人們不僅僅對食品的要求是原有較為簡單的溫飽型要求,還增加了安全、優質、無殘留以及無疫病等原則性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地區的畜產品生產質量要不斷提升。

  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大型的畜產品生產企業在關乎食品衛生安全方面工作力度不夠,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這也是必須要抓好現代畜牧產業產品質量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如何抓好畜禽養殖環節的衛生安全制度,這關乎社會大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要建立現代的畜牧獸醫完善制度,在制度的根源上抓好安全。這也是抓好畜牧產業發展安全性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因素,關乎整體地區畜牧業的長期發展與進步,應當值得高度地關注與重視。

  二、如何推進現代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

  1.加強政府引導,不斷增加資金投入

  以長治地區為例,近年來,由於大力發展現有的畜牧現代化產業,積極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以市場需求為主,面向市場,優化畜牧產業發展結構。2012年,全市牛存欄3200頭,出欄700頭,羊30000,出欄11000欄,禽類存欄980000只,出欄520000只。整體肉類總產量達到近9000t,同比增加3%,鮮奶產量達到8100t,同比增長12.3%,禽類產品產量達到9800t,同比增長14%。之所以可以取得畜牧產業的進步與發展,這離不開政府部門長期的支援與引導,在推進現代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歷程中,相關政府部門應當積極採取相應的發展措施,不斷增加資金投入,以便充分地運用地區優勢的畜牧資源,更好地建立起現代畜牧產業結構。下一步,政府的資金投入應當在地區畜牧獸醫站點建設、普及養殖戶養殖常識以及增加畜牧獸醫補貼等三點來進行,尤其是在地區畜牧獸醫站點建設方面,要堅持科學指導為主,劃定地區範圍,建立起覆蓋全地區的獸醫站點,從而更好地為本地區養殖戶服務。

  2.確立制度方式,不斷鞏固現有成果

  目前,我市已經建立起覆蓋市、縣、鄉***鎮***三級體系的畜牧獸醫防控體系,尤其是在發生一系列疫情的過程中,防控應急機制可以有效地調動地區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減緩地區損失。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應當以科學的制度指導為基準,不能單靠政府作用,還需要積極發揮社會作用、養殖戶的作用以及地區農業金融合作部門效力這也應當成為未來畜牧制度的發展方向。由於畜產品的安全關乎社會發展穩定大局,畜產品安全的源頭在於合適的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確立,這二者之間具有非常重要的聯絡。因此,在確立合適的制度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要積極與相關企業開展畜牧獸醫合作機制,雙方共同從源頭抓起,狠抓食品安全質量。農業部門與畜牧部門可以開展聯營合作機制,雙方以農業產業合作為基礎,在農業二度合作上開展畜牧合作,共同培養合適的畜牧獸醫人才。

  3.推進產業轉型,創新制度培訓模式

  相對而言,現代畜牧產業的轉型與發展對於與之相關的獸醫制度的確立與發展存在相應的聯絡,只有地區畜牧產業可以進行本質結構上的優化轉型,才能在下一階段的發展歷程中取得市場先機。同時,產業轉型也可以在畜牧獸醫制度上確立起現代化的畜牧安全標準,從而在根本上完善制度,搶佔市場發展時機。由於畜牧獸醫人才的相對匱乏,本地區有關畜牧部門應積極採取相應措施,定期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人才培訓,同時推進培訓制度模式改革化、市場化,從根本上促進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縣鄉兩級體制中,由於資金、制度、人才等制約因素,在畜牧獸醫人才上相對匱乏,因此可以開展養殖戶基本畜牧疾病防治培訓工作,以便養殖戶可以更好地從源頭把畜牧產品質量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淺談地區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總結

  本文以地區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為基本分析要點,通過對完善獸醫制度的意義與目的的闡述與分析,提出了從加強政府引導、不斷增加資金投入,確立制度方式、不斷鞏固現有成果,推進產業轉型、創新制度培訓模式等三大方面綜合考慮與推動本地區畜牧獸醫制度的完善與發展,從而為廣大畜牧獸醫研究者提供些許借鑑與參考。相關部門應當對畜牧獸醫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加以重視,從源頭抓起,不斷對畜牧產業的發展提供便捷,在畜牧產業現代化甚至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歷程中,確立制度,統籌兼顧,不斷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彩芳. 淺談畜牧獸醫優質護理服務體會[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51.

  [2]徐家康. 淺談本地區家畜傳染病治療的一般原則和方法[J]. 畜禽業,2013,04:84-85.

