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理護理方面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心理護理的任務就是在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反應特點,並針對病人的心理活動,採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護理措施,去影響患者的感受和認識,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幫助患者適應新的人際關係以及醫療環境。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重症患者的心理護理

  重症患者由於病情較重、病程長,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使機體持續處於一種應激狀態,加重病情。我院曾收診危重肺泡蛋白沉積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患者1例,通過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消除了其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取得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患者,女性,32歲。勞累後胸悶、氣短 5年,加重伴紫紺2月入院。患者2月前曾就診於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行支氣管鏡下肺活檢並肺段灌洗,洗出乳酪狀物,病理報告細胞學診斷:肺泡灌洗回收液未查見瘤細胞,PAS染色陽性,團塊狀陽性反應物及吞噬細胞內紅色陽性反應物,結合標本米湯樣外觀符合肺泡蛋白沉積症。確診PAP後多次行支氣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治療,療效不佳,病情進行性加重,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嚴重、缺氧明顯,需終日進行氧氣治療,伴心動過速,遂轉我院進行救治。入院查體:T 38℃,P 158次/min,R 36次/min,BP 17.8/7.8 kPa,SPO2 72%,患者慢性病容,呼吸淺速,鼻導管吸氧,指甲、口脣紫紺,左肺背部滿布細溼音,心率158次/min,心律齊,節律整,各瓣膜未聞及雜音,腹部平軟,肝脾未及,雙下肢無水腫,NS***-***。

  輔助檢查:胸片表現為雙肺瀰漫性分佈的斑片狀邊緣模糊的浸潤性陰影,部分融合成片,左下肺明顯緻密影。CT表現為兩肺斑片狀陰影,緻密影中可見支氣管氣影徵,邊緣清晰、銳利,病灶與周圍正常肺組織形成“地圖”狀陰影。血氣分析:pH 7.487,PO2 8.8 kPa,PCO2 4.9 kPa。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順鐘向轉位。心臟彩超示:各房室大小正常,EF 71%,各瓣膜形態結構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WBC 24.4×109/L,RBC 5.48×1012/L,HGB 141 g/L,尿常規:未見異常。便常規:鏡檢未見異常,潛血試驗***+***。入院診斷:①PAP。②肺感染。③I型呼衰。④心功能代償期。⑤應激性潰瘍。入院後予吸氧、抗炎、制酸、改善心功能等治療,第3天,患者出現發熱,體溫達38.5℃以上,伴呼吸急促、心律增快,同時伴有焦躁不安情緒。1周後患者再次受涼感冒出現高熱,呼吸更淺速,SPO2下降,心率達180次/min,藥物治療心率控制不佳。在加強抗感染、支援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無創通氣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心率下降,繼續鞏固治療,感染控制,心率控制在100次以下,在其身心最佳時機成功完成了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治療,症狀得以明顯改善。

  1.2心理護理術前肺泡蛋白沉積症患者病情重,病程長,呼吸困難嚴重,無其他有效治療方法,患者將生的希望寄託於WLL。能儘快為其進行大容量灌洗緩解其病痛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但患者入院時存在嚴重感染,暫不適合行大容量灌洗,而且在術前準備過程中出現病情反覆,對其身心均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因此,患者情緒波動很大。此時護理人員要增加與患者的交流,注意傾聽患者的心聲與感受,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增加患者的醫從性,創造最佳時機進行治療。同時勸說家屬不當病人面表現出難過,掩飾內心的痛苦與焦慮情緒,在病人情緒不佳時,不要同病人計較,儘量安慰鼓勵體諒病人,與醫護合作使其不斷振奮精神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

  2結果

  本人通過觀察對病人實施心理護理,同時結合臨床治療方案,病人病情有明顯好轉,監護結果表明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改善,達到術前要求標準,最終為病人非常順利地進行了大容量雙肺灌洗。

  3討論

  3.1研究和掌握危重患者的心理活動

  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提高患者自我干預危險因素的行為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對增加患者手術前後的適應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預防疾病的復發和併發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PAP為一病因未明的少見肺疾患,其病變特徵是肺泡及細支氣管腔內堆積過量的無定型、PAS染色陽性的富磷脂蛋白樣物質,從而影響肺泡的氣體交換,導致呼吸困難,低氧血癥[1]。支氣管肺泡灌洗法是一項對PAP極有價值的診斷及治療方法。WLL治療PAP後可顯著改善患者的氣急症狀,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預後,是一種特效的治療方法。該患者曾在多家醫院診治,無特效治療方法,得知WLL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後,不遠千里趕來求治,心情非常焦急,但因其病情嚴重,併發症較多,需進行有效治療,渡過感染關,為WLL創造有利條件。在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抵抗力較差,再次合併肺感染,並呼吸、心臟功能不全,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屬情緒都非常焦躁,此時,要進行卓有成效的心理護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共渡難關,從而為手術創造最佳時機。

