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隨著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推進,中醫護理標準化工作也得到了重視與發展,但是目前我國中醫護理標準化工作尚不完善,中醫護理適應自身特點和規律的科學、客觀、權威、公信的標準體系尚未建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高等護理教育中的中醫護理課程設定研究 》

  中醫護理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工作。中醫護理作為中國所獨有的特色護理課程,在護理學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高等護理教育開展多年來,對於中醫護理課程設定始終存在誤區,阻礙了我國醫學事業的繁榮發展以及現代護理體系的構成。高等護理教育設定中醫護理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又能掌握中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的高素質全面型護理人才。

  一、中醫護理含義與特點

  中醫護理是指按照中醫基本理論開展護理工作。中醫護理的基本內容包括病情觀察、起居護理、情志護理、飲食護理、體質調護等。中醫護理的核心理念為辯證統一施護。中醫護理十分重視人體的統一性和完整性,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不可分割、相互協調的,一旦某個器官出現病變將會影響其他器官,造成病理上的影響。除此之外,中醫護理還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性,認為人體的執行和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係,人的病理和生理狀態都受到了自然界影響[2]。病情觀察依靠辯證施護,在進行辯證施護之前首先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診斷。與現代護理中的儀器檢測不同,中醫護理診斷病情靠的是“望、聞、問、切”四診手段,同時結合病史詢問、個體狀況等資訊,運用中醫八綱辯證的方法加以分析、歸納***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中醫八綱辯證可根據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病變過程中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初步診斷病人的證型及潛在的健康問題,從而提出護理措施[3]。起居護理指的是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環境適宜。《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中醫學認為保持情志舒暢有利於抵禦疾病,飲食調護也能治療疾病,因此,中醫護理可根據辯證施護原則對病人進行膳食和營養方面的護理指導。中醫護理還具有豐富多樣的護理方式,包括鍼灸、撥罐、按摩、刮痧、耳針、梅花針、中藥薰洗等二十餘種傳統技術,同時運用內治和外治進行整體綜合調節和治療。以上護理方法不僅操作簡單,並且效果較好,尤其適用於家庭護理。

  二、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關係

  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之間優勢互補,相互促進。隨著現代護理學的不斷髮展,護理模式更加註重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進入整體護理階段。這一點與中醫護理中“天人相應”的整體觀、自然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謀而合。現代預防醫學的發展也和中醫護理注重養生防病的理論相一致。中醫護理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與積累形成了非常完整的養生護理理論和獨特的方法,對於現代護理學的發展有很高的借鑑意義。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以及老年疾病發生,如何預防老年慢性病,如何更好地護理老年慢性病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而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加適合中醫護理方法,運用中醫護理的整體觀進行護理,能夠有效調理老年病人的機體,增強病人的抵抗力,對合並多種老年疾病的病人具有很好的療效,避免了服用西藥副作用多的弊端,並且可以減少服藥次數[5]。

  三、高等護理教育開設中醫護理課程的必要性

  高等護理教育開設中醫護理課程十分必要。有研究顯示,各高等護理院校中西醫課程比例差異很大,中醫護理課程多為選修,而西醫護理課程為必修。在統計的39類中醫課程中只有3個為必修。並且中醫護理實踐課程也遠小於西醫護理實踐課程比例。由此可見,各高等護理教育院校對中醫護理課程普遍存在重視不夠的情況。只有將現代的護理觀與中醫的基本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整體護理,優勢互補,實現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的和諧發展。中醫護理和西醫護理之間,不是完全對立的關係,而是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過程。現代護理人才不僅要專業化,更要掌握多學科知識,成為全面性人才。因此,高等護理教育開設中醫護理課程刻不容緩,同時合理分配中醫護理課程比例,提高中醫護理課程地位。

  篇二

  《 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研究 》

  古代醫學有“醫護同源”之說,“三分治,七分養”的說法更強調了中醫護理在疾病診療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使中醫護理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有了豐富的實踐基礎川。中醫護理人才的繼續教育培訓是傳承和創新中醫護理事業的重要工作。口前,從事中醫護理臨床工作的護理人員中,畢業於中醫院校的比例較低,如中醫院佔25.10o}z}、綜合性醫院佔11.30o}j>>大部分護理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中醫基礎知識培訓川。為了解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現狀,筆者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於2013年10^-11月對南通地區7所中醫院、1所綜合性醫院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現狀進行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物件與方法

  1.1物件所調查醫院為南通地區三級中醫院2所,二級中醫院5所,三級綜合性醫院1所。入選標準:取得護理執業資格證書,參加臨床護理工作1年以上***均至少接受過1個學時以上的中醫護理培訓***。共調查護理人員814人,均為女性,年齡22^}52歲,平均34.6歲。護理管理人員167人,臨床護理人員647人。學歷:中專136人,大專348人,本科及以上330人;職稱:護士335人,護師244人,主管護師207人,副主任護師及以上28人;工作年限:1一年281人,3一年213人,10一年97人,,15年223人。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由兩部分組成,第1部分為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工齡、學歷、職稱等項口;第2部分為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繼續教育現狀***包括培訓意願、培訓途徑、培訓形式、培訓效果、培訓存在問題及提高培訓效果的措施6個條口***。該問卷通過文獻檢索,結合本次調查研究口的自行設計,在相關專家審閱指正下修改完成,專家評定認為內容效度良好<CVI=0.87***。該問卷信度係數為0.890