  [3]李瑞和,韓琪,佟鴻儀,牛興文,劉建功. 淺談家畜傳染病的預防與撲滅[J]. 內蒙古獸醫,1998,04:30-31

  篇2

  試探農村畜牧獸醫辦公共服務體系

  摘要: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是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一環,通過對它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現實中各種農村公共服務的供求關係、供給現狀以及供給機制。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固有的農村公共服務的共性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對其進行細緻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

  1前言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它的存在對農村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民眾身體健康、社會公共安全等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不論是在實際的服務體系改革中還是在學術研究中,農村畜牧獸醫服務始終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基礎性地位,而畜牧業在農業產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為衡量現代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方面。加快畜牧業發展,著力提高畜牧業生產能力,對於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而搞好動物防疫是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的根本保障,禽畜的防疫、檢疫工作不僅關係到畜牧業生產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是關係人們吃上放心肉,切斷人畜共患疾病傳播途徑,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大事。

  2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現狀分析

  從近幾年各地機構改革的情況看,改革的型別主要有三種:一是在改革中保持鄉鎮畜牧獸醫站基本不動,其隸屬關係不變、經費供給渠道不變、資產所有產權不變,重點從執行機制上進行改革,在增強內部活力上下功夫,在增加服務功能上下工夫;二是將鄉鎮所有的七站八所合併為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人員統一調配,資產統一管理,工作統一安排,三是職能分離,實行中心站與區域站管理,畜牧獸醫行政執法、部分公益性只能由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藥品、飼料銷售等經營性活動實行社會化管理,原有鄉鎮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部分進入中心站,受委託承擔產地檢疫、品種改良等工作,並從事經營性活動。其中以第三種形式多在試點進行,並有逐漸擴大的趨勢。

  改革以後的積極變化主要有,一是促進了觀念的轉變,增強了專業技術人員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意識;二是出現了一些畜牧獸醫體系新的組織形式;三是推動了基層畜牧獸醫體系執行機制的轉變,拓寬了服務空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技術推廣方式。

  同時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一部分畜牧獸醫技術人員職能錯位,同時精簡過多,業務指導脫節,經費嚴重不足,資產流失嚴重,缺乏安置分流人員的配套措施。這些問題在一些地區影響了動物防疫和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的展開,其根源是對基層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地位和作用缺乏認識。

  首先,基層的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擔負了其他組織不可替代的公益性職能。現階段,畜牧業生產水平低,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集約化程度不高,生產者素質較低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而畜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草地保護、動物防疫等公益性工作效益極低,甚至完全是無償的,是其他商業性組織不願做也無法做到的,必須有公益部門來承擔,這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病蟲害控制、農業科技人員和生產造作培訓、技術推廣個諮詢、檢驗服務等工作,可由公共基金或財政開支。

  其次,農村的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是動物防疫工作的基礎。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是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工作。這項工作事關大局,直接影響人民生活,關係社會穩定。

  第三,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沒有穩定健全的畜牧獸醫體系就沒有畜牧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第四,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是連線畜牧業生產與市場的橋樑。農民作為農村市場的主體,自身難以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家庭型生產經營滿足不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也難以抵擋市場風險,無法合理調整畜牧業生產結構,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直接與農民接觸,熟悉市場,瞭解農民需求,能夠有效的引導農民開拓生產,真正得到好處。

  3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

  3.1 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籌資機制

  首先,中央政府的財政資金應作戰略性調整―財政資金應向農村地區基礎設施配套傾斜。這樣使得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有了國家層面的財政資金和制度保障,有利於克服制度障礙。其次,根據各級政府的事權與財權來平衡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鄉鎮政府由於財政困境,不能擔負當地畜牧獸醫公共服務所需的資金***根據對鹹安改革的調查,各類公共服務亦然***,而用於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基本上是轉移性的,經過中央、省、市縣、最後落實到鄉鎮,由鄉鎮政府具體操作,提供服務。第三、為防止公共財政轉移支付中的滲漏,應該加大專款專用的財政監管力度,建立透明、規範的財政轉移制度,防止暗箱操作,以確保資金的最終流向,保障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正常供給。

  3.2 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管理機制

  就全國各地該服務體系的改革裡看,較有成效的管理機制,一般來講是實行“以錢養事,定崗定責,公開招聘,動態管理”。將鄉鎮原來的畜牧獸醫站所整體改制,實現人員身份置換,即由單位人轉變為企業人,在改制後的服務中心實行競爭機制,進一步將人員分化,一部分成為公益性服務的主體,獲得政府財政用於畜牧獸醫服務的那部分轉移支付資金,另一部分人員則進行較為個人化的經營性服務,每年除上繳中心外,其餘的收益歸個人所有。上級主管部門即畜牧業局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有業務監督和指導的權利,並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進行年度評估,決定現有服務人員去留,以及防、檢疫人員的競崗。

  3.3 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服務模式

  強化公益職能,放開搞活經營性職能。加強本地的防疫檢疫力度,根據農民的需求調整服務內容,對農民進行防疫知識的宣傳,進行養殖技術等方面的講座。在為農民進行治療服務的同時,為其講解該疫病的一般性知識,規範藥品、飼料等市場,維護農民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徐小青.《中國農村公共服務》,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

  [2]林萬龍.《中國農村社群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變遷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3]項繼權.《外國農村基層建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畜牧獸醫相關論文
畜牧獸醫系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畜牧獸醫系畢業論文參考
畜牧獸醫系畢業論文
關於畜牧獸醫豬畢業論文
畜牧獸醫豬畢業論文
有關畜牧獸醫豬畢業論文
有關畜牧獸醫的畢業論文
畜牧獸醫類畢業論文
音樂系畢業論文參考
有關畜牧獸醫專業畢業論文參考
畜牧獸醫專業畢業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