  3.2護理體會

  3.2.1穩定病人情緒是心理護理成功的前提

  急危重症患者由於起病急、病情重、病勢凶險,病人對疾病缺乏認識,心理適應能力不足,表現為緊張、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等等。護理人員在迅速、及時、有效配合搶救的同時,應首先穩定病人的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才能主動積極配合救治,提高搶救成功率。

  危重症患者在情緒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單純的語言安慰猶如杯水車薪,難以達到心理護理的目的。所以心理護理首先表現在醫療、護理人員治癒疾病的信心十足,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執行醫囑的輕、快、穩、準,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增強安全感。在盡力終止病人不斷加劇的緊張情緒和疾病痛苦的基礎上,再配以適當的語言安慰,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3.2.2做好病人家屬和親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護理成功的重要環節

  病人家屬和親友由於對疾病的恐懼和缺乏瞭解,對親人病情的擔憂,往往會表現得驚慌失措,甚至易怒、衝動,會給患者情緒帶來很壞的影響,使之過分擔憂自己的病情,加重心理負擔,從而加重病情。在合適的情況下,應向他們做好必要的病情介紹,講明配合治療的重要性,穩定家屬情緒,使他們主動配合治療並影響、感染患者的情緒,使救治順利進行。

  3.2.3良好的護士素質是心理護理成功的關鍵

  醫護人員的救治水平,對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影響很大,每一位患者都希望到一個醫療水平高的醫院,找一個醫術高的醫生救治,對護士的要求也是同樣。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言談舉止得體、大方,儀表的整潔、端莊,首先會在心理上給患者一個良好的印象,再加上紮實的基本功,執行醫囑的準確無誤,技術操作的熟練利落,就會讓患者看到自己康復的希望,在安全感中很快進入被救治的最佳心理狀態,提高搶救成功率。

  3.2.4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對病人的心理狀態有很大影響

  病人脫離危險後,面臨著較長時間的恢復階段,此期由於病人角色的轉換,與社會生活脫離時間較長,病人迫切希望早日康復,脫離醫院環境,此期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較強的責任心,服務態度好,並著重加強生活護理,建立良好的治療環境。應做好各種基礎護理,如面板護理,口腔護理等,尤其對不能起床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其肢體的功能位置和臥位的舒適,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和不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協助病人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或安排替代的辦法,改善不良的心境。同時還要保持病室安靜、清潔、整齊,減少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加上護理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誠懇的笑容,必定會維持病人良好的心境,縮短治療過程,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羅慰慈.現代呼吸病學[M].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767-768

  篇2

  淺談急診病人心理護理

  [摘要] 目的 對院前急診病人的心理特點進行探討,並探尋有效的心理護理方法和策略。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7月接診的602例院前急診病人的臨床資料,對其心理特點進行探討總結,根據其心理特點採用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和策略。結果 602例院前急診病人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急躁易怒、緊張恐懼和悲觀絕望三種心理。 結論 根據不同型別的急診病人的心理特點採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和措施,在急救工作順利進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急診 患者 心理 護理

  目前,心理護理在急診科病人的護理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大多數急診病人的病情緊急並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病人和家屬的角色轉換較慢,對醫院的心理依賴性較強。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充分地掌握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及時地採取有效心理護理措施對急診病人進行護理。這對加強院前急診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減少醫療糾紛,改善醫患關係和提高救治效果上有著重大意義。

  1資料

  自2009年1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急診病人一共有602例。其中男362例,女240例,年齡12-63歲,平均36.5歲。其中,病因分類:自然災害致傷23人***3.8%***,服藥自殺24人***4%***,打架鬥毆致傷72人***12%***人,醉酒82人***13.6%***,慢性疾病急性發作144人***23.9%***,車禍傷257人***42.7%***。

  2方法

  由急診高年資護士和具有心理學知識的專職人員對急診患者進行臨床觀察,以患者的典型行為和語言為根據,對急診患者的心理狀態分類:第一,急躁易怒型。急躁易怒型的典型表現是高聲吵鬧難以平靜,情緒激動極易激怒且行動具有攻擊性。第二,緊張恐懼型。緊張恐懼型的急診患者的典型表現是言語慌亂、情緒激動、坐立不安,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發抖蜷縮身體和試圖躲藏等行為。第三,悲觀絕望型。悲觀絕望型的典型表現是懶言少語,情緒低落,對外界的環境刺激反應不敏感。

  3結果和分析

  經過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打架鬥毆者與醉酒通常以急躁易怒的心理為主;慢性疾病急性的發作和車禍傷者往往以緊張恐懼的心理為主;服藥自殺者通常以急躁易怒和悲觀絕望兩種心理為主;自然災害患者則表現出緊張恐懼心理與悲觀絕望的心理。

  3.1急躁易怒

  打架鬥毆者與醉酒通常表現出急躁易怒的心理。一般這類患者都有著不良情緒長期的積累,在家庭或工作中由某些應激事件引發。如果出現糾紛和醉酒等誘發因素就往往會導致矛盾激化,從而爆發。此類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病情,心理上帶有情緒難以承受,容易產生急躁情緒,在就診時不易平復稍微遇到些不順就會引發暴躁情緒和攻擊性態度。