  1.2.2調查方法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按照各醫院護士總數的2000^'40%的比例抽取樣本。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說明本次調查的口的及相關注意事項,答題採用無記名方式,調查物件單獨完成,規定時問內回收。共發放問卷842份,回收842份。由2人負責問卷回收,回收的問卷經課題組成員逐項核查,有效問卷814份,有效回收率為96.7000

  1.2.3統計學方法應用EpiData3.02進行資料錄入,然後匯入SPSS12.0軟體進行處理,行統計描述。

  2結果

  參加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意願:願意710人***87.200***,無所謂93人***11.400***,不願意11人***1.400***。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效果:很好313人***38.500***,較好239人***29.400***,一般167人***20.500***,不好5人***0.600***,未選擇90人***11.100***0

  3討論

  3.1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現狀表1結果顯示,87.2%護理人員願意接受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說明護理人員學習中醫護理知識的求知慾較強,與唐秀琴等川的研究結果一致。院內培訓***83.800***是主要途徑,67.9%的護士認為培訓效果較好和很好。業務講座***92.900***、規範化培訓***82.600***、西學中學習班***71.700***是主要培訓形式。普遍認為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師資不足***56.600***、教材缺乏***52.60o***和護士積極性低。

  3.2不同醫院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情況表2結果顯示,不同型別和級別醫院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狀況中,中醫院的培訓途徑主要是院內培訓,三級西醫院主要是自學為主。中醫院開展業務講座、規範化培訓、西學中學習班、護理查房、業務技能比武、崗前培訓中醫護理知識的比例均高於三級西醫院;其原因可能是中醫護理是中醫院護理人員培訓計劃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三級中醫院護理查房、業務技能比武比例高於二級中醫院,體現出三級中醫院的中醫理論和技術水平方面的優勢。三級中醫院認為培訓內容單一和內容脫離臨床的比例高於三級西醫院和二級中醫院。提高中醫護理培訓效果的措施,中醫院認為豐富培訓內容和提高積極性的比例高於三級西醫院。

  3.3提高中醫護理教育培訓效果的對策

  3.3.1加強中醫護理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人員不足是影響中醫護理教育培訓效能的重要問題,與沈勤等困研究結果一致。加強中醫護理師資隊伍建設,是中醫護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川。建立中醫護理師資准入制度,從教學能力、業務能力、個人修養三方面選拔中醫護理老師川。醫院應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構建中醫護理師資隊伍的准入、選拔、培訓、考核、監督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指標體系叫。

  3.3.2提供高質量培訓教材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中醫護理教育培訓的系統性、規範性、實效性,是實施有效培訓的關鍵mo。口前,多家醫院培訓藍本是2006年出版的《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護m,應該及時更新。編寫規範、統一的中醫護理培訓教材,要體現中醫護理的特色,適用於不同等級和類別的醫院。

  3.3.3針對不同物件豐富培訓形式和內容臨床護士不分層次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形式單一,嚴重影響了培訓的積極性和培訓效果yz}。各家醫院應根據分層培訓原則,建立階梯式培訓體系,注重內容的層次性。初級以“應知應會”為重點,重在培訓中醫護理基本思維、基本理論和技能;中級以“能力提升”為重點,以掌握專科專病、辨證施護、中醫養生康復等內容為主,以“會用、善用”為原則;高階以“拓展研究”為重點,重在培養中醫護理研究、教學、實踐拓展等方面的專家型護理人才。

  3.3.4努力提高護理人員學習中醫護理的積極性個體的自身情況和自我效能感對學習動機最具影響力}1:3}。中醫護理的整體觀和辨證施護觀以及在防病、養生、保健等方面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加深對中醫護理的理解和熱愛,有利於激發護理人員的內在學習動機。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採用以問題為導向***PBI,***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模擬等,增加學習互動性,激發護理人員的學習興趣。建立激勵機制,實行考核獎懲制度,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學習的主動性。合理安排培訓時問及頻次,減少培訓對護理人員工作、生活的影響。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不同型別、不同級別醫院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有一定差別,通過加強師資培訓、編寫統一教材、豐富培訓內容和提高護理人員積極性,可進一步提高培訓效果。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是培養中醫護理人才的主要方式。通過本次調查研究,掌握了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使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更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進一步提高中醫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效能,促進中醫護理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有關推薦:

中醫護理學結業論文
中醫養生綜述論文
相關知識
中醫護理的論文
醫學護理的論文
關於醫學護理的論文
淺談外科心理護理的論文
關於孕產婦心理護理的論文
老年人心理特徵和心理護理的論文
腫瘤病人心理護理的論文
有關心理護理的論文範文
有關臨床護理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心理護理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