  3.2緊張恐懼

  慢性疾病急性的發作和車禍傷者往往表現出緊張恐懼的心理。由於意外傷害和病情急劇惡化的突然性使得患者及其家屬在思想上都未能有充足的準備。又由於對疾病了解不夠無法預知疾病後果,對醫院的環境和搶救裝置的陌生使多數患者產生了緊張恐懼的心理。

  3.3悲觀絕望

  服藥自殺患者與自然災害受害患者往往容易表現出悲觀絕望的心理。這類患者通常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情緒非常低落及對刺激不敏感並且不願意被打擾。輕生的患者一般是由於長時間心理應激或長期慢性疾病的折磨而對生活失去信心,進而促發悲觀絕望心理的產生。經歷了自然災害的部分患者及其家屬在在自然災害中受到了嚴重刺激和意外打擊,不願意、不敢接受現實狀態而失去信心產生悲觀絕望的消極心理。

  4護理方法和措施

  不同情況的急診病人心理特點是及其不同的。所以,護理人員應當根據不同急診病人的心理特點採取不同的急診護理方法和措施。

  4.1不同心理型別患者的護理

  對懷有緊張恐懼心理為主的急診患者,護理時需要耐心,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對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措施等詳細說明,同時引導談話的方向來轉移患者對疾病的過度的注意力,從而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對懷有急躁易怒心理為主的急診患者,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有不同的護理。對於意識清楚和能夠保持理性的患者,先使其憤怒情緒充分宣洩,並讓其感受到被理解從而信任醫護人員配合護理工作。接著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合理的引導,促使患者對自身的不理智行為進行反省,使患者迅速冷靜下來從而有利於治療。對於特殊的患者必要時應當採取強硬態度。急救醫治時間緊任務重,急診醫護人員應當掌握專業的醫護技能外還應當能夠安撫患者的心理並進行判斷,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4.2 外傷急診病人心理護理

  急診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屬於外傷病例,其傷口疼痛、出血較多,活動受到阻礙。外傷大多是因為意外傷害所造成的,患者通常情緒不能自控、驚慌失措,休克的病人家屬心理會出現更大的障礙。又由於患者和其家屬對就診的程式、診療的必要措施不能夠有效的理解,希望快速治療、立刻見效。此時,如果不加強心理護理工作,就會非常容易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因此,醫護人員要時刻保持沉著冷靜、快速有效地進行診治。還應當用溫和的語言與患者溝通交流,安慰患者及其家屬。在搶救護理時,醫護人員應當鎮靜,準確有效的操作從而贏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同時,應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一些必不可少的程式和診療手段,爭取病人的理解從而積極地配合診治。

  4.3***病人心理護理

  急診中的大多數***病人都是主動***,往往是由於患者的社會和家庭因素所導致的。患者通常有悲觀絕望,拖延搶救時間,把憤怒情緒向醫護人員轉移等表現。此時,醫護人員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不能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埋怨、嘲諷等,應當理解關心患者,積極地做好病人及其家屬的思想工作,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不同的心理安慰和指導。爭取儘快詳細地瞭解患者***的原因和病史等。醫護人員需要積極的安撫病人的心理從而使患者認識到錯誤並積極配合醫治工作。同時,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工作,使其主動地安慰病人配合醫治從而使得搶救治療順利進行。

  4.4患者家屬心理護理

  因為急診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較為嚴重,患者家屬對疾病和急診知識也不夠了解,往往會不知所措、過分地擔擾驚恐、流淚哭泣等從而使得患者更加的緊張恐懼,不利於醫護工作的順利開展。護理人員在搶救患者時,也應當重視其家屬的心理需求,對家屬進行合理安慰並給予一定的心理指導。應當讓患者家屬明白配合醫護人員對成功搶救的重要性,讓家屬瞭解有關的搶救資訊從而解除其不必要的焦慮,進而爭取到患者家屬的配合使得檢查、護理和治療順利地進行。

  5討論

  急診科接收的患者的病情一般都叫較為嚴重,有著較高的意外發生率,所以目前對急救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歷來的臨床經驗表明有效及時的心理護理在急診病人的護理和醫治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的康復及和諧的護患關係構建。因此,急診醫護人員應當及其重視急診病人和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從而使患者能夠在身心的最佳狀態進行醫治,進而使得治療效果提高。具體來說,醫護人員應當嚴格要求自身,在掌握醫護技術的基礎上要能夠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問題,採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和對策從而提高搶救效果,改善護患關係。

  參考文獻

  [1] 龐豔華,常麗娟,孫立英.急診病人的心理護理[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02***

  [2] 洪煒.醫學心理學[M].第2版.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

  [3] 惲建花.急診病人的心理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09,***19***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觀察和護理體會
病人心理護理論文發表
相關知識
有關安全護理隱患方面論文
財務管理風險方面論文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參考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參考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
財務管理目標方面論文
病人心理護理方面論文
關於重症病房護理方面論文
夏天糖尿病人怎麼護理面板
肝硬化病人如何護理方法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